综合
放射科
放射科作为北京医院的重点学科,拥有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医学影像科),现为博士学位培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临床药理试验基地,是医疗、教学和科研相结合,集X线、CT、MRI检查和介入放射诊断治疗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临床检查科室。科室承担着大量临床影像检查和高干医疗保健任务,技术力量雄厚,人员梯队合理。医师组分为神经骨骼、胸部心脏、腹部盆腔及介入放射四个专业组,技术组分为X线、CT、MR、介入四个专项检查设备组和包括南北楼门诊、住院部、急诊及查体中心在内的12个岗位。全科共有33名医师,31名技师,5名护士,2名登记员。医师中教授或主任医师12名,副教授或副主任医师8名,具有博士学位人员10人,硕士学位人员11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4人,是一个专业技术和科研教学能力均较强的的医教研团队。
科室开创者李果珍教授是国内外著名的影像学专家,曾担任第四~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华放射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放射学杂志主编、卫生部医学影像装备专家顾问组组长,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唯一同获北美放射学会(RSNA)“荣誉会员”、欧洲放射学会(ECR)“荣誉会员”、亚太放射学会(AOCR)“金质奖章”三项殊荣的专家。先后担任放射科主任的腹部影像学专家韦嘉瑚教授、胸部影像学专家潘纪戌教授,都是国内外著名的老专家,为科室的发展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学科带头人
陈敏教授: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央保健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全国政协委员;现任北京医院党委委员,放射科(北京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主任兼医学影像中心主任,北京协和医学院及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生导师。临床工作主要从事腹部及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影像诊断和全身磁共振诊断。现任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放射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磁共振应用专业委员副主任委员;《中华放射学杂志》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专家;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审稿专家等。主编专著《3T磁共振临床应用》、《体部磁共振诊断学》、《磁共振功能成像临床应用》、《CT和MRI诊断:重点、热点问题精讲》等,作为副主编出版《泌尿生殖系统影像诊断学》专著。于国际及国内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在SCI收录杂志上作为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论文多篇。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等项目。凭借项目“磁共振新技术在老年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获2017年度北京医学科技奖三等奖(排名第一)。较早在国内开展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脑认知实验室合作,2003年在世界著名杂志"SCIENCE"发表论文一篇(主要参加者)。
学科骨干
于经瀛副教授:放射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中央保健委员会会诊专家。1984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医疗系。1989年在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射科学习介入放射学半年。1996年—1997年在日本东北劳灾病院及日本东北大学医学部附属病院放射科学习一年。专长:介入诊断及治疗,日常从事的工作为腹部影象诊断及介入诊断及治疗。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专著1部,参编6部。担任中央保健会诊专家、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医学会放射分会委员、北京医师学会介入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肿瘤微创治疗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常务委员、吴阶平医学基金会微创介入医学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和东城区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常务编委,《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当代医学-中国介入放射学杂志》、《医学参考报医学影像频道》编委,《中华老年医学杂志》、《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审稿专家。
