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医院
核医学科
西京医院(西京医院)核医学科独立编制于1987年。
198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1996年成为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的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是最早的核医学专业硕士、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目前全科共有30余名工作人员,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5人。拥有先进的PET/CT、回旋加速器、双探头符合线路SPECT、双探头SPECT/CT系统、单探头SPECT、Cap-Ria16孔放射免疫测量仪、薄层层析分析仪MINI-SCAN、放射性HPLC分析仪、运动监护仪等设备。
医疗特色
PET/CT显像:无创伤性、安全可靠,通过同机PET/CT的融合图像,可以同时获取病灶功能、解剖两方面的准确信息。主要应用1、肿瘤良恶性的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恶性肿瘤的分期与再分期(判断有无淋巴结转移及全身其余脏器的转移灶);评价肿瘤手术、化疗及放疗的疗效;监测肿瘤的复发、坏死与转移;寻找肿瘤原发灶;协助肿瘤放射治疗的靶区勾画。2、冠心病内外科治疗前后心肌存活性的判断;3、协助癫痫病灶的定位诊断;早期诊断帕金森病和老年性痴呆等;4、健康体检的最佳选择。
SPECT及SPECT/CT显像:对冠心病、心肌炎等(确定心肌缺血范围、部位、程度及EF值测定)的诊断与疗效评价;骨肿瘤及骨转移瘤的早期诊断;甲状腺、甲状旁腺及肾上腺功能显像;肺栓塞与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灌注/肺通气显像)的鉴别诊断;肾功能动态显像(GFR测定),全面评估双肾或分肾功能;癫痫致痫灶的定位;脑池显像;脑脊液漏定位;肝胆动态功能显像对先天性胆道闭锁、肝血管瘤等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消化道出血病灶及异位胃粘膜的定位诊断;唾液腺显像评价功能;双下肢静脉显像;淋巴显像评价淋巴系统回流;131I显像;生长抑素受体的奥曲肽显像。以上项目多数可开展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可在发现病灶的同时得到解剖信息。
体外放射免疫分析:甲状腺功能系列(9项)、肾脏功能(肾功5项)、肿瘤系列多项(AFP、CEA、CA-125、CA-153、CA-199、PSA等)、高血压系列(醛固酮、皮质醇、心钠素、血管紧张素)、性激素6项、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甲状旁腺激素(PT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等,共计30余项。
核素内照射治疗:1、131I治疗甲亢:采用131I口服液治疗甲亢,安全、有效、副作用小,且绝大多数患者可一次性治愈。2、131I治疗甲癌:采用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可以有效地清除残余腺体及有效治疗近端及远隔转移灶及预防肿瘤复发与转移。本法无创伤性且安全、无毒副作用,疗效可靠,可明显降低甲癌的复发率。3、骨转移癌治疗:采用153Sm-EDTMP、89Sr、云克(99Tc-MDP)等治疗肿瘤全身骨转移骨痛患者,一次给药可持续显效2~6个月,缓解疼痛并缩小或抑制骨转移灶,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4、32P 及90Sr敷贴器治疗各种皮肤病:包括各类毛细血管瘤、各类瘢痕症、尖锐湿疣、足疣、鸡眼、湿疹、皮炎等皮肤顽疾,价格低廉、无创、效果显著。5、32P胶体治疗颅咽管瘤:对残余瘤体进行持续内照射治疗,达到预防肿瘤复发、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存质量的目的。
教学工作
开展核医学专业的教学工作30余年,先后开设硕士研究生《实验核医学》、《临床核医学》、《影像医学新进展》;医学工程系本科生《核医学设备及其应用》;医疗本科生《医学影像-核医学》;医疗八年制《核医学》等系列课程,年均课堂授课150余学时,多次被评为校院教学先进单位;先后培养硕、博士研究生50余名。注重教学改革,对八年制学生采用中/英文双语教学;不定期为本科生举办课外选修课讲座,结合实验核医学的基础理论,讲授临床科研的设计思路与方案,将教学工作和临床科研工作有机地结合。加强授课质量,增加课堂讨论互动环节,激发学生自学思考能力,结合临床病例分析及临床见习工作,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教学效果受到学生们的一致好评。
学科方向
肿瘤受体显像与受体介导的靶向治疗是核医学科多年的学科发展方向,围绕该方向科室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0项,留学回国人员启动基金课题2项,医药卫生科研基金面上项目3项,陕西省科技攻关课题1项;作为学术骨干参与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课题、卫生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课题及卫生部部属(管)医院临床学科重点课题等项目。先后获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主编多部核医学及其相关著作,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收录25篇。
积极拓展国际交流,提升学科影响力。亚大核医学会主席Dr.Dayem教授、PET/CT之父David W. Townsend教授、美国田纳西大学余美祥教授先后到科进行学术交流及工作访问;近年来,美国NIH陈小元教授就分子影像研究专题多次来科进行工作访问,深化了彼此的合作与交流,被聘为该校客座教授;《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主编Schelber教授、美国南加州大学分子影像中心陈凯教授也先后多次到访,Schelber教授被聘为该校客座教授。2011年10月斯坦福大学医学中心的Andrel教授、华盛顿大学医学中心的Adam教授受美国核医学会派遣来核医学科进行半个月的临床访问与交流。近年来,科室有7人次先后赴美国、韩国、英国、日本等地留学。多人次在北美核医学年会、世界核医学大会、欧洲核医学年会、亚大地区核医学大会及中日韩等国际会议上进行学术交流。
