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
急诊医学科成立于2000年,南北两院均独立设置,共使用面积逾4000平方,科室诊区设置有急诊内科、外科、儿科、皮肤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妇产科、B超室、心电图、检验科,急诊X线摄片、CT、MRI环绕周围;急诊抢救室设6张抢救单元,配备进口呼吸机、除颤仪、心肺复苏仪、洗胃机、降温仪、中心供氧吸引装置及监护仪,床边检查、检验设备;成立急诊病房及观察室(50张床),急诊监护病房(EICU)8张床单元,并配置中心监护、人工通气、微量输液及亚低温治疗等设备;南北输液大厅能同时容纳300人输液治疗;科室固定医生26人,其中高级职称7人,中级人员12人,初级人员8人;护理人员近50人,年急诊量逾10万次,年抢救危重病人万余人,抢救成功率大于98%;病区年出院病人1500余人,手术近400人次,其中急诊手术近50%,治愈好转率大于99.5%。
科室医疗技术水平本地区领先,能独立开展心肺复苏、恶性心律失常处理、各种危象急救、严重创伤紧急治疗、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各种中毒诊疗、急性心脑血管病急诊救治、呼吸支持、亚低温治疗、救命手术,高热、急产、胸痛、休克、晕厥、大出血、腹痛等急症的及时处理;其中复苏、中毒、危重病诊疗、多发伤急救、心脑血管病紧急处置等已成为科室特色,特别是急诊科和心内科携手建立了泰州市胸痛中心在省内是首家,全国地级市少有,通过近三个月运行已形成一定的影响,并产生较大的辐射力。
学科带头人现担任中华医学会成员、省委员、市主任委员,主任医师,发表中华以上论文5篇,省级课题一项,省市新技术引进奖各一项,多次在省级以上学术会议担任讲者,在市内、省内急诊领域有较高知名度。
科室近三年发表专业论文56余篇,其中SCI收录3篇,中华级论文12篇,核心统计源期刊35篇;获省卫生厅新技术引进二等奖一项,市卫生局新技术引进一等奖一项,市科技三等奖一项;以主要人员参与省级课题一项,主持市级课题一项,参与编写教材二本,其中一本担任副主编(主要编写)。
科室能常规开展急诊科各项一般技术项目,重点技术项目70%以上能独立开展(部分项目联合其他科室完成);科室仪器设备齐全,运转良好,急救物品储备充足,完全满足急诊病人抢救的需要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要求。
科室今后打算,在进一步完善各项危重症抢救流程,打开各专科急诊绿色通道的同时,重点开展严重多发伤抢救技术,经科室人员经过反复讨论、外出参观考察、论证并经过医院领导同意,科室制定出急诊严重多发伤急救处理的预案、流程及技术项目发展规划,拟利用3-5年时间,每年急诊外科派出1-2名医生,利用进修、短期外出学习3-6个月等方式,专门进修严重创伤的急救处理,目前已初步联系确定到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国内多发伤抢救最早、最全面医院),同时加强院前急救医师训练,院内急诊、急诊手术室、EICU进一步完善全方位协调运转,确保急诊严重多发伤抢救流程无缝衔接,提高抢救成功率,最大限度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
科室医疗技术水平本地区领先,能独立开展心肺复苏、恶性心律失常处理、各种危象急救、严重创伤紧急治疗、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各种中毒诊疗、急性心脑血管病急诊救治、呼吸支持、亚低温治疗、救命手术,高热、急产、胸痛、休克、晕厥、大出血、腹痛等急症的及时处理;其中复苏、中毒、危重病诊疗、多发伤急救、心脑血管病紧急处置等已成为科室特色,特别是急诊科和心内科携手建立了泰州市胸痛中心在省内是首家,全国地级市少有,通过近三个月运行已形成一定的影响,并产生较大的辐射力。
学科带头人现担任中华医学会成员、省委员、市主任委员,主任医师,发表中华以上论文5篇,省级课题一项,省市新技术引进奖各一项,多次在省级以上学术会议担任讲者,在市内、省内急诊领域有较高知名度。
科室近三年发表专业论文56余篇,其中SCI收录3篇,中华级论文12篇,核心统计源期刊35篇;获省卫生厅新技术引进二等奖一项,市卫生局新技术引进一等奖一项,市科技三等奖一项;以主要人员参与省级课题一项,主持市级课题一项,参与编写教材二本,其中一本担任副主编(主要编写)。
科室能常规开展急诊科各项一般技术项目,重点技术项目70%以上能独立开展(部分项目联合其他科室完成);科室仪器设备齐全,运转良好,急救物品储备充足,完全满足急诊病人抢救的需要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要求。
科室今后打算,在进一步完善各项危重症抢救流程,打开各专科急诊绿色通道的同时,重点开展严重多发伤抢救技术,经科室人员经过反复讨论、外出参观考察、论证并经过医院领导同意,科室制定出急诊严重多发伤急救处理的预案、流程及技术项目发展规划,拟利用3-5年时间,每年急诊外科派出1-2名医生,利用进修、短期外出学习3-6个月等方式,专门进修严重创伤的急救处理,目前已初步联系确定到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国内多发伤抢救最早、最全面医院),同时加强院前急救医师训练,院内急诊、急诊手术室、EICU进一步完善全方位协调运转,确保急诊严重多发伤抢救流程无缝衔接,提高抢救成功率,最大限度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