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消化内科
20世纪50年代初,江西医学院(现南昌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组建了内科消化专业组,在省内率先开展了可曲式胃镜检查。1958年,独立的消化内科正式成立。1974年,在省内率先开始了纤维胃镜检查。1986年,在省内引进了首台电子内窥镜,奠定了一附院消化内镜诊疗技术在全省领先的地位。1978年,成立消化实验室,消化系疾病的实验研究迈出了第一步。随着消化实验室的软件与硬件的快速发展,1992年成立了江西医学院消化内科研究所,实验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84年,开始成为卫生部消化专科进修点。1985年,招收了江西医学院第一名消化专业硕士研究生,开始了硕士研究生教育。1987年,成为全国消化临床药理基地。进入新世纪以来,消化学科发展步入快车道。2003年6月,经过同行专家的全面评估及江西省卫生厅批准,正式成立“江西省消化系疾病诊疗中心”;2004年成为“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培训中心江西基地”;2005年获“江西省消化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 2007年成为“卫生部消化内镜技术诊疗技术培训基地”,2008年成为“江西省消化内镜诊疗中心”;2009年消化研究所升格为“江西省消化疾病研究所”。
一附院消化学科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经过以刘为纹、王崇文、胡伟、吕农华教授为代表的几代人的努力与奋斗,已具备现代学科格局,医疗、教学、科研并重,基础与临床研究并举,学科规模及技术水平居省内领先,跨入全国先进行列。先后被评为首批省高校重点学科及首批省医学领先学科,成为省内首家集重点学科、领先学科、重点实验室、疾病诊疗中心于一身的医学学科。2005年江西医学院与南昌大学并校后,学科建设有了更强大的平台。2006年获博士点,2007年获博士后流动站,2008年成为“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2009年获临床医学博士点。
一附院消化学科目前拥有一支以吕农华教授为首的老中青三结合的优秀学术团队,拥有朱萱、张锟和、谢勇、罗时文和陈幼祥教授等一批学术与技术骨干;团队中有教授/主任医师10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10人;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14人。海外留学归国人员2人。中青年医师均为研究生毕业,其中博士14人。现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江西省“井冈学者”特聘教授1人,江西省级学科带头人3 人,江西省青年科学家3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4人,江西省卫生厅高层次人才2人,江西省卫生厅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
一附院消化学科目前拥有全省规模最大的消化专科。近年门诊病人逐年递增,2009年达11万余人次。消化专科病房有两个病区,病床100张,年出院病人4千余人次。近年开展的重症胰腺炎的综合救治、胰胆疾病的内镜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出血的治疗、以及消化道肿瘤的放射介入治疗等一系列新技术为重症与疑难消化系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一附院消化学科目前拥有全省最大最先进的消化内镜室中心。中心面积1100平方米,有设10间内镜检查室、ERCP室、多功能会议室和内镜清洗室;拥有各种放大内镜、超声内镜、小肠镜、胶囊镜、鼻内镜以及Philips数字胃肠机等各种内镜治疗器械。2009年消化内镜工作量达4.2万余例次,其中:ERCP治疗 1270例次、超声内镜1300例次、胃镜检查3.2万余例次,结肠镜检查8千余例次。中心开展了一系列内镜下微创治疗,如食管静脉曲张的硬化剂注射或套扎、良恶性贲门及食管狭窄的扩张及支架放置治疗、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胆管取石、胆管良恶性狭窄的支架置放、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内镜下引流、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内镜治疗、消化道早癌及间质瘤ESD治疗、金属支架置放治疗结肠癌性狭窄、消化道出血的内镜治疗等。并开展了消化道肿瘤、出血的血管介入治疗,无痛内镜检查与治疗,为患者免除了手术的痛苦。
一附院消化学科目前拥有两个省级科学研究平台即江西省消化系疾病研究所和江西省消化病研究重点实验室。面积700余平方米,下设8个研究室,仪器设备齐全,有9名固定的研究人员,其中张焜和、谢勇和罗时文教授均为江西省主要学科与技术带头人。2002年,全国消化界唯一的院士樊代明教授受聘为研究所名誉所长,定期指导研究工作。研究所以幽门螺杆菌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消化系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肝胆胰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炎症性肠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为主要研究方向,近年来承担了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多项,省级项目100多项,科研经费总计1000多万元。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0多项,其中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出版著作30多本。2009年发表论文53篇, SCI论文7篇。另外,研究所还开展了10多项消化专科实验诊断技术服务于临床,包括幽门螺杆菌系列检测、胃粘膜肠化粘液组织化学染色分型、胃肠动力系列检测等。
一附院消化学科自1985年开始招收研究生以来,研究生教育不断进步,先后成为内科学博士点、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博士点、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的主要研究方向。现有博士生导师6名,硕士导师14名。迄今共招收近200名,其中博士生18名。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特别重视临床诊疗和科研技能的规范培养,以保证研究生毕业时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早期毕业的一大批研究生目前已成为省内外消化学科的带头人或学术骨干。吕农华和张焜和教授被评为省级名师。
