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药剂科
药剂科是该院最早建立的科室之一,早在1946年12月15日由日本公立居留民团医院改建为天津中央医院之初,就设立了药剂科。第一任科主任为朱景森,共有职工约30人。设有门急诊和病房两个药房、西药和灭菌两个制剂室及一个药库。当时科内条件简陋,设备陈旧,大多为手工劳动。
随着医院的发展壮大,药剂科也有了较大发展。至1953年,科内人员比建院之初增长了近一倍,达60人之多,条件也有了较大改善。1958年建立了药品检验室。1959年建立了中药房。1963年又扩建了灭菌制剂室,实现了生产的机械化,成为当时天津地区医院系统中规模最大的药剂科。第二任科主任为樊培福,副主任为张仲贤、蔺汉章(女)。
“文革”期间,发展处于停滞阶段。1970年,新建了中药制剂室,开始生产中药的糖浆剂、蜜丸剂、片剂、霜剂,这些制剂一直保留到现在。1966年6月至1972年4月,药剂科大多由医院指派人负责,无固定人负责。至1972年5月起,第三任科主任为蔺汉章(女)副主任为岳炳岩、魏长发。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医院和药剂科建设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至1978年,科内人员增加到80人。1982年以后,大学毕业生开始陆续分配至药剂科工作,科室人员的知识结构有了较大的变化,大专以上学历人数有了明显增加,为科室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药剂科建设向更高层次迈进。
1986年,张云山任第四任科主任,副主任为岳炳岩、张澄义,科内人员增至90人,工作业务量随着医院规模的扩大出现了增长势头。1984年建立临床药学实验室,药剂科的临床药学实验工作开始起步,添置了一些仪器设备,并开始接受天津医科大学药学院(原第二医学院药学系)毕业学生来科内实习,完成毕业设计课题。市内外一些医疗单位也开始派人来药剂科学习进修,标志着药剂科由传统意义上的服务技术型科室转向教学科研型科室。
1990年,岳炳岩任第五任科主任。1991年10月,为保证用药安全,避免自制灭菌大输液的安全隐患,根据上级要求,医院灭菌制剂室停产,人员分别分流到各调剂室。1992年,在西药库实现了账物电脑化管理,但由于没有联网,仍保留手工账本。1993年该院完成了“三级甲等医院”的评审工作,1998年获全国“百佳医院”称号,药剂科在评审和检查中,各项工作有了新的改进和提高。
1999年,姜红(女)任第六任科主任,副主任为李正翔、彭军。1999年该院启用新门诊大楼,2005年又启用新外科大楼。由于门诊大楼启用,自1999年起,门急诊药房正式分离出急诊药房,大大方便了患者,促进了药品管理。外科大楼启用,药剂科增加了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科内人员增至110人。两个大楼使用后,药剂科的药库、门诊药房、住院部药房及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均在新的工作环境下开展业务,工作条件有了极大改善。2003年8月,根据卫生部《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医院药学工作开始面向临床,以病人为中心,开展临床药学工作,为此配备了3名专职临床药师深入病房开展查房工作,为合理用药尽职责。2004年12月,原来分散在门诊四个楼层的门诊西药房合并为一个门诊西药房。2006年,被天津市卫生局确定为“天津市首批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和“天津市药品采购与存储管理标准化示范单元”。
二、业务工作
1.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1999年以后,药剂科的规章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建立和完善。随着医院领导对管理要求的提高,结合医院ISO9001-2000质量认证和医院等级评审工作,药剂科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药事管理委员会制度、人员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药品管理制度、调剂管理制度、药库管理制度、制剂管理制度、药品检验管理制度、临床药学管理制度、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管理制度)相继建立并装订成册,制度建设日臻完善,对规范各项工作的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药品调剂:药剂科的主要工作是药品调剂,科内70%的职工从事这项工作。近年来,药品销售额由2003年的1.83亿元上升到了2005年的2.56亿元,2006年将有一个更大提高。2000年10月完成了住院部药房计算机联网。2001年10月开始试行门诊电子处方。2002年1月全面启动诊桌开方,完成了门诊药房计算机联网。2003年2月实现西药全品种数量化管理。2004年底又实现了中成药数量化管理和中药饮片库房数量化管理。到目前为止,借助计算机网络化数量化管理,该院的药品管理已步入全国先进水品。
3.药物制剂:该院的药物制剂室虽早已建立,但无论是硬件设备还是软件条件距《医疗机构制剂规范》的要求都相差甚远。2001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对中、西药制剂室进行了全面改造。2001年7月在原址改建了占地186平方米的西药制剂室。2001年12月又与天津飞鹰集团联合建立了占地634平方米的中药制剂室。这两个制剂室均获得了天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制剂许可证》,目前,制剂室能生产获得生产批号、临床急需但市场均无供应的50余种的制剂。
