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坛医院
中医科
中医科历史与发展
中医科大约成立于1975年,当时共有医师3人,第一任主任刘明言是北京四大名医汪逢春的入室弟子。后来还有几位临床有特色的医师,如擅长治疗皮外科疾病的张彦伯医师,擅长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吴紫兰医师等。近年来中医科取得了长足的发展,1999年,经北京市中医管理局批准,中医科成为首批创建北京市综合医院示范中医科建设单位。2001年由我科联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和西苑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及附属东直门医院和东方医院、北京大学中药研究中心等多家单位发起成立北京新中医沙龙,负责组织北京地区中医药学术活动。2002年 7月在沙龙基础上成立北京中医药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青年工作委员会负责沙龙的组织工作、《北京新中医沙龙通讯》的编辑。沙龙、《沙龙通讯》和“青年工作委员会”的秘书处设在我科。2004年底被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确立为北京市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重点学科建设单位。2008年开始科室组织成立多发性硬化医患联谊会——MS百合之家,至今已经举办11届,深受广大患者好评。2008年12月起任北京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北京天坛医院是北京市中医管理局批准的北京市中西医结合脑病研究所和国家科技部批准的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所在单位,中医科承担着中西医结合神经疾病的相关临床和研究工作。
人员组成:中医科设置中医门诊、针灸门诊和推拿门诊,现有医师21名,其中正高级职称4人,副高级职称9人,主治医师8人,其中13人具有博士学位。
中医科门诊擅长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脑血管病、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脑肿瘤、脑外伤、硬膜下血肿、脑震荡、烟雾病、帕金森、癫痫、运动神经元病、痴呆、健忘、耳鸣、抑郁症、焦虑症、失眠、头痛、头晕、脑萎缩、颅脑术后并发症(如呃逆、发热、排尿障碍等)。
其他疾病:心血管、呼吸、消化、内分泌、泌尿系统疾病、妇科病、风湿免疫、男科疾病、老年病、儿科、亚健康、肥胖、结节病、痤疮、鼻炎、皮肤病、痛风、便秘、过敏性疾病、甲状腺疾病、痛症、黄褐斑、风湿骨关节病等各种常见病及疑难杂症。
针灸科门诊擅长疾病:
针灸治疗面瘫、眼面肌痉挛、头晕、头痛、失眠、耳聋、耳鸣、复视、近视、弱视、带状疱疹、更年期综合征、颈腰椎病、脑血管病后遗症、儿童脑瘫、儿童多动症、儿童过敏性鼻炎、各种疼痛、周围神经损伤、肌筋膜炎、脾胃病、呼吸系统疾病、针灸减肥等。
门诊量
每日门诊量400人次左右,每年门诊量约10万余人次。
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点
中医科是首都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培养点和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点。招收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神经疾病的研究。目前已经培养博士和硕士20余名。负责首都医科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口腔学院中医课教学和临床实习,负责首都医科大学国际学院留学生的中医课程。近十年来,科室承担国家、市、局级科研课题多项,参与合作课题多项。获国家和北京市科技进步奖各1项。
中医科将紧紧围绕医院神经学科的优势,逐步建设成为医疗、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以中西医结合神经疾病为重点、全面发展的科室.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我们将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提高医疗质量,改善服务态度,热诚为广大患者服务。
中医科学科特色及治疗特色
脑病是中医学中特色鲜明的学科,充分利用天坛医院神经学科的优势平台,挖掘和整理历代中医药论治脑病的理论和经验,逐步形成天坛医院中西医结合脑病优势学科,不断提高中西医结合治疗脑病的临床疗效及科研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本研究包括三个方面:
与神经外科合作:
颅脑术后发热的研究:通过对近900例颅脑术后发热的中医药治疗前瞻性和回顾性研究及231例不同季节患者围手术期中医症状学观察,提出颅脑术后发热的核心病机是湿热。而湿热的形成与术前的肝气不舒,脾土被困,手术本身直接损伤脾胃之气,以及术后的大量的补液和使用抗生素,造成脾气受损,运化水湿的功能失司,水湿内停有关。术后脑部阳经受损,阳气不能正常布达,郁而化热,遂为湿热。据此病机拟定的脑热清,具有明显的退热作用。脑热清退热有明显的证-效和时-效关系。对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发热均有退热作用,退热与原发脑瘤关系不大,退热作用可能与改善脑脊液常规有一定关系。以细菌内毒素(ET)、2,4-二硝基苯酚和内生致热原(EP)制作不同发热动物模型,脑热清对三种模型均有较好的退热作用。其退热机制可能是抑制下丘脑致热性细胞因子的含量,从而减少中枢发热介质的生成与释放;同时促进脑腹中隔区解热物质的合成与释放,通过这两种途径对体温中枢发挥正负调节作用。该研究获得北京市科委社会发展基金资助,发表研究论文26篇,获得了北京市和中华中医药科技成果奖励。
脑瘤的研究:总结了400例原发性脑瘤的中医症状特点,提出了中医药辨证治疗脑瘤的思路,对临床实践经验作了初步总结,发表论文10篇。目前正在开展中医药治疗胶质瘤临床疗效、中医药对胶质瘤化疗的减毒增效作用、中医药对血-胶质瘤屏障的调节及其抗胶质瘤的机理研究。
脑外伤的研究:探讨脑外伤的中医病机和中医治疗脑外伤后高热、昏迷的机理,不断提高中医药退热、促醒的水平,建立规范的脑外伤后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已经在本领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发表论文4篇。与神经外科颅脑创伤专业、神经影像专业、神经心理专业合作开展脑震荡联合门诊,目前已经积累上百例患者,中西医结合疗效显著,目前发表相关文章1篇。
与神经内科合作:急性脑血管病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的研究:神经内科是全国卒中单元培训中心,在卒中单元信息化数字管理系统中设立中医辨证分型与疗效评定量表,通过大样本研究,探讨脑血管病的中医病因、证型分布、病机演变规律;客观评价中医药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完善脑卒中单元,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脑卒中单元;探索中医药治疗脑血管病的证-效、时-效、量-效等关系;规范中药注射液在脑血管病治疗中的使用。该研究获院青年基金和北京市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重点学科基金的资助,已完成中西医组病例700多例,发表论文16篇。
多发性硬化的研究:着力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脱髓鞘病临床疗效和作用机理,积累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等病例近4000例,研究表明中医药在减少激素治疗副作用,安全撤减激素,减轻患者神经损伤的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方面具有较好的作用。该研究获院青年基金、首都医科大学基金、北京市中医药科技发展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医学发展基金的资助,发表论文近百篇。
癫痫的研究:借助医院癫痫中心的临床优势,开展癫痫中医证候学研究,探讨证候与本病相关因素(包括性别、年龄、病程、发作频率、发作类型、部位、发病年龄、影像学和脑电图检查等)的关系。初步发现:1.患者男性多于女性,青少年多见。2.中医证候以风痰内阻证及痰火上扰证多见。3.各证候在性别、发作频率、病因、影像学检查及脑电图严重程度等方面无特异性。4.脾虚痰盛证以少年儿童多见,多见于全面性发作;肝肾阴虚证以中老年多见,以部分性发作为多。5.病程长,以虚证或虚实夹杂证多见;病程短,以实证多见。痰火上扰证病程较短,心脾两虚、肝肾阴虚证病程多长。6.发病于儿童期以虚实夹杂证或虚证多见,发病于青年、中年时期以实证较多见。7.放电部位位于颞叶者以风痰内阻证多见,额叶者以痰火上扰证多见,全面性放电以脾虚痰盛证多见。该研究获院青年基金、北京市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重点学科基金的资助,发表论文7篇。
与神经影像和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合作:利用院核磁和脑磁图设备优势,开展穴位针刺镇痛的脑功能成像研究,对足三里穴的针刺、灸等刺激后脑部信号分布特点,手指热水烫疼痛模型中针刺太冲穴的镇痛作用进行研究。该研究被列为北京市中医药科技发展基金重大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课题第二负责人)。已在国际会议合作发表论文多篇。 与院内外合作,申报“针刺辅助麻醉开颅手术”国家973基础研究课题,2007年立项,目前课题在进行中。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合作,参与国家863课题研究。
