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核医学科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核医学科于1958年建科,是全国首批开展核医学临床工作的单位之一,也是天津市临床核医学的发源地。现为天津市卫生系统重点学科,2003年加入211工程重点学科。经过近50年的建设,现已成为具有国内先进设备和雄厚技术力量的现代化学科,有卢倜章、方佩华、周荫保等全国著名核医学老专家,学科的医疗水平和学术地位在天津市独占鳌头,在国内有较高的知名度。
核医学科总面积1400平方米。全科由核医学病房、SPECT检查室、功能检查室及分子甲状腺研究室等部分组成。
核医学科研究方向包括甲状腺疾病的研究、核技术在临床工作中应用研究、放射性核素治疗研究三方面。
核医学科自建科以来在科研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甲状腺疾病、放射免疫分析、核内分泌分子水平研究方面处于全国领先或先进水平。自86年以来承担并完成国际合作课题3项,国家级课题3项,市级课题27项。发表论文200多篇。主编专著6部,参编专著12部。曾荣获国家级科技二等奖1次、三等奖1次;部委级甲级奖2次、一等奖1次、二等奖1次、三等奖1次;市级二等奖6次、三等奖6次。
核医学科在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始终位于全国先进水平;核素治疗为全国先进水平、部分达到全国领先水平。SPECT影像诊断工作达处于全国先进水平、部分为全国领先水平。
1998年完成了天津市地区人群食盐加碘及碘营养状况的调查,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同年核医学科率先在全国大城市完成了Gravers病的发病情况的流行病学大规模调查工作,摸清了天津地区人群Gravers病患病率(为2.82%,男女比例为1:2.4),探讨了相关因素,特别是碘与Gravers病的关系,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发病机理的细胞和分子水平研究,研究水平在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部分研究课题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研究方面。从60年代核医学在碘缺乏性疾病的防治工作中做出了很大的成绩,在全国和国际上都有着一定的影响。
核医学科现有职工28人,其中医生14人,护理人员9人,技术人员5人。拥有正高级职称8人,副高级职称3人。博士研究生导师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人。
学科发展史
建科初期
1958年在朱宪彝校长的倡议下,医院领导决定卢倜章教授(时任总医院内科主治医师)由内科调出,建立一门新兴的学科,核医学科(当时称原子医学科,随后称同位素科,80年以后全国统一改为核医学科)。医院安排一批政治上可靠,专业能力强,工作勤奋的医生、护理和技术人员到新的学科工作,建立了同位素实验室和131碘治疗甲亢病房,使用国产仪器开始了131碘诊断治疗甲状腺疾病的临床工作。学科的建立标志着天津市核医学事业的开始,与此同时全国一些省市大医院也相继成立了核医学科,开始了核素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工作。60年代初,除了开展131碘诊断和治疗工作外,开展了32磷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32磷诊断宫颈癌、131碘玫瑰红检查肝脏功能、肾图、32磷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等临床工作,并增添了黑白扫描机,取得了一批成果,在国内期刊发表30余篇论文,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1963年在医学院成立了核医学教研室,卢倜章教授任负责人,开始了核医学的教学工作。
文革时期
文革期间,学科正常的工作受到了严重干扰,科室病房收治一般内科患者。卢倜章教授等同志于1969年9月下放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在有关部门的努力下,于1973年返回医院工作。在此期间,方佩华教授、郑妙容教授、屈婉莹教授总结了13年131碘治疗甲亢的临床经验,改革了吸131碘的测定方法,建立了吸131碘正常值,引起全国许多兄弟医院的关注。70年代初期购买了当时先进彩色扫描机,核素显像水平上了一个台阶。1976年唐山大地震波及到天津,学科刚刚恢复的部分工作被迫停止,全体职工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中,1978年经过大家的努力恢复了正常的临床工作。
改革开放时期
十年动乱和唐山大地震严重的干扰了给核医学的发展,粉碎“四人帮”以后,国家开始复兴,医院和科室的工作也日渐起色,在全体医务人员的努力下,学科的发展步伐逐渐加快。
在临床上恢复了以甲状腺疾病为主要特色的专科门诊,开展了131碘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32磷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以及皮肤病的敷贴治疗。
