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血液病科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病科始建于1963年,在老一代学科带头人赵正元先生、胡青山教授和于材声教授的带领下,是国内中医院建立血液病科最早的科室之一。经过五十余年的发展,科室规模不断壮大,尤其是在70年代中期以后,在学术带头人孙伟正教授的带领下,成绩显著,1986年被批准为黑龙江省重点专科,1988年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点,1995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点,2002年被黑龙江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为血液病重点专科,2008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为血液病重点专科,同时被批准为血液病重点专科协作组组长单位。目前在专科和学科带头人孙凤主任的领导下,对中医药治疗血液系统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方面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12年被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013年被评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血液病科是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单位,中华民族医药学会血液病分会副会长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专业委员常务委员单位,黑龙江省中医药学会血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分会会长单位。建有研究型门诊、临床研究室和血液实验室,名中医工作室1间,特诊诊室1间,门诊诊室4间。
血液病科拥有正高级职称4人,副高职职称4人,中级职称3人,初级职称2人;国家名中医暨国家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教师1名,全国第一批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专家1名,黑龙江省名中医1名;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人;博士后人员2名,博士学位者4人,硕士学位者6人;担任国家级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1名、副主委1人、常委1人;省级学会主任委员2人、副主任委员2人、常委2人。
血液病科拥有三个稳定的研究方向:1.中医药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中医理论创新和疗效机制研究;2.血液病优势病种的中医理论传承与有效制剂疗效的研究;3.中医药治疗出血性疾病的临床和机理研究。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行业专项、教育部高等院校博士点基金、省科技攻关计划、省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20余项。科研成果获得中华中医药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科研成果10项,厅局级奖励16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著作40部。
科室承担本科、研究生、成人教育、进修学生等各层次学生的中医内科学和西医内科学的临床教学与培养任务,重点培养高层次人才和解决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的能力。培养国内外博士后5人,博士研究生35人,硕士研究生150余人。
血液病科是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单位,中华民族医药学会血液病分会副会长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专业委员常务委员单位,黑龙江省中医药学会血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分会会长单位。建有研究型门诊、临床研究室和血液实验室,名中医工作室1间,特诊诊室1间,门诊诊室4间。
血液病科拥有正高级职称4人,副高职职称4人,中级职称3人,初级职称2人;国家名中医暨国家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教师1名,全国第一批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专家1名,黑龙江省名中医1名;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人;博士后人员2名,博士学位者4人,硕士学位者6人;担任国家级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1名、副主委1人、常委1人;省级学会主任委员2人、副主任委员2人、常委2人。
血液病科拥有三个稳定的研究方向:1.中医药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中医理论创新和疗效机制研究;2.血液病优势病种的中医理论传承与有效制剂疗效的研究;3.中医药治疗出血性疾病的临床和机理研究。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行业专项、教育部高等院校博士点基金、省科技攻关计划、省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20余项。科研成果获得中华中医药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科研成果10项,厅局级奖励16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著作40部。
科室承担本科、研究生、成人教育、进修学生等各层次学生的中医内科学和西医内科学的临床教学与培养任务,重点培养高层次人才和解决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的能力。培养国内外博士后5人,博士研究生35人,硕士研究生15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