陈起航副教授:放射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中央保健委员会会诊专家,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心胸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间质病学组成员,亚洲胸部影像学会核心成员。1983年毕业于中山医学院,1987-1988年被选派赴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医学中心放射科进修胸部影像诊断,师从美国胸部放射学会主席Gamsu 教授,主要学习肺部高分辨率CT诊断,回国后在国内首先开展肺部高分辨率CT的临床运用及一系列的相关研究,1998-1999年韩国首尔大学医学院研究学习螺旋CT,2000年在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学习胸部弥漫性病变诊断。从事放射影像诊断近三十余年,熟练掌握各系统疾病的影像诊断,以胸部综合影像诊断为专长,尤其在弥漫性肺部疾病上有丰富的经验,主编5部胸部影像学专著,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共发表论文五十余篇。五次应邀在国际专业学术会议上做英文专题报告,一篇论文入选2002年北美放射学年会(RSNA)并获 Certificate of Merit 奖,也是国内首次在RSNA上获奖的影像学专家。
宋焱副主任医师:放射科副主任,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2004年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获博士学位,师从国内著名影像学专家、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前主任委员祁吉教授,进行神经影像学方面的研究。2007年10月至2008年1月、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在美国华盛顿大学进行访学。主要研究方向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稳定性评估及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预防。在国际、国内核心期刊发表第一作者文章10篇。参编专著一部,参译专著一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参与国家及部级课题多项。曾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现主要从事神经影像诊断工作。
陈涓副教授:放射科副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医院知名专家,北京大学副教授。从事影像学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20余年,擅长综合影像诊断,特别是神经系统、头颈部影像诊断。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UPENN)附属医院放射科作Clinical Fellow,从事神经影像诊断及研究工作2年。在美国Rush University Medical College从事脑卒中方面临床交流3月。先后在SCI、中华放射学杂志及其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6篇,其中第一作者文章15篇,通讯作者1篇。国际会议中稿4篇。参编专著二部:《Clinical MR Neuroimaging》 2nd edition和《神经系统疑难病例诊断剖析》;参译专著二部:《高分辨率肺部CT》第三版及第五版。主持部级课题二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部级课题多项。承担北京大学医学部影像诊断、临床沟通技能及模拟教学的教学任务,获“北京大学优秀教师”及“北京医院优秀教师”称号。参与北京市一阶段放射专业考核工作。社会兼职: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十四届委员会头颈学组委员,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脑与血管分会常务委员,北京放射学会青年委员,北京放射学会头颈专委会委员,北京医学会医疗事故及损害责任鉴定专家,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编委,«中华放射学杂志»英文摘要审校。
周诚教授:放射科前任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保健委员会会诊专家,获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和证书。1992-1994年在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医学中心、美国纽约市立大学西奈山医学中心学习。专长腹部消化、泌尿系统的综合影像诊断,在胰腺、肝脏等脏器疾病特别是肿瘤的早期诊断积累了丰富经验。近年来主持和参与国际间合作、国家级、省部级等科研基 金课题研究8项,主编或参编专著12部,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论著50余篇。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前任会长,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前任常委,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前任常务副会长,北京医学会放射专业委员会前任副主任委员,中华放射学杂志》前任副总主编;国际放射学会发展中国家援助基金会(ROF)专家顾问委员会中国委员,亚洲腹部放射学会执委会委员兼司库,《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主编等。
技术特色及创新能力