中医科大约成立于1975年,当时共有医师3人,第一任主任刘明言是北京四大名医汪逢春的入室弟子。后来还有几位临床有特色的医师,如擅长治疗皮外科疾病的张彦伯医师,擅长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吴紫兰医师等。近年来中医科取得了长足的发展,1999年,经北京市中医管理局批准,中医科成为首批创建北京市综合医院示范中医科建设单位。2001年由我科联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和西苑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及附属东直门医院和东方医院、北京大学中药研究中心等多家单位发起成立北京新中医沙龙,负责组织北京地区中医药学术活动。2002年 7月在沙龙基础上成立北京中医药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青年工作委员会负责沙龙的组织工作、《北京新中医沙龙通讯》的编辑。沙龙、《沙龙通讯》和“青年工作委员会”的秘书处设在我科。2004年底被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确立为北京市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重点学科建设单位。2008年开始科室组织成立多发性硬化医患联谊会——MS百合之家,至今已经举办11届,深受广大患者好评。2008年12月起任北京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北京天坛医院是北京市中医管理局批准的北京市中西医结合脑病研究所和国家科技部批准的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所在单位,中医科承担着中西医结合神经疾病的相关临床和研究工作。
人员组成:中医科设置中医门诊、针灸门诊和推拿门诊,现有医师21名,其中正高级职称4人,副高级职称9人,主治医师8人,其中13人具有博士学位。
中医科门诊擅长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脑血管病、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脑肿瘤、脑外伤、硬膜下血肿、脑震荡、烟雾病、帕金森、癫痫、运动神经元病、痴呆、健忘、耳鸣、抑郁症、焦虑症、失眠、头痛、头晕、脑萎缩、颅脑术后并发症(如呃逆、发热、排尿障碍等)。
其他疾病:心血管、呼吸、消化、内分泌、泌尿系统疾病、妇科病、风湿免疫、男科疾病、老年病、儿科、亚健康、肥胖、结节病、痤疮、鼻炎、皮肤病、痛风、便秘、过敏性疾病、甲状腺疾病、痛症、黄褐斑、风湿骨关节病等各种常见病及疑难杂症。
针灸科门诊擅长疾病:
针灸治疗面瘫、眼面肌痉挛、头晕、头痛、失眠、耳聋、耳鸣、复视、近视、弱视、带状疱疹、更年期综合征、颈腰椎病、脑血管病后遗症、儿童脑瘫、儿童多动症、儿童过敏性鼻炎、各种疼痛、周围神经损伤、肌筋膜炎、脾胃病、呼吸系统疾病、针灸减肥等。
门诊量
每日门诊量400人次左右,每年门诊量约10万余人次。
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点
中医科是首都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培养点和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点。招收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神经疾病的研究。目前已经培养博士和硕士20余名。负责首都医科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口腔学院中医课教学和临床实习,负责首都医科大学国际学院留学生的中医课程。近十年来,科室承担国家、市、局级科研课题多项,参与合作课题多项。获国家和北京市科技进步奖各1项。
中医科将紧紧围绕医院神经学科的优势,逐步建设成为医疗、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以中西医结合神经疾病为重点、全面发展的科室.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我们将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提高医疗质量,改善服务态度,热诚为广大患者服务。
中医科学科特色及治疗特色
脑病是中医学中特色鲜明的学科,充分利用天坛医院神经学科的优势平台,挖掘和整理历代中医药论治脑病的理论和经验,逐步形成天坛医院中西医结合脑病优势学科,不断提高中西医结合治疗脑病的临床疗效及科研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本研究包括三个方面:
与神经外科合作:
颅脑术后发热的研究:通过对近900例颅脑术后发热的中医药治疗前瞻性和回顾性研究及231例不同季节患者围手术期中医症状学观察,提出颅脑术后发热的核心病机是湿热。而湿热的形成与术前的肝气不舒,脾土被困,手术本身直接损伤脾胃之气,以及术后的大量的补液和使用抗生素,造成脾气受损,运化水湿的功能失司,水湿内停有关。术后脑部阳经受损,阳气不能正常布达,郁而化热,遂为湿热。据此病机拟定的脑热清,具有明显的退热作用。脑热清退热有明显的证-效和时-效关系。对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发热均有退热作用,退热与原发脑瘤关系不大,退热作用可能与改善脑脊液常规有一定关系。以细菌内毒素(ET)、2,4-二硝基苯酚和内生致热原(EP)制作不同发热动物模型,脑热清对三种模型均有较好的退热作用。其退热机制可能是抑制下丘脑致热性细胞因子的含量,从而减少中枢发热介质的生成与释放;同时促进脑腹中隔区解热物质的合成与释放,通过这两种途径对体温中枢发挥正负调节作用。该研究获得北京市科委社会发展基金资助,发表研究论文26篇,获得了北京市和中华中医药科技成果奖励。
脑瘤的研究:总结了400例原发性脑瘤的中医症状特点,提出了中医药辨证治疗脑瘤的思路,对临床实践经验作了初步总结,发表论文10篇。目前正在开展中医药治疗胶质瘤临床疗效、中医药对胶质瘤化疗的减毒增效作用、中医药对血-胶质瘤屏障的调节及其抗胶质瘤的机理研究。
脑外伤的研究:探讨脑外伤的中医病机和中医治疗脑外伤后高热、昏迷的机理,不断提高中医药退热、促醒的水平,建立规范的脑外伤后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已经在本领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发表论文4篇。与神经外科颅脑创伤专业、神经影像专业、神经心理专业合作开展脑震荡联合门诊,目前已经积累上百例患者,中西医结合疗效显著,目前发表相关文章1篇。
与神经内科合作:急性脑血管病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的研究:神经内科是全国卒中单元培训中心,在卒中单元信息化数字管理系统中设立中医辨证分型与疗效评定量表,通过大样本研究,探讨脑血管病的中医病因、证型分布、病机演变规律;客观评价中医药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完善脑卒中单元,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脑卒中单元;探索中医药治疗脑血管病的证-效、时-效、量-效等关系;规范中药注射液在脑血管病治疗中的使用。该研究获院青年基金和北京市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重点学科基金的资助,已完成中西医组病例700多例,发表论文16篇。
多发性硬化的研究:着力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脱髓鞘病临床疗效和作用机理,积累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等病例近4000例,研究表明中医药在减少激素治疗副作用,安全撤减激素,减轻患者神经损伤的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方面具有较好的作用。该研究获院青年基金、首都医科大学基金、北京市中医药科技发展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医学发展基金的资助,发表论文近百篇。
癫痫的研究:借助医院癫痫中心的临床优势,开展癫痫中医证候学研究,探讨证候与本病相关因素(包括性别、年龄、病程、发作频率、发作类型、部位、发病年龄、影像学和脑电图检查等)的关系。初步发现:1.患者男性多于女性,青少年多见。2.中医证候以风痰内阻证及痰火上扰证多见。3.各证候在性别、发作频率、病因、影像学检查及脑电图严重程度等方面无特异性。4.脾虚痰盛证以少年儿童多见,多见于全面性发作;肝肾阴虚证以中老年多见,以部分性发作为多。5.病程长,以虚证或虚实夹杂证多见;病程短,以实证多见。痰火上扰证病程较短,心脾两虚、肝肾阴虚证病程多长。6.发病于儿童期以虚实夹杂证或虚证多见,发病于青年、中年时期以实证较多见。7.放电部位位于颞叶者以风痰内阻证多见,额叶者以痰火上扰证多见,全面性放电以脾虚痰盛证多见。该研究获院青年基金、北京市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重点学科基金的资助,发表论文7篇。
与神经影像和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合作:利用院核磁和脑磁图设备优势,开展穴位针刺镇痛的脑功能成像研究,对足三里穴的针刺、灸等刺激后脑部信号分布特点,手指热水烫疼痛模型中针刺太冲穴的镇痛作用进行研究。该研究被列为北京市中医药科技发展基金重大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课题第二负责人)。已在国际会议合作发表论文多篇。 与院内外合作,申报“针刺辅助麻醉开颅手术”国家973基础研究课题,2007年立项,目前课题在进行中。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合作,参与国家863课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