4.临床药学:1984年药剂科建立了临床药学实验室,主要从事药学实验的研究工作。2003年开始,临床药学工作转入以病人为中心、以合理用药为目的药学专业服务和药品监督管理。其中,药学专业服务工作主要有:在门诊药房设立药物咨询窗口,解答患者及医护人员用药问题:定期编印“药事通报”和宣传板报,与医护人员及患者交流用药知识;下病房查房,收集上报药物不良反应;对全院用药品种金额在前20位的药物进行临床动态监测及对全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行监测。2005年6月,随着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建立,临床药学服务工作又有了新的拓展,即由药师审方,以确保药物的相容性、稳定性,避免不良相互作用。目前,该中心配置室达万级,工作台达百级,保证了配置静脉输液的无菌标准。
三、科研、教学及人才培养
科研方面:主要实验课题有:肺感染患者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药代动力学研究、HPLC法测定甲磺酸帕珠沙星血药浓度、不同厂家头孢呋辛酯溶出度测定、头孢地嗪在不同输液中的稳定性研究、自制中成药补脑丸和通脉丸的质量标准等。
教学方面:1993年药剂科举办了天津市医学继续教育项目“购入药品检验学习班”。2004年举办了“医院药学进展学习班”。2007年举办了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临床药学与合理用药学习班”。2003年至2005年,三位药学人员连续三年承担了市卫生局药械处组织的为基层医疗机构药学人员授课任务。此外,还承担了天津医科大学药学院和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系的本科生实习和专题实验代教工作。
人才培养方面:目前,全科共有硕士2名,其中1名是在读博士,学士25名。参加临床药学硕士班的4名,参加临床药学培训班的10名。专升本9名。几乎所有年轻中专生均已取得大专学历。近几年,每年外派参加各类学术会议的人员达10多名。
从2002年至今,药剂科被批准的校级课题1项、院级课题3项。分别是:“国人靶控输注丙泊酚群体药代动力学研究”、“替硝唑乳药浓度测定及药代动力学研究”、“开胃颗粒剂的研制”、 “凉血化斑颗粒剂的研制”,其中 “凉血化斑颗粒”在2002年获得天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制剂生产批准文号。1999年至今,共发表学术论文72篇,其中在《中国医院药学杂志》等核心杂志上的论文33篇,参编著作4部,在天津市医院药学中处于领先地位。
随着医院的发展壮大,药剂科也有了较大发展。至1953年,科内人员比建院之初增长了近一倍,达60人之多,条件也有了较大改善。1958年建立了药品检验室。1959年建立了中药房。1963年又扩建了灭菌制剂室,实现了生产的机械化,成为当时天津地区医院系统中规模最大的药剂科。第二任科主任为樊培福,副主任为张仲贤、蔺汉章(女)。
“文革”期间,发展处于停滞阶段。1970年,新建了中药制剂室,开始生产中药的糖浆剂、蜜丸剂、片剂、霜剂,这些制剂一直保留到现在。1966年6月至1972年4月,药剂科大多由医院指派人负责,无固定人负责。至1972年5月起,第三任科主任为蔺汉章(女)副主任为岳炳岩、魏长发。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医院和药剂科建设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至1978年,科内人员增加到80人。1982年以后,大学毕业生开始陆续分配至药剂科工作,科室人员的知识结构有了较大的变化,大专以上学历人数有了明显增加,为科室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药剂科建设向更高层次迈进。
1986年,张云山任第四任科主任,副主任为岳炳岩、张澄义,科内人员增至90人,工作业务量随着医院规模的扩大出现了增长势头。1984年建立临床药学实验室,药剂科的临床药学实验工作开始起步,添置了一些仪器设备,并开始接受天津医科大学药学院(原第二医学院药学系)毕业学生来科内实习,完成毕业设计课题。市内外一些医疗单位也开始派人来药剂科学习进修,标志着药剂科由传统意义上的服务技术型科室转向教学科研型科室。
1990年,岳炳岩任第五任科主任。1991年10月,为保证用药安全,避免自制灭菌大输液的安全隐患,根据上级要求,医院灭菌制剂室停产,人员分别分流到各调剂室。1992年,在西药库实现了账物电脑化管理,但由于没有联网,仍保留手工账本。1993年该院完成了“三级甲等医院”的评审工作,1998年获全国“百佳医院”称号,药剂科在评审和检查中,各项工作有了新的改进和提高。