大型仪器设备:北京医院放射科于1979年率先引进全国第一台CT机,1992年又成为全国最早引进高场强MR的医院之一。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放射科设备不断更新换代,该科现拥有大型设备包括:CT 4台(GE宝石CT、东芝640排 CT、GE64排螺旋CT和GE16排CT各一台),MR 5台(全国第一台车载移动核磁Philips Mobile MR 3.0T、Philips 3.0T一台、GE 3.0T两台及GE1.5T一台),双C形臂血管造影机1台,岛津数字化摇篮床胃肠机2台、具有断层融合的多功能平板胃肠检查机1台,全数字化X线检查机(DR)14台,移动CR 1台。
医学影像存储及传输系统(PACS):北京医院放射科是国内最早使用数据传输与归档系统(PACS)的科室之一,现所有的影像设备都在Dicom 3.0标准下连入Neusoft PACS/RIS系统,实现了医学影像的采集、传输、存储、查询、诊断、报告、综合信息管理等于一体的综合应用,可以方便快捷地调阅相关影像资料,同时支持海量数据存储。
技术特色:
1. 医生诊断组:从2000 年起,按照国际上影像学发展的方向和做法,从系统综合影像出发,把医生诊断组分为神经骨肌组、胸部心脏组、腹部盆腔组和介入放射组,X线、CT、MRI多种影像检查进入相应的诊断组,实现多种影像检查信息互补、综合诊断。10多年来,系统化分组使全科医生有更多的机会学习CT、MRI新技术,加深对基础X 线检查的认识和理解,在疾病的平台上进行比较影像学研究,带动了教学,极大地提高了全科医生综合影像诊断的能力,多次在全国疑难病例读片会上崭露头角,提升了北京医院放射科的整体形象。
2. CT检查
⑴ 肺部高分辨CT和腹部脏器的快速动态增强检查:提高对病变的检出和诊断能力;
⑵ 心脏和冠状动脉CT成像:包括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测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判断冠脉管腔的狭窄程度,观察心脏的形态和功能;
⑶ CT血管造影检查:三维血管图像 从多个角度立体观察血管异常扩张或狭窄的部位和程度;
⑷ 胃及结肠仿真内窥镜检查:通过重建三维立体图像直接观察腔内病变;
⑸ CT灌注成像:得到多组功能图像和灌注参数,可用于早期诊断脑缺血、腹部脏器病变、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和治疗后随访;
⑹ CT能谱成像:突破传统CT成像模式,实现连续单能量参数成像,一次扫描获得更多信息,有助于肿瘤早期检出、定位和定性诊断,可有效减低金属伪影;
3.MR检查
⑴功能磁共振成像:包括扩散成像灌注成像及血氧水平依赖性成像,可早期发现病变、诊断脑缺血进行功能定位等;
⑵磁共振水成像:包括磁共振脊髓造影(MRM)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以及磁共振泌尿系统造影(MRU)等,代替有创的ERCP等诊断性检查;
⑶磁共振血管成像:应用或不用对比剂进行全身各部位无创性血管成像;
⑷磁共振波谱成像:观察病变部位内的不同代谢产物 有助于脑代谢性疾病 痴呆、全身肿瘤性病变等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4.介入诊断和治疗
⑴血管性病变:各级血管病变的造影诊断,出血及咯血的诊断和栓塞治疗;
⑵肿瘤性病变:发现肿瘤异常供血,早期诊断小肿瘤,选择性阻断恶性肿瘤的血供并进行药物治疗;
⑶非血管的金属支架置入术:适用于食道气管狭窄 胆道梗阻性病变;
⑷其它,如肿瘤性病变的CT下定位穿刺活检、囊肿性病变的硬化治疗等;
创新能力:
1. 功能磁共振成像
医院于1995 年与中国科学院共同成立脑功能磁共振研究中心,在全国最早开始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的研究和临床应用工作。16年来和中科院脑认知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进行了 多方面的脑功能成像研究,合作撰写的视知觉脑功能研究的论文发表在国际著名的《Science》杂志上;近5年来不断扩大功能磁共振成像的颈动脉解剖临床应用,在全国处于领先。2006年获评北京医院成果一等奖。
2. 肺部高分辨率CT(HRCT)
能清晰地显示肺组织的细微结构,在弥漫性肺部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起不可替代的作用。上世纪九十年代医院率先在国内开始HRCT相关研究和临床运用,出版国内第一部肺部HRCT专著。
3. 低剂量冠状动脉CT成像
2008年在国内最先开展前瞻性门控轴位扫描的心脏扫描模式,只在舒张期做瞬间扫描,能够较原螺旋扫描技术降低射线剂量约50-80%。获评2008年北京医院新技术一等奖。
4.腹部MRI检查技术规范化
鉴于腹部MR检查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医院开展了腹部MRI检查技术规范化工作,在这项工作中积累了大量丰富经验,并将相关经验推广,广受同行好评。
5. 前列腺高场磁共振功能成像及磁共振引导穿刺技术:
医院自上世纪90年代初在全国最早开展对前列腺的磁共振检查,近年来,更是将MR功能成像,包括弥散加权成像(DWI)、动态对比度增强MRI(DCE-MRI) 综合应用于前列腺肿瘤的诊断、分期和疗效监测等,进一步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获得北京医院新技术一等奖。在2014年,开展全国首例磁共振引导前列腺穿刺技术。
6. 磁共振颈动脉斑块成像
和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北京清华大学合作开展,检测粥样硬化斑块的成分,分析不同成分对脑卒中发生的影响因素,为临床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提供更多信息。该研究同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的资助。在2014年,获得院级科研成果一等奖。
7. 神经退行变性病研究
该科与神经内科、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合作,开展包括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变性病在内的多项研究,承担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研究任务。并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8. 脑卒中研究
