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普外科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胸外科是医院蓬勃发展的科室之一,依托该院肺科和研究所及相关科室强大的临床、科研实力,秉承“规范、更易、更广”的原则,开展规范肺癌、食管癌、纵隔肿瘤等胸部疾病的诊疗,以期治愈肿瘤或最大程度延长患者的生存及改善生活质量;通过优化围术期管理、改进麻醉方式、选择个体化微创手术,使患者恢复更易;不断钻研技术,使微创技术不断提高,使微创手术的适应症越来越广,造福更多的患者;他们努力改进每一项流程,使患者临床获益最大化。新近聘请国际知名的胸腔镜专家担任胸外科客座教授,包括韩国首尔国立大学盆唐医院Sanghoon Jheon教授、台湾大学医学院李章铭教授、香港大学外科部司徒达麟等教授,定期开展学术交流和疑难病例讨论。胸外科是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的重点科室,医院从人才培养、设备添置、学术交流等多方面给予大力支持,配置了目前最先进的胸腔镜设备和手术器械,批准成立了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胸部微创中心和肺癌诊疗中心,通过了胸外科今后5年的发展规划。他们努力打造“两个中心”和三项特色胸腔镜技术,建设符合国际肺癌、食管癌诊疗规范,以肺结核外科治疗、快速康复、非气管插管和单孔胸腔镜手术为特色的胸外科。
一、 打造两大中心:
(一)、胸部微创中心和围术期快速康复外科团队
胸外科目前常规开展单孔胸腔镜肺段、肺叶切除,针式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部分切除、纵隔肿瘤切除、肺楔形或肺减容手术,单操作孔下支气管袖式或肺动脉成型等各类胸腔镜手术。在此基础上,胸外科联合麻醉科、护理部(病房和手术室护士),组建胸外科围术期快速康复外科团队,从术前患者宣教、流程化的术前准备、个体化胸腔镜手术(单孔/针式胸腔镜技术)、个体化麻醉(保持自主呼吸非气管插管麻醉)、术后不放或早期拔除胸管、多模式镇痛(建设术后疼痛关爱病房)、早期下床等多方面优化组合,制定了胸外科常见病种的快速康复外科的流程,全方位减轻胸外科手术患者创伤和应激,加速患者康复。
(二)、肺癌诊疗中心和多学科诊疗团队
胸外科联合呼吸科、肺科、影像科、病理科等相关科室,组建肺癌诊疗中心,围绕肺癌的筛查、诊断、治疗等方面开展相应工作。在深圳第一家开设肺癌、肺结节、手汗症及纵隔肿瘤专病门诊,已于今年8月份正式开诊,并在就医160等预约网站面向社会开放预约挂号。今后将不定期开展肺癌多学科会诊,为可疑肺癌的患者提供规范的诊疗方案,对疑难病例免费开展远程会诊,最大限度帮助患者。
二、三个特色技术:
(一)、规范开展以胸腔镜手术为特色的肺结核、肺癌、食管癌和恶性纵隔肿瘤综合治疗,为深圳及周边地区提供一流的医疗服务。
1、对长期吸烟等高危患者开展低剂量螺旋CT筛查早期肺癌。
2、针对高危患者开展个体化的围术期管理策略,降低手术风险。特别是针对高龄、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人群,采取个体化防治措施,降低手术并发症。
3、规范化肺癌、食管癌根治基础上的全胸腔镜技术,重视系统性淋巴结清扫,确保手术效果。
4、基于循证的术后治疗和随访。个体化选择最安全、最微创的手术方式和麻醉方式,关注围术期疼痛管理、致力于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学术科带头人乔坤主任在黎介寿院士和李宁教授的指导下,于2007年在国内率先开展围术期快速康复在肺、食管、纵隔肿瘤等手术中的应用,取得很好效果,并积极探索单孔胸腔镜、多模式镇痛及快通道麻醉等技术,在团队的支持下先后开展单孔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2010年)、非插管胸交感神经部分切除术(2013年)、非插管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2014年)、非插管单孔胸腔镜肺叶及肺段切除术(2014年)、针式胸腔镜联合胃镜复杂食管平滑肌瘤切除术(2015年)。
(二)、超微创治疗肺部小结节、纵隔肿瘤。
1、5mm针式胸腔镜技术,切口小,显著减轻术后疼痛。
2、非气管插管麻醉和手术技术,术中麻药少,术后舒适,头晕、恶心少,术后康复快。
3、精细化的手术操作,从分发挥擅长快速康复外科的优势,无需放置术后引流管,加速康复,切口美观,术后2天完全康复回家。
自2010年8月开展深圳市第一例单孔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以来,不断探索、优化快速康复外科联合个体化微创技术,减少患者痛苦、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目前可以做到“免管”(不用尿管、术后不放胸管、甚至不插气管插管,没有输液管-术后不用输液)“免禁”(手术前后禁食时间缩短、术后卧床时间缩短)、没有疼痛(开设疼痛关爱病房),进而做到当天手术,术后第1天早上出院。