1977年随着放射免疫技术的发明,甲状腺激素的测定是诊断和治疗甲状腺疾病、深入研究碘缺乏病所必备的方法,卢倜章、方佩华教授等人开始了放免药盒的研制工作,在全国率先建立了T3和rT3的放射免疫检测方法,填补了国内空白。开展了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抗体及肿瘤标志物的放免检测工作,在放射免疫研究中核医学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在国家恢复高等教育考试后,及时恢复了核医学教研室工作,承担了医学院学生的核医学讲课和临床见习工作。81年首批获准招收核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经过几年的努力学科在各方面的工作都步入了正轨。自80年代初期开始学科的规模和水平都有了大幅度提高。
1986年学科引进了美国GE公司的GEMENI-700型SPECT,开展了99Mo-99mTc发生器和SPECT临床应用工作使学科的核素显像水平迅速跟上了全国发展的步法,为临床提供了重要的影像信息,并培养了一批年轻的业务骨干。
在此期间,方佩华教授的核内分泌学实验室,增添了一批分子生物学先进仪器,率先在天津市开展了碘缺乏病和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分子水平的研究工作。通过新生儿微量法TSH、T4技术的建立,1986年在天津市开展了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筛查工作,并逐渐在全国铺开。
随着研究生教育的不断深入,核医学科承担了八年制学生的核医学教学工作,学时数由36学时增加到54学时,临床见习改为临床实习。80年代初期核医学教研室较早地提出注意同学的素质培养教育,摸索出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贯彻素质教育的方法,并在全校大会上进行经验交流,为教书育人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为了保证学科的长期发展,自80年代中期着手制定学科人才梯队建设的10年规划,选拔科室中具有硕士学位的青年专业技术人员,在临床实践中加以培养,创造条件,送到国外进修学习,学成回国后鼓励他们在岗位上奋斗创新,为学科的进一步腾飞,奠定了坚实人才基础。
80年代科研工作围绕着甲状腺疾病完成了国家级、省部级和校级科研课题数十个,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及部、市级多项科技成果奖励。
经过10多年的努力,在几代人的共同奋斗下,学科的综合实力得到了殷实的发展,房屋面积扩大了一倍,业务量增加了2-3倍,各级各类专业技术骨干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作用,学科具备了高速发展的必要条件。
“九五”和“十五”时期
“九五”和“十五”时期是核医学科快速发展时期,在医院领导的支持下,经过全科职工的共同努力,1996年被评为天津市卫生系统重点学科,从此学科发展进入了快车道。
随着食盐加碘的工作在全国普及,核医学在新形式下继续开展碘与甲状腺疾病关系的研究工作,1998年完成了天津市地区人群食盐加碘及碘营养状况的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在全国首先提出食盐加碘限制上限的观点,得到有关专家的支持,天津市主管领导部门重视并采纳了这一建议,同时得到国家主管部门的认可。属全国领先水平,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同年核医学率先在全国大城市完成了Graves病的发病情况的流行病学大规模调查工作,摸清了天津地区人群Graves病患病率(为2.82%,男女比例为1:2.4),探讨了相关因素,特别是碘与Graves病的关系,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1995年在卢倜章、周荫保、谭建等教授的领导下,结合国际最先进的131碘治疗甲亢给药剂量计算方法和核医学数十年的治疗经验制定出适合国情的计算方法,经过10年的临床应用,治愈了大量的甲亢患者,取得了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临床上开展了125碘-粒子治疗恶性肿瘤、89锶治疗骨转移癌、32磷-胶体治疗颅咽管瘤等新的治疗工作,核素治疗水平位居全国前茅。
2000年在医院领导的支持下,核医学科病房进行了根本性的改造,建立了放射性废水处理装置,对服131碘治疗患者的尿液进行自动处理,达到国家排放要求,成为全国第一家环保型放射性防护治疗病房。
2003年学科引进了美国GE公司生产的亚洲第一台安装一英寸晶体的多功能ECT,在天津市率先开展了18F-FDG恶性肿瘤显像、多巴胺转运蛋白显像早期诊断帕金森病、肺通气显像、核素/CT同机融合显像、18F-FDG心肌代谢显像等临床工作。核素显像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处于全国先进水平。