该科与神经内科、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合作,开展脑卒中研究,承担脑卒中中美合作研究项目,致力于缺血半暗带成像研究,力求为临床脑卒中治疗提供更好的影像功能学支持,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
科室开创者李果珍教授是国内外著名的影像学专家,曾担任第四~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华放射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放射学杂志主编、卫生部医学影像装备专家顾问组组长,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唯一同获北美放射学会(RSNA)“荣誉会员”、欧洲放射学会(ECR)“荣誉会员”、亚太放射学会(AOCR)“金质奖章”三项殊荣的专家。先后担任放射科主任的腹部影像学专家韦嘉瑚教授、胸部影像学专家潘纪戌教授,都是国内外著名的老专家,为科室的发展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学科带头人
陈敏教授: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央保健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全国政协委员;现任北京医院党委委员,放射科(北京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主任兼医学影像中心主任,北京协和医学院及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生导师。临床工作主要从事腹部及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影像诊断和全身磁共振诊断。现任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放射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磁共振应用专业委员副主任委员;《中华放射学杂志》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专家;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审稿专家等。主编专著《3T磁共振临床应用》、《体部磁共振诊断学》、《磁共振功能成像临床应用》、《CT和MRI诊断:重点、热点问题精讲》等,作为副主编出版《泌尿生殖系统影像诊断学》专著。于国际及国内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在SCI收录杂志上作为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论文多篇。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等项目。凭借项目“磁共振新技术在老年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获2017年度北京医学科技奖三等奖(排名第一)。较早在国内开展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脑认知实验室合作,2003年在世界著名杂志"SCIENCE"发表论文一篇(主要参加者)。
学科骨干
于经瀛副教授:放射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中央保健委员会会诊专家。1984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医疗系。1989年在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射科学习介入放射学半年。1996年—1997年在日本东北劳灾病院及日本东北大学医学部附属病院放射科学习一年。专长:介入诊断及治疗,日常从事的工作为腹部影象诊断及介入诊断及治疗。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专著1部,参编6部。担任中央保健会诊专家、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医学会放射分会委员、北京医师学会介入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肿瘤微创治疗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常务委员、吴阶平医学基金会微创介入医学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和东城区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常务编委,《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当代医学-中国介入放射学杂志》、《医学参考报医学影像频道》编委,《中华老年医学杂志》、《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审稿专家。
