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医院
肛肠科
1984年10月,中日友好医院诞生,肛肠科随之诞生,诞生之始便以中西医结合为鲜明特色,设置床位18张,后发展为40张床位。2015年,医院为拓展平台,发展学科,分设为肛肠科一部和二部,病房搬迁至中日医院西区,一、二部分别设编制床位30张。
2017年8月中日医院成立肛肠中心,由肛肠科一部主任王晏美兼任肛肠中心主任。中心由肛肠一、二部,普外四部和肛肠国际部组成,床位总规模超过100张,诊疗范围涵盖肛肠良恶性疾病。同年10月联合国内300余家医疗机构发起成立国内最大规模肛肠专科医联体,医联体成立以来,在探索肛肠专科疾病分级诊疗模式,促进全国肛肠专业技术与学术交流,推动全国基层医院肛肠专科同质化建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021年根据医院总体发展规划,肛肠科床位计划进一步扩大。“看肛肠病去中日”是众多国内外肛肠病患者的共识,“中日肛肠”已经成为国内本领域的最知名品牌之一。
目前中日友好医院肛肠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肛肠专业中央高干保健单位,国家卫健委“十年百项计划”项目单位,中国医师协会肛肠专业国家级援助中心。同时是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外科分会及虚实挂线专委会、中国老年保健学会肛肠分会、全国医师定期考核肛肠专业编辑委员会及北京医师协会肛肠专家委员会等学术组织挂靠单位,是北京中医药大学本、硕、博教学实习基地。曾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中华中医药科技奖,入围2012年国家科学技术奖评选。
科室医疗工作保持高水平高质量运转,在疫情影响下仍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手术及门诊量在全国同属性科室名列前茅。
目前科室主任为王晏美,护士长为王艳芝。科室共有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4人、住院医师1人、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5人,护师4人。科室有博士4人,硕士1人,本科3人。
门诊、病房设置:
科室在中日医院本部M栋、国际医疗部及中日医院西区均开设门诊。设有肛门直肠超声检查室1间,肛门康复治疗室2间,肛门直肠测压室1间,治疗室2间,诊室5间。目前西区有住院病床共30张。
诊疗设备介绍:
科室拥有先进肛门直肠超声检查仪1台、肛门直肠测压与生物反馈仪1台、结肠灌洗设备1台、肛肠熏洗仪1台、红光照射仪2台,直乙镜1台。
1.肛门直肠压力测定与生物刺激反馈评估平台:可测定静息及收缩状态下肛管压力,可了解肛门内、外括约肌的功能状态。评估术前技术后的肛门括约肌功能,为肛肠手术的评价提供客观循证指标。生物刺激反馈仪全称MT生物刺激反馈系统(MyoTrac),采用多媒体EMG生物反馈治疗,患者完全运用自己的意志(即收缩控制肌肉的能力)来控制电脑动画,来进行生物反馈式训练,包括肌肉放松训练、肌力增强训练、肌肉协同性训练、肌肉耐力训练、双侧平衡协调训练。
2.肛门直肠超声检测设备:帮助判断肛周感染性疾病的范围、感染腔走行路径以及与肛门周围重要肌肉的关系,为肛肠科肛周脓肿、肛瘘患者的病情评估及明确手术方式提供重要依据。
科室诊疗特色:建议按照专病、专业组介绍,列出重要工作的年度工作量,按重要顺序排序。
1、中西医结合治疗混合痔:利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特色,药物或手术治疗混合痔,年门诊3万余人次,年手术3000余人。横分纵扎治疗重度混合痔。开展时间2016年,平均每年治疗患者1200例,国内会议报告10次,推广至全国近千家单位。
2、中西医结合治疗肛瘘及肛周脓肿:药物或手术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肛瘘,年门诊约2万人次,年手术1000余人。应用双向等压引流治疗高位复杂肛瘘理论及其技术,造福广大高位复杂肛瘘、脓肿患者,至今已开展十余年,平均每年治疗患者400例,获北京市课题1项,发表多篇论文,推广至全国800多家单位。
3、小儿肛瘘规范化治疗:开展时间2012年,平均每年治疗患者200例(国内前茅),国际学术会议报告1次,国内会议报告5次,推广至全国300多家单位。
4、中西医结合治疗肛窦炎。开展时间2015年,平均每年治疗患者1500例。肛窦炎是临床难治性疾病,无对应治疗药物。自拟中药方(科室协定方),并筛选中西成药,取得显著效果,在国内有较高知名度。
5.中西医结合治疗肛周瘙痒。中药治疗肛周瘙痒症、肛周湿疹治疗效果突出,已形成科室协定方,广泛应用于临床。同时针对顽固性肛周湿疹开展肛周湿疹日间手术治疗,疗程短,见效快,受到广大患者好评。
6、手术治疗肛周皮肤病、肛周肿瘤、直肠息肉等病。对严重的肛周尖锐湿疣进行手术治疗,较其他治疗效果更快速。对肛周鲍温样丘疹、肛周Paget病等少见疾病进行手术治疗,手术切除直肠下部的神经内分泌肿瘤、腺瘤、直肠息肉等。