2000年以来核医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重点开展了AITD的病因和发病分子机理的研究,从而建立新的诊断技术和应用。在方佩华教授的领导下先后在国内首先以核示踪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克隆和表达了甲状腺主要自身抗原(hTPO,hTSHR,sICAM-1等)膜外区基因,获得重组蛋白。用其建立了检测hTPO-Ab,hTRAb和sICAM-1。此外还有TgAb的超微量检测技术(ELISA、RIA),并初步用于临床。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基因表达研究及其初步应用,甲状腺癌标志物的研究和NIS转基因介导放射131I治疗的实验研究等,属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结合临床工作开展了放射性核素血管内照射防治再通术后再狭窄的发生研究,正电子肿瘤显像定量学指标的影响因素及校正研究等工作,研究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
在“九五”和“十五”期间,学科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合作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市科委重点课题1项,市科委自然基金课题10项,市科委青年基金课题2项,市智力引进办项目1项,市教委课题2项,市卫生局基金课题1项,医大校级课题1项。获市科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市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获市级科技成果登记14项;填补天津市医药卫生新技术空白17项。
核医学科ECT室2002年荣获“天津市卫生系统青年文明号”称号,2004年荣获“天津市青年文明号”称号。
目前,核医学科是应用放射性核素诊断和治疗疾病,用核素示踪技术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的临床学科。核医学是医大培养核医学专业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基地,20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博、硕士研究生60多名,学科本身的人才梯队日趋合理,为学科持续性发展做好了人才准备。
核医学科拥有固定资产总额约1000万元。大型设备有:单光子发射断层仪(SPECT);CEQ 2000 DNA测序仪,Waters高压液相蛋白分析纯化系统,391 型DNA 合成仪,细胞超生破碎仪,大型冷冻干燥仪,UVP 紫外透视计算机系统等。
核医学科历届科主任,卢倜章教授、周荫保教授、谭建教授,学科学术带头人方佩华教授。
核医学科总面积1400平方米。全科由核医学病房、SPECT检查室、功能检查室及分子甲状腺研究室等部分组成。
核医学科研究方向包括甲状腺疾病的研究、核技术在临床工作中应用研究、放射性核素治疗研究三方面。
核医学科自建科以来在科研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甲状腺疾病、放射免疫分析、核内分泌分子水平研究方面处于全国领先或先进水平。自86年以来承担并完成国际合作课题3项,国家级课题3项,市级课题27项。发表论文200多篇。主编专著6部,参编专著12部。曾荣获国家级科技二等奖1次、三等奖1次;部委级甲级奖2次、一等奖1次、二等奖1次、三等奖1次;市级二等奖6次、三等奖6次。
核医学科在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始终位于全国先进水平;核素治疗为全国先进水平、部分达到全国领先水平。SPECT影像诊断工作达处于全国先进水平、部分为全国领先水平。
1998年完成了天津市地区人群食盐加碘及碘营养状况的调查,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同年核医学科率先在全国大城市完成了Gravers病的发病情况的流行病学大规模调查工作,摸清了天津地区人群Gravers病患病率(为2.82%,男女比例为1:2.4),探讨了相关因素,特别是碘与Gravers病的关系,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发病机理的细胞和分子水平研究,研究水平在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部分研究课题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研究方面。从60年代核医学在碘缺乏性疾病的防治工作中做出了很大的成绩,在全国和国际上都有着一定的影响。
核医学科现有职工28人,其中医生14人,护理人员9人,技术人员5人。拥有正高级职称8人,副高级职称3人。博士研究生导师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人。
学科发展史
建科初期