陈起航副教授:放射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中央保健委员会会诊专家,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心胸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间质病学组成员,亚洲胸部影像学会核心成员。1983年毕业于中山医学院,1987-1988年被选派赴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医学中心放射科进修胸部影像诊断,师从美国胸部放射学会主席Gamsu 教授,主要学习肺部高分辨率CT诊断,回国后在国内首先开展肺部高分辨率CT的临床运用及一系列的相关研究,1998-1999年韩国首尔大学医学院研究学习螺旋CT,2000年在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学习胸部弥漫性病变诊断。从事放射影像诊断近三十余年,熟练掌握各系统疾病的影像诊断,以胸部综合影像诊断为专长,尤其在弥漫性肺部疾病上有丰富的经验,主编5部胸部影像学专著,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共发表论文五十余篇。五次应邀在国际专业学术会议上做英文专题报告,一篇论文入选2002年北美放射学年会(RSNA)并获 Certificate of Merit 奖,也是国内首次在RSNA上获奖的影像学专家。
宋焱副主任医师:放射科副主任,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2004年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获博士学位,师从国内著名影像学专家、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前主任委员祁吉教授,进行神经影像学方面的研究。2007年10月至2008年1月、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在美国华盛顿大学进行访学。主要研究方向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稳定性评估及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预防。在国际、国内核心期刊发表第一作者文章10篇。参编专著一部,参译专著一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参与国家及部级课题多项。曾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现主要从事神经影像诊断工作。
陈涓副教授:放射科副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医院知名专家,北京大学副教授。从事影像学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20余年,擅长综合影像诊断,特别是神经系统、头颈部影像诊断。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UPENN)附属医院放射科作Clinical Fellow,从事神经影像诊断及研究工作2年。在美国Rush University Medical College从事脑卒中方面临床交流3月。先后在SCI、中华放射学杂志及其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6篇,其中第一作者文章15篇,通讯作者1篇。国际会议中稿4篇。参编专著二部:《Clinical MR Neuroimaging》 2nd edition和《神经系统疑难病例诊断剖析》;参译专著二部:《高分辨率肺部CT》第三版及第五版。主持部级课题二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部级课题多项。承担北京大学医学部影像诊断、临床沟通技能及模拟教学的教学任务,获“北京大学优秀教师”及“北京医院优秀教师”称号。参与北京市一阶段放射专业考核工作。社会兼职: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十四届委员会头颈学组委员,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脑与血管分会常务委员,北京放射学会青年委员,北京放射学会头颈专委会委员,北京医学会医疗事故及损害责任鉴定专家,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编委,«中华放射学杂志»英文摘要审校。
周诚教授:放射科前任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保健委员会会诊专家,获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和证书。1992-1994年在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医学中心、美国纽约市立大学西奈山医学中心学习。专长腹部消化、泌尿系统的综合影像诊断,在胰腺、肝脏等脏器疾病特别是肿瘤的早期诊断积累了丰富经验。近年来主持和参与国际间合作、国家级、省部级等科研基 金课题研究8项,主编或参编专著12部,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论著50余篇。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前任会长,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前任常委,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前任常务副会长,北京医学会放射专业委员会前任副主任委员,中华放射学杂志》前任副总主编;国际放射学会发展中国家援助基金会(ROF)专家顾问委员会中国委员,亚洲腹部放射学会执委会委员兼司库,《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主编等。
技术特色及创新能力
大型仪器设备:北京医院放射科于1979年率先引进全国第一台CT机,1992年又成为全国最早引进高场强MR的医院之一。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放射科设备不断更新换代,该科现拥有大型设备包括:CT 4台(GE宝石CT、东芝640排 CT、GE64排螺旋CT和GE16排CT各一台),MR 5台(全国第一台车载移动核磁Philips Mobile MR 3.0T、Philips 3.0T一台、GE 3.0T两台及GE1.5T一台),双C形臂血管造影机1台,岛津数字化摇篮床胃肠机2台、具有断层融合的多功能平板胃肠检查机1台,全数字化X线检查机(DR)14台,移动CR 1台。