7、慢性便秘治疗。以中药协定方为主,辅助使用肠道益生菌和渗透剂,取得满意临床疗效。
8、肛肠病手术后遗症修复。肛门直肠狭窄松解治疗,肛门失禁综合治疗,各种肛肠病术后复发再治疗等。
9、肠道炎性疾病综合治疗。包括慢性结肠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优于单一方法。
科室科研成果:
1.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与成果推广项目1项,双向等压引流治疗高位肛瘘有效性与安全性的临床对照研究,23万元。
2.研院级课题5项:横分纵扎法治疗环状痔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临床对照研究、耻骨直肠肌部分离断术治疗高位肛周脓肿的临床研究、基于16s-rRNA基因测序分析探讨小儿肠道菌群结构分布与小儿肛瘘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减创肛瘘根治术治疗婴幼儿低位肛瘘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的临床研究、功能性肛门直肠痛患者中医证型及精神心理状况临床调查研究。
始终坚持以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为科研导向,用科研成果来构建特色技术,解决临床问题,最终形成科室优势病种。多年来重点研究高位肛瘘、小儿肛瘘、重度混合痔、肛窦炎,1项成为首都特色技术,其余成为科室吸引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患者前来就医的新技术。科研工作对科室学科建设、品牌建设和具体临床工作发挥重要作用。
科室教学情况:
1.担任北京中医药大学授课教师及实习医师带教工作;
2.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承担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肛肠科培训及考核工作;
3.接收来自全国各地进修医师,每年不少于20人次。
科室获得荣誉:
2004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006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
其他重要事项:科室多次派医生赴新疆对口支援,并多次参加重要活动中的医疗保障。
2017年8月中日医院成立肛肠中心,由肛肠科一部主任王晏美兼任肛肠中心主任。中心由肛肠一、二部,普外四部和肛肠国际部组成,床位总规模超过100张,诊疗范围涵盖肛肠良恶性疾病。同年10月联合国内300余家医疗机构发起成立国内最大规模肛肠专科医联体,医联体成立以来,在探索肛肠专科疾病分级诊疗模式,促进全国肛肠专业技术与学术交流,推动全国基层医院肛肠专科同质化建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021年根据医院总体发展规划,肛肠科床位计划进一步扩大。“看肛肠病去中日”是众多国内外肛肠病患者的共识,“中日肛肠”已经成为国内本领域的最知名品牌之一。
目前中日友好医院肛肠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肛肠专业中央高干保健单位,国家卫健委“十年百项计划”项目单位,中国医师协会肛肠专业国家级援助中心。同时是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外科分会及虚实挂线专委会、中国老年保健学会肛肠分会、全国医师定期考核肛肠专业编辑委员会及北京医师协会肛肠专家委员会等学术组织挂靠单位,是北京中医药大学本、硕、博教学实习基地。曾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中华中医药科技奖,入围2012年国家科学技术奖评选。
科室医疗工作保持高水平高质量运转,在疫情影响下仍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手术及门诊量在全国同属性科室名列前茅。
目前科室主任为王晏美,护士长为王艳芝。科室共有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4人、住院医师1人、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5人,护师4人。科室有博士4人,硕士1人,本科3人。
门诊、病房设置:
科室在中日医院本部M栋、国际医疗部及中日医院西区均开设门诊。设有肛门直肠超声检查室1间,肛门康复治疗室2间,肛门直肠测压室1间,治疗室2间,诊室5间。目前西区有住院病床共30张。
诊疗设备介绍:
科室拥有先进肛门直肠超声检查仪1台、肛门直肠测压与生物反馈仪1台、结肠灌洗设备1台、肛肠熏洗仪1台、红光照射仪2台,直乙镜1台。
