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内科
1975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医院成立了云锡职工医院肿瘤科。随着时代的发展、肿瘤发病率的不断上升及市场的需求,为了使更多的肿瘤病人得到及时、规范、有效的治疗,肿瘤内科于2011年发展成为独立科室,经过近5年的稳定发展和多年的临床工作和实践,科室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与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华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等多家国内外医院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进入新世纪以来,肿瘤内科极富远见性地开展各项工作,建立了州内领先的洁净层流病房,为化疗所致的骨髓抑制建立了一个“安全岛”,同时也为肿瘤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奠定了基础。在进入分子诊疗时代,2012年科室率先在州内开展了分子标记指导下的肿瘤化疗使病人得到了“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个体化治疗,也使科室跟上了国际肿瘤治疗的步伐。同年科室“优质护理示范病房”通过了省卫生厅的验收,从而夯实了科室的基础护理,提高了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做到让“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
建科以来科室已发展成为目前云南省地州规模较大,技术实力雄厚,诊治经验丰富的肿瘤内科。拥有编制床位45张,现有医护人员25名,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师2名,主管护师1名,护师8名,护士9名,本科以上学历占64%,拥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并运用于已规范开展各种实体恶性肿瘤的术前新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化疗、高剂量化疗,对局部晚期、晚期恶性肿瘤的全身化疗、内分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核素治疗、中医药等治疗,赢得了业内人士的充分肯定和社会的广泛好评。
在专科技术突出性发展的同时,肿瘤内科非常注重科研学术发展,科室秉承“科教兴院”的宗旨,加强教学管理,取得了诸多荣誉和成绩。在科主任杨瑞萍的领导下获得了红河州个旧市科技进步七项,发表论文20余篇,著书一部。
科室紧紧围绕公立医院改革核心,从“看病难、看病贵”到“看好病”的跨越中发展科室,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科室的整体工作呈现出循序渐进、健康向上的良好趋势。科室高度重视人才梯队建设,多次选派人员参加国内外交流学习,并加强在职人员继续再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同时狠抓科室服务薄弱环节,从“要我服务”的被动服务模式转化为“我要服务”的主动模式,从基层护理工作抓起,在保证护理质量的前提下,注重礼仪服务,使病人满意度得到了明显提高,使医护关系、医患关系更加和谐。
进入新世纪以来,肿瘤内科极富远见性地开展各项工作,建立了州内领先的洁净层流病房,为化疗所致的骨髓抑制建立了一个“安全岛”,同时也为肿瘤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奠定了基础。在进入分子诊疗时代,2012年科室率先在州内开展了分子标记指导下的肿瘤化疗使病人得到了“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个体化治疗,也使科室跟上了国际肿瘤治疗的步伐。同年科室“优质护理示范病房”通过了省卫生厅的验收,从而夯实了科室的基础护理,提高了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做到让“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
建科以来科室已发展成为目前云南省地州规模较大,技术实力雄厚,诊治经验丰富的肿瘤内科。拥有编制床位45张,现有医护人员25名,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师2名,主管护师1名,护师8名,护士9名,本科以上学历占64%,拥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并运用于已规范开展各种实体恶性肿瘤的术前新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化疗、高剂量化疗,对局部晚期、晚期恶性肿瘤的全身化疗、内分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核素治疗、中医药等治疗,赢得了业内人士的充分肯定和社会的广泛好评。
在专科技术突出性发展的同时,肿瘤内科非常注重科研学术发展,科室秉承“科教兴院”的宗旨,加强教学管理,取得了诸多荣誉和成绩。在科主任杨瑞萍的领导下获得了红河州个旧市科技进步七项,发表论文20余篇,著书一部。
科室紧紧围绕公立医院改革核心,从“看病难、看病贵”到“看好病”的跨越中发展科室,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科室的整体工作呈现出循序渐进、健康向上的良好趋势。科室高度重视人才梯队建设,多次选派人员参加国内外交流学习,并加强在职人员继续再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同时狠抓科室服务薄弱环节,从“要我服务”的被动服务模式转化为“我要服务”的主动模式,从基层护理工作抓起,在保证护理质量的前提下,注重礼仪服务,使病人满意度得到了明显提高,使医护关系、医患关系更加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