医学影像存储及传输系统(PACS):北京医院放射科是国内最早使用数据传输与归档系统(PACS)的科室之一,现所有的影像设备都在Dicom 3.0标准下连入Neusoft PACS/RIS系统,实现了医学影像的采集、传输、存储、查询、诊断、报告、综合信息管理等于一体的综合应用,可以方便快捷地调阅相关影像资料,同时支持海量数据存储。
技术特色:
1. 医生诊断组:从2000 年起,按照国际上影像学发展的方向和做法,从系统综合影像出发,把医生诊断组分为神经骨肌组、胸部心脏组、腹部盆腔组和介入放射组,X线、CT、MRI多种影像检查进入相应的诊断组,实现多种影像检查信息互补、综合诊断。10多年来,系统化分组使全科医生有更多的机会学习CT、MRI新技术,加深对基础X 线检查的认识和理解,在疾病的平台上进行比较影像学研究,带动了教学,极大地提高了全科医生综合影像诊断的能力,多次在全国疑难病例读片会上崭露头角,提升了北京医院放射科的整体形象。
2. CT检查
⑴ 肺部高分辨CT和腹部脏器的快速动态增强检查:提高对病变的检出和诊断能力;
⑵ 心脏和冠状动脉CT成像:包括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测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判断冠脉管腔的狭窄程度,观察心脏的形态和功能;
⑶ CT血管造影检查:三维血管图像 从多个角度立体观察血管异常扩张或狭窄的部位和程度;
⑷ 胃及结肠仿真内窥镜检查:通过重建三维立体图像直接观察腔内病变;
⑸ CT灌注成像:得到多组功能图像和灌注参数,可用于早期诊断脑缺血、腹部脏器病变、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和治疗后随访;
⑹ CT能谱成像:突破传统CT成像模式,实现连续单能量参数成像,一次扫描获得更多信息,有助于肿瘤早期检出、定位和定性诊断,可有效减低金属伪影;
3.MR检查
⑴功能磁共振成像:包括扩散成像灌注成像及血氧水平依赖性成像,可早期发现病变、诊断脑缺血进行功能定位等;
⑵磁共振水成像:包括磁共振脊髓造影(MRM)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以及磁共振泌尿系统造影(MRU)等,代替有创的ERCP等诊断性检查;
⑶磁共振血管成像:应用或不用对比剂进行全身各部位无创性血管成像;
⑷磁共振波谱成像:观察病变部位内的不同代谢产物 有助于脑代谢性疾病 痴呆、全身肿瘤性病变等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4.介入诊断和治疗
⑴血管性病变:各级血管病变的造影诊断,出血及咯血的诊断和栓塞治疗;
⑵肿瘤性病变:发现肿瘤异常供血,早期诊断小肿瘤,选择性阻断恶性肿瘤的血供并进行药物治疗;
⑶非血管的金属支架置入术:适用于食道气管狭窄 胆道梗阻性病变;
⑷其它,如肿瘤性病变的CT下定位穿刺活检、囊肿性病变的硬化治疗等;
创新能力:
1. 功能磁共振成像
医院于1995 年与中国科学院共同成立脑功能磁共振研究中心,在全国最早开始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的研究和临床应用工作。16年来和中科院脑认知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进行了 多方面的脑功能成像研究,合作撰写的视知觉脑功能研究的论文发表在国际著名的《Science》杂志上;近5年来不断扩大功能磁共振成像的颈动脉解剖临床应用,在全国处于领先。2006年获评北京医院成果一等奖。
2. 肺部高分辨率CT(HRCT)
能清晰地显示肺组织的细微结构,在弥漫性肺部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起不可替代的作用。上世纪九十年代医院率先在国内开始HRCT相关研究和临床运用,出版国内第一部肺部HRCT专著。
3. 低剂量冠状动脉CT成像
2008年在国内最先开展前瞻性门控轴位扫描的心脏扫描模式,只在舒张期做瞬间扫描,能够较原螺旋扫描技术降低射线剂量约50-80%。获评2008年北京医院新技术一等奖。
4.腹部MRI检查技术规范化
鉴于腹部MR检查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医院开展了腹部MRI检查技术规范化工作,在这项工作中积累了大量丰富经验,并将相关经验推广,广受同行好评。
5. 前列腺高场磁共振功能成像及磁共振引导穿刺技术:
医院自上世纪90年代初在全国最早开展对前列腺的磁共振检查,近年来,更是将MR功能成像,包括弥散加权成像(DWI)、动态对比度增强MRI(DCE-MRI) 综合应用于前列腺肿瘤的诊断、分期和疗效监测等,进一步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获得北京医院新技术一等奖。在2014年,开展全国首例磁共振引导前列腺穿刺技术。
6. 磁共振颈动脉斑块成像
和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北京清华大学合作开展,检测粥样硬化斑块的成分,分析不同成分对脑卒中发生的影响因素,为临床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提供更多信息。该研究同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的资助。在2014年,获得院级科研成果一等奖。
7. 神经退行变性病研究
该科与神经内科、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合作,开展包括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变性病在内的多项研究,承担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研究任务。并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8. 脑卒中研究
该科与神经内科、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合作,开展脑卒中研究,承担脑卒中中美合作研究项目,致力于缺血半暗带成像研究,力求为临床脑卒中治疗提供更好的影像功能学支持,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