经过多年的奋斗,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全国同行的支持下,西京医院核医学科在医疗、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的综合实力上已经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198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1996年成为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的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是最早的核医学专业硕士、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目前全科共有30余名工作人员,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5人。拥有先进的PET/CT、回旋加速器、双探头符合线路SPECT、双探头SPECT/CT系统、单探头SPECT、Cap-Ria16孔放射免疫测量仪、薄层层析分析仪MINI-SCAN、放射性HPLC分析仪、运动监护仪等设备。
医疗特色
PET/CT显像:无创伤性、安全可靠,通过同机PET/CT的融合图像,可以同时获取病灶功能、解剖两方面的准确信息。主要应用1、肿瘤良恶性的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恶性肿瘤的分期与再分期(判断有无淋巴结转移及全身其余脏器的转移灶);评价肿瘤手术、化疗及放疗的疗效;监测肿瘤的复发、坏死与转移;寻找肿瘤原发灶;协助肿瘤放射治疗的靶区勾画。2、冠心病内外科治疗前后心肌存活性的判断;3、协助癫痫病灶的定位诊断;早期诊断帕金森病和老年性痴呆等;4、健康体检的最佳选择。
SPECT及SPECT/CT显像:对冠心病、心肌炎等(确定心肌缺血范围、部位、程度及EF值测定)的诊断与疗效评价;骨肿瘤及骨转移瘤的早期诊断;甲状腺、甲状旁腺及肾上腺功能显像;肺栓塞与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灌注/肺通气显像)的鉴别诊断;肾功能动态显像(GFR测定),全面评估双肾或分肾功能;癫痫致痫灶的定位;脑池显像;脑脊液漏定位;肝胆动态功能显像对先天性胆道闭锁、肝血管瘤等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消化道出血病灶及异位胃粘膜的定位诊断;唾液腺显像评价功能;双下肢静脉显像;淋巴显像评价淋巴系统回流;131I显像;生长抑素受体的奥曲肽显像。以上项目多数可开展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可在发现病灶的同时得到解剖信息。
体外放射免疫分析:甲状腺功能系列(9项)、肾脏功能(肾功5项)、肿瘤系列多项(AFP、CEA、CA-125、CA-153、CA-199、PSA等)、高血压系列(醛固酮、皮质醇、心钠素、血管紧张素)、性激素6项、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甲状旁腺激素(PT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等,共计30余项。
核素内照射治疗:1、131I治疗甲亢:采用131I口服液治疗甲亢,安全、有效、副作用小,且绝大多数患者可一次性治愈。2、131I治疗甲癌:采用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可以有效地清除残余腺体及有效治疗近端及远隔转移灶及预防肿瘤复发与转移。本法无创伤性且安全、无毒副作用,疗效可靠,可明显降低甲癌的复发率。3、骨转移癌治疗:采用153Sm-EDTMP、89Sr、云克(99Tc-MDP)等治疗肿瘤全身骨转移骨痛患者,一次给药可持续显效2~6个月,缓解疼痛并缩小或抑制骨转移灶,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4、32P 及90Sr敷贴器治疗各种皮肤病:包括各类毛细血管瘤、各类瘢痕症、尖锐湿疣、足疣、鸡眼、湿疹、皮炎等皮肤顽疾,价格低廉、无创、效果显著。5、32P胶体治疗颅咽管瘤:对残余瘤体进行持续内照射治疗,达到预防肿瘤复发、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存质量的目的。
教学工作
开展核医学专业的教学工作30余年,先后开设硕士研究生《实验核医学》、《临床核医学》、《影像医学新进展》;医学工程系本科生《核医学设备及其应用》;医疗本科生《医学影像-核医学》;医疗八年制《核医学》等系列课程,年均课堂授课150余学时,多次被评为校院教学先进单位;先后培养硕、博士研究生50余名。注重教学改革,对八年制学生采用中/英文双语教学;不定期为本科生举办课外选修课讲座,结合实验核医学的基础理论,讲授临床科研的设计思路与方案,将教学工作和临床科研工作有机地结合。加强授课质量,增加课堂讨论互动环节,激发学生自学思考能力,结合临床病例分析及临床见习工作,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教学效果受到学生们的一致好评。
学科方向
肿瘤受体显像与受体介导的靶向治疗是核医学科多年的学科发展方向,围绕该方向科室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0项,留学回国人员启动基金课题2项,医药卫生科研基金面上项目3项,陕西省科技攻关课题1项;作为学术骨干参与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课题、卫生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课题及卫生部部属(管)医院临床学科重点课题等项目。先后获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主编多部核医学及其相关著作,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收录25篇。
积极拓展国际交流,提升学科影响力。亚大核医学会主席Dr.Dayem教授、PET/CT之父David W. Townsend教授、美国田纳西大学余美祥教授先后到科进行学术交流及工作访问;近年来,美国NIH陈小元教授就分子影像研究专题多次来科进行工作访问,深化了彼此的合作与交流,被聘为该校客座教授;《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主编Schelber教授、美国南加州大学分子影像中心陈凯教授也先后多次到访,Schelber教授被聘为该校客座教授。2011年10月斯坦福大学医学中心的Andrel教授、华盛顿大学医学中心的Adam教授受美国核医学会派遣来核医学科进行半个月的临床访问与交流。近年来,科室有7人次先后赴美国、韩国、英国、日本等地留学。多人次在北美核医学年会、世界核医学大会、欧洲核医学年会、亚大地区核医学大会及中日韩等国际会议上进行学术交流。
经过多年的奋斗,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全国同行的支持下,西京医院核医学科在医疗、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的综合实力上已经处于国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