1999年,姜红(女)任第六任科主任,副主任为李正翔、彭军。1999年该院启用新门诊大楼,2005年又启用新外科大楼。由于门诊大楼启用,自1999年起,门急诊药房正式分离出急诊药房,大大方便了患者,促进了药品管理。外科大楼启用,药剂科增加了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科内人员增至110人。两个大楼使用后,药剂科的药库、门诊药房、住院部药房及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均在新的工作环境下开展业务,工作条件有了极大改善。2003年8月,根据卫生部《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医院药学工作开始面向临床,以病人为中心,开展临床药学工作,为此配备了3名专职临床药师深入病房开展查房工作,为合理用药尽职责。2004年12月,原来分散在门诊四个楼层的门诊西药房合并为一个门诊西药房。2006年,被天津市卫生局确定为“天津市首批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和“天津市药品采购与存储管理标准化示范单元”。
二、业务工作
1.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1999年以后,药剂科的规章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建立和完善。随着医院领导对管理要求的提高,结合医院ISO9001-2000质量认证和医院等级评审工作,药剂科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药事管理委员会制度、人员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药品管理制度、调剂管理制度、药库管理制度、制剂管理制度、药品检验管理制度、临床药学管理制度、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管理制度)相继建立并装订成册,制度建设日臻完善,对规范各项工作的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药品调剂:药剂科的主要工作是药品调剂,科内70%的职工从事这项工作。近年来,药品销售额由2003年的1.83亿元上升到了2005年的2.56亿元,2006年将有一个更大提高。2000年10月完成了住院部药房计算机联网。2001年10月开始试行门诊电子处方。2002年1月全面启动诊桌开方,完成了门诊药房计算机联网。2003年2月实现西药全品种数量化管理。2004年底又实现了中成药数量化管理和中药饮片库房数量化管理。到目前为止,借助计算机网络化数量化管理,该院的药品管理已步入全国先进水品。
3.药物制剂:该院的药物制剂室虽早已建立,但无论是硬件设备还是软件条件距《医疗机构制剂规范》的要求都相差甚远。2001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对中、西药制剂室进行了全面改造。2001年7月在原址改建了占地186平方米的西药制剂室。2001年12月又与天津飞鹰集团联合建立了占地634平方米的中药制剂室。这两个制剂室均获得了天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制剂许可证》,目前,制剂室能生产获得生产批号、临床急需但市场均无供应的50余种的制剂。
4.临床药学:1984年药剂科建立了临床药学实验室,主要从事药学实验的研究工作。2003年开始,临床药学工作转入以病人为中心、以合理用药为目的药学专业服务和药品监督管理。其中,药学专业服务工作主要有:在门诊药房设立药物咨询窗口,解答患者及医护人员用药问题:定期编印“药事通报”和宣传板报,与医护人员及患者交流用药知识;下病房查房,收集上报药物不良反应;对全院用药品种金额在前20位的药物进行临床动态监测及对全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行监测。2005年6月,随着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建立,临床药学服务工作又有了新的拓展,即由药师审方,以确保药物的相容性、稳定性,避免不良相互作用。目前,该中心配置室达万级,工作台达百级,保证了配置静脉输液的无菌标准。
三、科研、教学及人才培养
科研方面:主要实验课题有:肺感染患者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药代动力学研究、HPLC法测定甲磺酸帕珠沙星血药浓度、不同厂家头孢呋辛酯溶出度测定、头孢地嗪在不同输液中的稳定性研究、自制中成药补脑丸和通脉丸的质量标准等。
教学方面:1993年药剂科举办了天津市医学继续教育项目“购入药品检验学习班”。2004年举办了“医院药学进展学习班”。2007年举办了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临床药学与合理用药学习班”。2003年至2005年,三位药学人员连续三年承担了市卫生局药械处组织的为基层医疗机构药学人员授课任务。此外,还承担了天津医科大学药学院和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系的本科生实习和专题实验代教工作。
人才培养方面:目前,全科共有硕士2名,其中1名是在读博士,学士25名。参加临床药学硕士班的4名,参加临床药学培训班的10名。专升本9名。几乎所有年轻中专生均已取得大专学历。近几年,每年外派参加各类学术会议的人员达10多名。
从2002年至今,药剂科被批准的校级课题1项、院级课题3项。分别是:“国人靶控输注丙泊酚群体药代动力学研究”、“替硝唑乳药浓度测定及药代动力学研究”、“开胃颗粒剂的研制”、 “凉血化斑颗粒剂的研制”,其中 “凉血化斑颗粒”在2002年获得天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制剂生产批准文号。1999年至今,共发表学术论文72篇,其中在《中国医院药学杂志》等核心杂志上的论文33篇,参编著作4部,在天津市医院药学中处于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