(三)、三大特色微创手术治疗手汗症
1、3mm切口胸腔镜:双侧腋下各做两个3mm小孔,免缝针。
2、超选择切除T3或T4胸交感神经。术后胸背痛和代偿性出汗发生率低。
3、非气管插管麻醉及手术技术。术中麻醉药量小,不用传统肌松药,术后舒适,24小时出入院。
2013年3月在开展深圳市第一例非插管胸腔镜双侧胸交感神经部分切除术治疗手汗症,至今年共有20余位患者顺利接受新型微创手术,顺利摆脱“水手”称号。
一、 打造两大中心:
(一)、胸部微创中心和围术期快速康复外科团队
胸外科目前常规开展单孔胸腔镜肺段、肺叶切除,针式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部分切除、纵隔肿瘤切除、肺楔形或肺减容手术,单操作孔下支气管袖式或肺动脉成型等各类胸腔镜手术。在此基础上,胸外科联合麻醉科、护理部(病房和手术室护士),组建胸外科围术期快速康复外科团队,从术前患者宣教、流程化的术前准备、个体化胸腔镜手术(单孔/针式胸腔镜技术)、个体化麻醉(保持自主呼吸非气管插管麻醉)、术后不放或早期拔除胸管、多模式镇痛(建设术后疼痛关爱病房)、早期下床等多方面优化组合,制定了胸外科常见病种的快速康复外科的流程,全方位减轻胸外科手术患者创伤和应激,加速患者康复。
(二)、肺癌诊疗中心和多学科诊疗团队
胸外科联合呼吸科、肺科、影像科、病理科等相关科室,组建肺癌诊疗中心,围绕肺癌的筛查、诊断、治疗等方面开展相应工作。在深圳第一家开设肺癌、肺结节、手汗症及纵隔肿瘤专病门诊,已于今年8月份正式开诊,并在就医160等预约网站面向社会开放预约挂号。今后将不定期开展肺癌多学科会诊,为可疑肺癌的患者提供规范的诊疗方案,对疑难病例免费开展远程会诊,最大限度帮助患者。
二、三个特色技术:
(一)、规范开展以胸腔镜手术为特色的肺结核、肺癌、食管癌和恶性纵隔肿瘤综合治疗,为深圳及周边地区提供一流的医疗服务。
1、对长期吸烟等高危患者开展低剂量螺旋CT筛查早期肺癌。
2、针对高危患者开展个体化的围术期管理策略,降低手术风险。特别是针对高龄、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人群,采取个体化防治措施,降低手术并发症。
3、规范化肺癌、食管癌根治基础上的全胸腔镜技术,重视系统性淋巴结清扫,确保手术效果。
4、基于循证的术后治疗和随访。个体化选择最安全、最微创的手术方式和麻醉方式,关注围术期疼痛管理、致力于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学术科带头人乔坤主任在黎介寿院士和李宁教授的指导下,于2007年在国内率先开展围术期快速康复在肺、食管、纵隔肿瘤等手术中的应用,取得很好效果,并积极探索单孔胸腔镜、多模式镇痛及快通道麻醉等技术,在团队的支持下先后开展单孔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2010年)、非插管胸交感神经部分切除术(2013年)、非插管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2014年)、非插管单孔胸腔镜肺叶及肺段切除术(2014年)、针式胸腔镜联合胃镜复杂食管平滑肌瘤切除术(2015年)。
(二)、超微创治疗肺部小结节、纵隔肿瘤。
1、5mm针式胸腔镜技术,切口小,显著减轻术后疼痛。
2、非气管插管麻醉和手术技术,术中麻药少,术后舒适,头晕、恶心少,术后康复快。
3、精细化的手术操作,从分发挥擅长快速康复外科的优势,无需放置术后引流管,加速康复,切口美观,术后2天完全康复回家。
自2010年8月开展深圳市第一例单孔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以来,不断探索、优化快速康复外科联合个体化微创技术,减少患者痛苦、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目前可以做到“免管”(不用尿管、术后不放胸管、甚至不插气管插管,没有输液管-术后不用输液)“免禁”(手术前后禁食时间缩短、术后卧床时间缩短)、没有疼痛(开设疼痛关爱病房),进而做到当天手术,术后第1天早上出院。
(三)、三大特色微创手术治疗手汗症
1、3mm切口胸腔镜:双侧腋下各做两个3mm小孔,免缝针。
2、超选择切除T3或T4胸交感神经。术后胸背痛和代偿性出汗发生率低。
3、非气管插管麻醉及手术技术。术中麻醉药量小,不用传统肌松药,术后舒适,24小时出入院。
2013年3月在开展深圳市第一例非插管胸腔镜双侧胸交感神经部分切除术治疗手汗症,至今年共有20余位患者顺利接受新型微创手术,顺利摆脱“水手”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