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雅医院
放射科
湘雅医院放射科成立于1930年代,是我国最早成立的放射科之一,首任科主任黎光煦教授是我国放射学开山鼻祖之一。解放前后,在黎光煦等教授的带领下,该院放射科为该省各级医院放射科的组建、工作开展以及普及影像诊断知识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奠定了该学科在该省影像诊断学的龙头地位,作为全国首批放射影像硕士点于1956年开始招收放射诊断学硕士研究生,2008年开始招收影像医学博士研究生。该科历任科主任有黎光煦教授、肖剑秋教授、王焕申教授、彭光春教授,现任科主任为王小宜教授。该院放射科现有1人担任湖南省放射学会侯任主任委员,中南大学分子影像研究中心挂靠该科。
放射科现有正高级职称6人,副高级职称20人,获博士学位者16人,人才梯队结构合理。放射科包括普通放射、CT室、MR室、介入手术室及介入病房等部分。目前科室医疗设备先进,各种影像资料均入PACS,普通放射配备DR机7台、CR机2台、数字化平板电视系统2台、乳腺钼靶机 2台、数字胃肠机 1台,CT室配备640层螺旋CT 1台、双源CT 1台、16层螺旋CT 1台、单层螺旋CT 1台,磁共振室配备3.0 T磁共振仪 1台、1.5 T磁共振仪3台,介入手术室配备平板DSA机2台,各部门均配备了影像工作站多台。
医疗方面:普通放射年均检查达26万余人次、CT检查达12万余人次、MRI检查达6万余人次、介入诊疗达3千余人次。影像诊断在功能MRI、CT灌注成像、血管成像等方面已形成一定特色,介入诊疗在脑动脉瘤、布加氏综合征、各种肿瘤、血管支架治疗等方面已形成一定技术优势。每年均有多项医疗新技术获得校级或院级医疗成果奖。
科研方面:科室强调基础与临床研究结合的重要性。在神经系统肿瘤、脑退行性及代谢性疾病MRI诊断方面作了一些原创性研究,肺部结节、肝胰CT灌注成像已取得一定业绩, 在分子影像方面作了初步的探索。近5年来,发表科研论文百余篇,其中国际SCI期刊论文十余篇;承担各级科研课题2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863计划项目子课题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教育部高校博士点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课题21项;“神经系统疾病MRI诊断系列研究”获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肝癌综合影像学诊断与介入治疗研究” 获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教学方面:年承担五年制、七年制、八年制等临床医学生两百余人医学影像学教学任务,已培养研究生百余人,已主编出版教材、专著6部。近5年发表教学论文十余篇;承担教学课题7项;多名教师荣获省级、校级教学奖励:其中获湖南省普通高校多媒体课件大赛一等奖1项,中南大学教学质量优秀奖4项,中南大学第六届青年教师 “十佳讲课”奖1项,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示范性授课竞赛第一名1项。
放射科现有正高级职称6人,副高级职称20人,获博士学位者16人,人才梯队结构合理。放射科包括普通放射、CT室、MR室、介入手术室及介入病房等部分。目前科室医疗设备先进,各种影像资料均入PACS,普通放射配备DR机7台、CR机2台、数字化平板电视系统2台、乳腺钼靶机 2台、数字胃肠机 1台,CT室配备640层螺旋CT 1台、双源CT 1台、16层螺旋CT 1台、单层螺旋CT 1台,磁共振室配备3.0 T磁共振仪 1台、1.5 T磁共振仪3台,介入手术室配备平板DSA机2台,各部门均配备了影像工作站多台。
医疗方面:普通放射年均检查达26万余人次、CT检查达12万余人次、MRI检查达6万余人次、介入诊疗达3千余人次。影像诊断在功能MRI、CT灌注成像、血管成像等方面已形成一定特色,介入诊疗在脑动脉瘤、布加氏综合征、各种肿瘤、血管支架治疗等方面已形成一定技术优势。每年均有多项医疗新技术获得校级或院级医疗成果奖。
科研方面:科室强调基础与临床研究结合的重要性。在神经系统肿瘤、脑退行性及代谢性疾病MRI诊断方面作了一些原创性研究,肺部结节、肝胰CT灌注成像已取得一定业绩, 在分子影像方面作了初步的探索。近5年来,发表科研论文百余篇,其中国际SCI期刊论文十余篇;承担各级科研课题2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863计划项目子课题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教育部高校博士点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课题21项;“神经系统疾病MRI诊断系列研究”获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肝癌综合影像学诊断与介入治疗研究” 获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教学方面:年承担五年制、七年制、八年制等临床医学生两百余人医学影像学教学任务,已培养研究生百余人,已主编出版教材、专著6部。近5年发表教学论文十余篇;承担教学课题7项;多名教师荣获省级、校级教学奖励:其中获湖南省普通高校多媒体课件大赛一等奖1项,中南大学教学质量优秀奖4项,中南大学第六届青年教师 “十佳讲课”奖1项,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示范性授课竞赛第一名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