1.肛门直肠压力测定与生物刺激反馈评估平台:可测定静息及收缩状态下肛管压力,可了解肛门内、外括约肌的功能状态。评估术前技术后的肛门括约肌功能,为肛肠手术的评价提供客观循证指标。生物刺激反馈仪全称MT生物刺激反馈系统(MyoTrac),采用多媒体EMG生物反馈治疗,患者完全运用自己的意志(即收缩控制肌肉的能力)来控制电脑动画,来进行生物反馈式训练,包括肌肉放松训练、肌力增强训练、肌肉协同性训练、肌肉耐力训练、双侧平衡协调训练。
2.肛门直肠超声检测设备:帮助判断肛周感染性疾病的范围、感染腔走行路径以及与肛门周围重要肌肉的关系,为肛肠科肛周脓肿、肛瘘患者的病情评估及明确手术方式提供重要依据。
科室诊疗特色:建议按照专病、专业组介绍,列出重要工作的年度工作量,按重要顺序排序。
1、中西医结合治疗混合痔:利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特色,药物或手术治疗混合痔,年门诊3万余人次,年手术3000余人。横分纵扎治疗重度混合痔。开展时间2016年,平均每年治疗患者1200例,国内会议报告10次,推广至全国近千家单位。
2、中西医结合治疗肛瘘及肛周脓肿:药物或手术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肛瘘,年门诊约2万人次,年手术1000余人。应用双向等压引流治疗高位复杂肛瘘理论及其技术,造福广大高位复杂肛瘘、脓肿患者,至今已开展十余年,平均每年治疗患者400例,获北京市课题1项,发表多篇论文,推广至全国800多家单位。
3、小儿肛瘘规范化治疗:开展时间2012年,平均每年治疗患者200例(国内前茅),国际学术会议报告1次,国内会议报告5次,推广至全国300多家单位。
4、中西医结合治疗肛窦炎。开展时间2015年,平均每年治疗患者1500例。肛窦炎是临床难治性疾病,无对应治疗药物。自拟中药方(科室协定方),并筛选中西成药,取得显著效果,在国内有较高知名度。
5.中西医结合治疗肛周瘙痒。中药治疗肛周瘙痒症、肛周湿疹治疗效果突出,已形成科室协定方,广泛应用于临床。同时针对顽固性肛周湿疹开展肛周湿疹日间手术治疗,疗程短,见效快,受到广大患者好评。
6、手术治疗肛周皮肤病、肛周肿瘤、直肠息肉等病。对严重的肛周尖锐湿疣进行手术治疗,较其他治疗效果更快速。对肛周鲍温样丘疹、肛周Paget病等少见疾病进行手术治疗,手术切除直肠下部的神经内分泌肿瘤、腺瘤、直肠息肉等。
7、慢性便秘治疗。以中药协定方为主,辅助使用肠道益生菌和渗透剂,取得满意临床疗效。
8、肛肠病手术后遗症修复。肛门直肠狭窄松解治疗,肛门失禁综合治疗,各种肛肠病术后复发再治疗等。
9、肠道炎性疾病综合治疗。包括慢性结肠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优于单一方法。
科室科研成果:
1.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与成果推广项目1项,双向等压引流治疗高位肛瘘有效性与安全性的临床对照研究,23万元。
2.研院级课题5项:横分纵扎法治疗环状痔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临床对照研究、耻骨直肠肌部分离断术治疗高位肛周脓肿的临床研究、基于16s-rRNA基因测序分析探讨小儿肠道菌群结构分布与小儿肛瘘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减创肛瘘根治术治疗婴幼儿低位肛瘘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的临床研究、功能性肛门直肠痛患者中医证型及精神心理状况临床调查研究。
始终坚持以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为科研导向,用科研成果来构建特色技术,解决临床问题,最终形成科室优势病种。多年来重点研究高位肛瘘、小儿肛瘘、重度混合痔、肛窦炎,1项成为首都特色技术,其余成为科室吸引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患者前来就医的新技术。科研工作对科室学科建设、品牌建设和具体临床工作发挥重要作用。
科室教学情况:
1.担任北京中医药大学授课教师及实习医师带教工作;
2.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承担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肛肠科培训及考核工作;
3.接收来自全国各地进修医师,每年不少于20人次。
科室获得荣誉:
2004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006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
其他重要事项:科室多次派医生赴新疆对口支援,并多次参加重要活动中的医疗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