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六医院

三甲 公立 综合医院

医院介绍

查看全部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六医院有着悠久的历史,1931年随红军教导2师成立,后改编为红军31军治疗所,1937年8月改编为八路军129师386旅卫生处医疗所。后几经整编转隶,于1954年10月定编于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   
  2018年11月,医院由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十九中心医院”正式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六医院”。   
  经过60余年的辛苦创业和奋斗,医院现已发展成为一所技术特色鲜明、人才队伍荟萃、医疗设备先进、诊疗环境优雅、医教研协同发展的现代化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2009年通过IS0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13年通过原总后勤部组织的三甲医院复审。作为部队医院,我院在抓好姓军为战、服务部队的基础上, 积极承担地方交通事故应急救援、抢险救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等任务,在兴边富民、健康扶贫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先后圆满完成了小汤山抗击非典、四次赴黎巴嫩国际维和、汶川和鲁甸抗震救灾、赴利比里亚抗击埃博拉等重大任务,被国家、原总部、原军区和云南省政府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全军先进医院”“全面建设先进团级单位”“军区支援西部大开发先进单位”和“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医院占地面积约12万平方米, 绿化面积达 80%,被誉为“花园式医院”。现设26个临床科室、8个辅助科室,展开床位1300余张,医疗设备总价值近3亿元。医院建立有覆盖医疗护理、政工后装、药品物资等各个层面的信息化网络,2013年被表彰为“全军首批数字化医院建设示范单位”。现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200余人,其中硕士、博士100余人,国家级和全军各专业委员会委员10余名、云南省各级专业委员会委员(常委)60余名。   
  近年来,医院积极顺应军改和医改大势,跟进政策、吃透精神,找准改革的突破点和融入点,深抓内涵建设,从规模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始终紧盯医学发展前沿,注重统筹内外资源,坚持以提升质量为核心、以创新技术为路径、以科学管理为手段、以创建研究型医院为目标,不断加大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力度,现已初步形成了以创伤急救、烧伤救治、骨科、腹部外科、消化内科、五官科为重点,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妇科、颌面外科、麻醉科、肿瘤科为支撑的优势学科群,2014年骨科被评为“全军研究型学科建设示范单位”。医院现有原成都军区专科(病)中心5个(战创伤显微外科中心、腹部外科中心、脊柱外科微创治疗中心、消化内镜中心、白内障复明中心)、云南省临床重点专科培育项目2个(骨科、消化内科)、红河州质量控制中心2个(眼科、口腔颌面外科)、红河州特色专科2个(眼科、烧伤科)。   
  医院始终坚持“科教强院”发展战略,2000年被云南省教育厅授牌为“云南省高等医科院校临床教学基地”,现为昆明理工大学和成都医学院的非直属附属医院、陆军军医大学教学医院,是空军军医大学、大理大学、云南中医学院、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红河卫生职业学院等医学院校的实习医院。临床教学涵盖临床、护理、口腔、医学影像、检验、病理、药学等主要专业技术门类,年接收实习生300余名。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11人,兼职教授、副教授43人,兼职讲师60余人。医院先后被表彰为“云南省优秀教学基地”“成都医学院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工作教学基地一等奖”“昆明医科大学合作办学先进单位二等奖”“昆明理工大学临床带教工作优秀单位”。   
  “十一五”以来,医院共获得军、地各级各类科研课题36项(今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获军队和云南省科技进步(医疗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34项,红河州科技进步奖43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30余项,发表SCI论文6篇,在国家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00余篇,出版及参编专著10部。
医院电话:
总机:0873-7193000
医院地址: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开远市健民路147号

入驻医生

查看全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河北布谷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