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口腔医院
口腔颌面外科
江苏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成立于1974年,1984年招收硕士研究生,目前承担着五年制本科、七年制本硕连读和硕士研究生的教学工作。现有教授主任医师3人、副教授主任医师8人。
医疗服务:
口腔颌面部肿瘤的治疗:
以手术治疗为主,开展了各类肿切除手术,包括颅内外联合进路的颅颌联合根治手术。对晚期复发不能手术切除或因全身情况不能耐受手术的病例,应用微波热凝治疗以及电化学治疗等手段进行姑息治疗,有效地缓解病情。对涎腺肿瘤进行了临床病理的系列研究,有关成果获得了江苏省科技进步四等奖。并对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基因检测和导向治疗进行了基础研究。
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的修复与重建:
国内外最先采用小腿内侧皮瓣折叠修复唇颊洞穿缺损,股薄肌皮瓣舌再造,股前外侧皮瓣舌、软腭再造,口腔下颌骨洞穿缺损,国内首创腓骨移植结合即刻种植牙技术,较好地恢复了病人的功能。应用颞肌颅骨瓣即刻修复或二期修复上颌骨切除后缺损近40例,效果优良。“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的修复与重建”1999年通过江苏省科委组织的鉴定,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2000年获南京医科大学科技成果
唇腭裂序列治疗:
和香港大学合作成立唇腭裂治疗中心,对唇腭裂患儿进行包括唇裂修复、腭裂修复、语音矫治、牙槽嵴裂植骨修复、牙列正畸及诱导尖牙萌出、正颌外科以及语音检测和训练等序列治疗,并尝试进行心理治疗和护理的系统工程。
正颌外科:
与正畸科合作,正规开展多种形式的正颌外科手术40余例,包括Le Fort截骨四瓣手术,下颌升支矢状劈开及垂直截骨,颏部成形术等,矫正双颌前突、下颌前突、上颌后缩、下颌后缩等发育性畸形以及颌面部陈旧性骨折错位愈合引起的二期畸形。与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合作,在国内率先开展经上颌入路(Le Fort-I型截骨术)颅底肿瘤切除术,切口隐蔽,损伤小,已成功4例,此项创新技术属国际先进水平。
种植外科:
引进德国Frialit-2种植系统,常规开展多种形式的自体骨移植术、骨再生引导膜技术(GTR)和上颌窦提升术。共完成种植牙500余例,5年成功率达97%,并全部采用国际流行的贵金属铸造内冠,螺钉固位的可拆卸式烤瓷冠修复,获得了理想的外观、舒适的感觉和可靠的功能,使种植牙水平达到省内领先、国内先进、国际接轨。
口腔颌面部神经功能评价和修复再生的研究:
从实验和临床方面对舌神经、味觉和味蕾的解剖、损伤、再生、恢复以及相互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表螺纹篇,该课题系列研究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999年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对副神经和颈丛神经的解剖、走向、分支、以及与肌肉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在颈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副神经和部分颈丛神经的方法和对策,保存或恢复了肩颈部和上肢的功能,具有较大的临床实用价值。
医疗服务:
口腔颌面部肿瘤的治疗:
以手术治疗为主,开展了各类肿切除手术,包括颅内外联合进路的颅颌联合根治手术。对晚期复发不能手术切除或因全身情况不能耐受手术的病例,应用微波热凝治疗以及电化学治疗等手段进行姑息治疗,有效地缓解病情。对涎腺肿瘤进行了临床病理的系列研究,有关成果获得了江苏省科技进步四等奖。并对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基因检测和导向治疗进行了基础研究。
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的修复与重建:
国内外最先采用小腿内侧皮瓣折叠修复唇颊洞穿缺损,股薄肌皮瓣舌再造,股前外侧皮瓣舌、软腭再造,口腔下颌骨洞穿缺损,国内首创腓骨移植结合即刻种植牙技术,较好地恢复了病人的功能。应用颞肌颅骨瓣即刻修复或二期修复上颌骨切除后缺损近40例,效果优良。“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的修复与重建”1999年通过江苏省科委组织的鉴定,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2000年获南京医科大学科技成果
唇腭裂序列治疗:
和香港大学合作成立唇腭裂治疗中心,对唇腭裂患儿进行包括唇裂修复、腭裂修复、语音矫治、牙槽嵴裂植骨修复、牙列正畸及诱导尖牙萌出、正颌外科以及语音检测和训练等序列治疗,并尝试进行心理治疗和护理的系统工程。
正颌外科:
与正畸科合作,正规开展多种形式的正颌外科手术40余例,包括Le Fort截骨四瓣手术,下颌升支矢状劈开及垂直截骨,颏部成形术等,矫正双颌前突、下颌前突、上颌后缩、下颌后缩等发育性畸形以及颌面部陈旧性骨折错位愈合引起的二期畸形。与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合作,在国内率先开展经上颌入路(Le Fort-I型截骨术)颅底肿瘤切除术,切口隐蔽,损伤小,已成功4例,此项创新技术属国际先进水平。
种植外科:
引进德国Frialit-2种植系统,常规开展多种形式的自体骨移植术、骨再生引导膜技术(GTR)和上颌窦提升术。共完成种植牙500余例,5年成功率达97%,并全部采用国际流行的贵金属铸造内冠,螺钉固位的可拆卸式烤瓷冠修复,获得了理想的外观、舒适的感觉和可靠的功能,使种植牙水平达到省内领先、国内先进、国际接轨。
口腔颌面部神经功能评价和修复再生的研究:
从实验和临床方面对舌神经、味觉和味蕾的解剖、损伤、再生、恢复以及相互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表螺纹篇,该课题系列研究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999年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对副神经和颈丛神经的解剖、走向、分支、以及与肌肉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在颈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副神经和部分颈丛神经的方法和对策,保存或恢复了肩颈部和上肢的功能,具有较大的临床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