1958年在朱宪彝校长的倡议下,医院领导决定卢倜章教授(时任总医院内科主治医师)由内科调出,建立一门新兴的学科,核医学科(当时称原子医学科,随后称同位素科,80年以后全国统一改为核医学科)。医院安排一批政治上可靠,专业能力强,工作勤奋的医生、护理和技术人员到新的学科工作,建立了同位素实验室和131碘治疗甲亢病房,使用国产仪器开始了131碘诊断治疗甲状腺疾病的临床工作。学科的建立标志着天津市核医学事业的开始,与此同时全国一些省市大医院也相继成立了核医学科,开始了核素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工作。60年代初,除了开展131碘诊断和治疗工作外,开展了32磷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32磷诊断宫颈癌、131碘玫瑰红检查肝脏功能、肾图、32磷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等临床工作,并增添了黑白扫描机,取得了一批成果,在国内期刊发表30余篇论文,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1963年在医学院成立了核医学教研室,卢倜章教授任负责人,开始了核医学的教学工作。
文革时期
文革期间,学科正常的工作受到了严重干扰,科室病房收治一般内科患者。卢倜章教授等同志于1969年9月下放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在有关部门的努力下,于1973年返回医院工作。在此期间,方佩华教授、郑妙容教授、屈婉莹教授总结了13年131碘治疗甲亢的临床经验,改革了吸131碘的测定方法,建立了吸131碘正常值,引起全国许多兄弟医院的关注。70年代初期购买了当时先进彩色扫描机,核素显像水平上了一个台阶。1976年唐山大地震波及到天津,学科刚刚恢复的部分工作被迫停止,全体职工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中,1978年经过大家的努力恢复了正常的临床工作。
改革开放时期
十年动乱和唐山大地震严重的干扰了给核医学的发展,粉碎“四人帮”以后,国家开始复兴,医院和科室的工作也日渐起色,在全体医务人员的努力下,学科的发展步伐逐渐加快。
在临床上恢复了以甲状腺疾病为主要特色的专科门诊,开展了131碘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32磷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以及皮肤病的敷贴治疗。
1977年随着放射免疫技术的发明,甲状腺激素的测定是诊断和治疗甲状腺疾病、深入研究碘缺乏病所必备的方法,卢倜章、方佩华教授等人开始了放免药盒的研制工作,在全国率先建立了T3和rT3的放射免疫检测方法,填补了国内空白。开展了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抗体及肿瘤标志物的放免检测工作,在放射免疫研究中核医学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在国家恢复高等教育考试后,及时恢复了核医学教研室工作,承担了医学院学生的核医学讲课和临床见习工作。81年首批获准招收核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经过几年的努力学科在各方面的工作都步入了正轨。自80年代初期开始学科的规模和水平都有了大幅度提高。
1986年学科引进了美国GE公司的GEMENI-700型SPECT,开展了99Mo-99mTc发生器和SPECT临床应用工作使学科的核素显像水平迅速跟上了全国发展的步法,为临床提供了重要的影像信息,并培养了一批年轻的业务骨干。
在此期间,方佩华教授的核内分泌学实验室,增添了一批分子生物学先进仪器,率先在天津市开展了碘缺乏病和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分子水平的研究工作。通过新生儿微量法TSH、T4技术的建立,1986年在天津市开展了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筛查工作,并逐渐在全国铺开。
随着研究生教育的不断深入,核医学科承担了八年制学生的核医学教学工作,学时数由36学时增加到54学时,临床见习改为临床实习。80年代初期核医学教研室较早地提出注意同学的素质培养教育,摸索出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贯彻素质教育的方法,并在全校大会上进行经验交流,为教书育人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为了保证学科的长期发展,自80年代中期着手制定学科人才梯队建设的10年规划,选拔科室中具有硕士学位的青年专业技术人员,在临床实践中加以培养,创造条件,送到国外进修学习,学成回国后鼓励他们在岗位上奋斗创新,为学科的进一步腾飞,奠定了坚实人才基础。
80年代科研工作围绕着甲状腺疾病完成了国家级、省部级和校级科研课题数十个,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及部、市级多项科技成果奖励。
经过10多年的努力,在几代人的共同奋斗下,学科的综合实力得到了殷实的发展,房屋面积扩大了一倍,业务量增加了2-3倍,各级各类专业技术骨干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作用,学科具备了高速发展的必要条件。