一附院消化学科一直注重对外学术交流。1997年以来先后承办了10多次全国性学术会议,包括全国小肠疾病研讨会、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全国便秘研讨会、全国超声内镜会议、大肠癌早诊早治研计会、幽门螺杆菌共识会议和消化疾病共识回顾与展望高峰论坛等。先后邀请香港、北京、上海、西安及广州专家在省内举办内镜诊疗技术现场表演。并先后与10多家国内外高校或医疗机构有科研协作和交流。吕农华教授担任中华消化学会常委、中华消化内镜学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常委和全国幽门螺杆菌学组组长;朱萱教授担任中华消化学会委员。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学科全体医务人员秉承“德高医精”的校训,专注于消化疾病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不断加强学科建设,引领消化事业再创辉煌。
一附院消化学科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经过以刘为纹、王崇文、胡伟、吕农华教授为代表的几代人的努力与奋斗,已具备现代学科格局,医疗、教学、科研并重,基础与临床研究并举,学科规模及技术水平居省内领先,跨入全国先进行列。先后被评为首批省高校重点学科及首批省医学领先学科,成为省内首家集重点学科、领先学科、重点实验室、疾病诊疗中心于一身的医学学科。2005年江西医学院与南昌大学并校后,学科建设有了更强大的平台。2006年获博士点,2007年获博士后流动站,2008年成为“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2009年获临床医学博士点。
一附院消化学科目前拥有一支以吕农华教授为首的老中青三结合的优秀学术团队,拥有朱萱、张锟和、谢勇、罗时文和陈幼祥教授等一批学术与技术骨干;团队中有教授/主任医师10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10人;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14人。海外留学归国人员2人。中青年医师均为研究生毕业,其中博士14人。现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江西省“井冈学者”特聘教授1人,江西省级学科带头人3 人,江西省青年科学家3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4人,江西省卫生厅高层次人才2人,江西省卫生厅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
一附院消化学科目前拥有全省规模最大的消化专科。近年门诊病人逐年递增,2009年达11万余人次。消化专科病房有两个病区,病床100张,年出院病人4千余人次。近年开展的重症胰腺炎的综合救治、胰胆疾病的内镜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出血的治疗、以及消化道肿瘤的放射介入治疗等一系列新技术为重症与疑难消化系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一附院消化学科目前拥有全省最大最先进的消化内镜室中心。中心面积1100平方米,有设10间内镜检查室、ERCP室、多功能会议室和内镜清洗室;拥有各种放大内镜、超声内镜、小肠镜、胶囊镜、鼻内镜以及Philips数字胃肠机等各种内镜治疗器械。2009年消化内镜工作量达4.2万余例次,其中:ERCP治疗 1270例次、超声内镜1300例次、胃镜检查3.2万余例次,结肠镜检查8千余例次。中心开展了一系列内镜下微创治疗,如食管静脉曲张的硬化剂注射或套扎、良恶性贲门及食管狭窄的扩张及支架放置治疗、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胆管取石、胆管良恶性狭窄的支架置放、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内镜下引流、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内镜治疗、消化道早癌及间质瘤ESD治疗、金属支架置放治疗结肠癌性狭窄、消化道出血的内镜治疗等。并开展了消化道肿瘤、出血的血管介入治疗,无痛内镜检查与治疗,为患者免除了手术的痛苦。
一附院消化学科目前拥有两个省级科学研究平台即江西省消化系疾病研究所和江西省消化病研究重点实验室。面积700余平方米,下设8个研究室,仪器设备齐全,有9名固定的研究人员,其中张焜和、谢勇和罗时文教授均为江西省主要学科与技术带头人。2002年,全国消化界唯一的院士樊代明教授受聘为研究所名誉所长,定期指导研究工作。研究所以幽门螺杆菌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消化系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肝胆胰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炎症性肠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为主要研究方向,近年来承担了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多项,省级项目100多项,科研经费总计1000多万元。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0多项,其中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出版著作30多本。2009年发表论文53篇, SCI论文7篇。另外,研究所还开展了10多项消化专科实验诊断技术服务于临床,包括幽门螺杆菌系列检测、胃粘膜肠化粘液组织化学染色分型、胃肠动力系列检测等。
一附院消化学科自1985年开始招收研究生以来,研究生教育不断进步,先后成为内科学博士点、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博士点、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的主要研究方向。现有博士生导师6名,硕士导师14名。迄今共招收近200名,其中博士生18名。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特别重视临床诊疗和科研技能的规范培养,以保证研究生毕业时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早期毕业的一大批研究生目前已成为省内外消化学科的带头人或学术骨干。吕农华和张焜和教授被评为省级名师。
一附院消化学科一直注重对外学术交流。1997年以来先后承办了10多次全国性学术会议,包括全国小肠疾病研讨会、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全国便秘研讨会、全国超声内镜会议、大肠癌早诊早治研计会、幽门螺杆菌共识会议和消化疾病共识回顾与展望高峰论坛等。先后邀请香港、北京、上海、西安及广州专家在省内举办内镜诊疗技术现场表演。并先后与10多家国内外高校或医疗机构有科研协作和交流。吕农华教授担任中华消化学会常委、中华消化内镜学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常委和全国幽门螺杆菌学组组长;朱萱教授担任中华消化学会委员。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学科全体医务人员秉承“德高医精”的校训,专注于消化疾病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不断加强学科建设,引领消化事业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