“九五”和“十五”时期
“九五”和“十五”时期是核医学科快速发展时期,在医院领导的支持下,经过全科职工的共同努力,1996年被评为天津市卫生系统重点学科,从此学科发展进入了快车道。
随着食盐加碘的工作在全国普及,核医学在新形式下继续开展碘与甲状腺疾病关系的研究工作,1998年完成了天津市地区人群食盐加碘及碘营养状况的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在全国首先提出食盐加碘限制上限的观点,得到有关专家的支持,天津市主管领导部门重视并采纳了这一建议,同时得到国家主管部门的认可。属全国领先水平,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同年核医学率先在全国大城市完成了Graves病的发病情况的流行病学大规模调查工作,摸清了天津地区人群Graves病患病率(为2.82%,男女比例为1:2.4),探讨了相关因素,特别是碘与Graves病的关系,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1995年在卢倜章、周荫保、谭建等教授的领导下,结合国际最先进的131碘治疗甲亢给药剂量计算方法和核医学数十年的治疗经验制定出适合国情的计算方法,经过10年的临床应用,治愈了大量的甲亢患者,取得了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临床上开展了125碘-粒子治疗恶性肿瘤、89锶治疗骨转移癌、32磷-胶体治疗颅咽管瘤等新的治疗工作,核素治疗水平位居全国前茅。
2000年在医院领导的支持下,核医学科病房进行了根本性的改造,建立了放射性废水处理装置,对服131碘治疗患者的尿液进行自动处理,达到国家排放要求,成为全国第一家环保型放射性防护治疗病房。
2003年学科引进了美国GE公司生产的亚洲第一台安装一英寸晶体的多功能ECT,在天津市率先开展了18F-FDG恶性肿瘤显像、多巴胺转运蛋白显像早期诊断帕金森病、肺通气显像、核素/CT同机融合显像、18F-FDG心肌代谢显像等临床工作。核素显像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处于全国先进水平。
2000年以来核医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重点开展了AITD的病因和发病分子机理的研究,从而建立新的诊断技术和应用。在方佩华教授的领导下先后在国内首先以核示踪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克隆和表达了甲状腺主要自身抗原(hTPO,hTSHR,sICAM-1等)膜外区基因,获得重组蛋白。用其建立了检测hTPO-Ab,hTRAb和sICAM-1。此外还有TgAb的超微量检测技术(ELISA、RIA),并初步用于临床。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基因表达研究及其初步应用,甲状腺癌标志物的研究和NIS转基因介导放射131I治疗的实验研究等,属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结合临床工作开展了放射性核素血管内照射防治再通术后再狭窄的发生研究,正电子肿瘤显像定量学指标的影响因素及校正研究等工作,研究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
在“九五”和“十五”期间,学科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合作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市科委重点课题1项,市科委自然基金课题10项,市科委青年基金课题2项,市智力引进办项目1项,市教委课题2项,市卫生局基金课题1项,医大校级课题1项。获市科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市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获市级科技成果登记14项;填补天津市医药卫生新技术空白17项。
核医学科ECT室2002年荣获“天津市卫生系统青年文明号”称号,2004年荣获“天津市青年文明号”称号。
目前,核医学科是应用放射性核素诊断和治疗疾病,用核素示踪技术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的临床学科。核医学是医大培养核医学专业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基地,20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博、硕士研究生60多名,学科本身的人才梯队日趋合理,为学科持续性发展做好了人才准备。
核医学科拥有固定资产总额约1000万元。大型设备有:单光子发射断层仪(SPECT);CEQ 2000 DNA测序仪,Waters高压液相蛋白分析纯化系统,391 型DNA 合成仪,细胞超生破碎仪,大型冷冻干燥仪,UVP 紫外透视计算机系统等。
核医学科历届科主任,卢倜章教授、周荫保教授、谭建教授,学科学术带头人方佩华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