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大一院
介入治疗科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介入放射科(简称介入科),是隶属于放射科、专门从事介入诊治工作的独立设置的临床医疗护理单元,拥有独立的病房、手术室与医护人员团队,是在放射科介入治疗小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一个临床诊治亚专业,经过20余年的发展,科室目前已成为国内著名的介入放射学领域临床医疗、人才培养以及学术科研基地,在全国居于领头地位。
科室目前为国内介入放射学界权威单位,拥有国内介入放射学界全国带头人等国内著名专家团队,拥有国内先进介入治疗设备,拥有国内最早设立也是目前最为规范的介入病房与介入手术室系统。中国医大一院介入科现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学科的组成部分,是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学分会会长单位和中华医学会放射学会候任主任委员单位,是国家卫生计生委《外周血管介入诊疗培训基地》,《辽宁省介入诊疗质控中心》,《辽宁省肿瘤与血管病介入诊疗中心》,《辽宁省肝癌转化医学研究中心》。科室现有核定床位65张,医生15人,其中教授/主任医师5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1人,讲师/主治医师6人,助教/医师3人,其中博士研究生导师4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人,护士24人,其中副主任护师1人。科室学科带头人也是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放射科主任徐克教授是目前全国介入放射学领域的领头人,为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首任会长、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的候任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放射学分会介入学组的前任组长,为辽宁省介入医学会主任委员、辽宁省肿瘤医学影像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是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科室下属的介入手术室拥有8个手术间,拥有国内第一个复合介入手术室,可进行心脏、血管、神经、骨科等介入-外科杂交手术,介入科专用DSA机3台(包括用于杂交手术的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西门子公司Aristos.Zeego)、有专门用于介入科穿刺活检用16层CT机1台,还有射频消融仪、微波消融仪进行肿瘤消融治疗、彩色多普勒超声等先进手术设备。目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手术室是全国最大、功能最齐全的介入手术室。
介入科还设有专门用于进行科学研究的实验室,2004年被辽宁省教育厅批准为辽宁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005年又被辽宁省科技厅批准为辽宁省重点实验室,更名为辽宁省介入治疗与器材开发重点实验室,2006年成立中国医科大学影像研究所,2010年实验室更名为辽宁省影像诊断与介入治疗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具有介入与器材开发实验室、实验动物中心、无菌手术室、病理解剖实验室、细胞培养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脑功能研究中心、分子影像研究中心等机构,拥有仪器设备40余台,包括西门子公司生产的动物实验专用DSA机,并有留日归国双博士等专家专门进行科室实验研究与研究生科研指导工作。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是全国较早开展介入诊疗工作的单位,于1985年9月成立放射科介入治疗小组,并于1991年10月成立了独立设置的介入病房,是国内最早独立设置的介入病房之一,也是当时全国规模最大、管理最规范的介入病房。介入病房成立后,开展了多项介入治疗新技术,进行了多项科学研究,当时这些工作在国内均处于领先水平,开创多个国内或省内 “第一”。布加氏综合症的介入治疗是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开展较早、研究较为深入的内容之一。早在1988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即开展了布加氏综合征的介入治疗,当时国内也有几家单位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但均限于膜性闭塞型。1990年,介入放射科在国内完成了第一例节段性闭塞型布加综合征的介入治疗,并开始了临床应用研究,并根据介入放射科临床实践经验和科研总结,提出了布加综合征徐克分型方案及布加综合征介入治疗操作规范,创立了多项BCS介入治疗新技术(对端标识双向定位法下腔静脉开通术、经颈静脉肝静脉开通术等),并将这些成果向全国二十多省市的六十余家医疗单位推广,大大提高了我国在布加综合征的介入治疗水平。相关研究获得国家“九五”科技攻关课题资助,并于1999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这也是中国医科大学全校范围内和全国放射学届内获得的第一个国家科技进步奖,同时又先后获得多项省级科技奖励,之后又于2008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科也是全国最早开展经上腔静脉门腔静脉分流术(TIPS)治疗门脉高压症的单位,并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胃冠状静脉硬化栓塞术(SEEV)和SEEV并用TIPS治疗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在国内最早将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PSE)用于治疗原发性肝癌并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以及PSE并用TIPS用于治疗门脉高压合并脾功能亢进,相关成果于1995年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2000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此外,该科在恶性梗阻性黄疸、主动脉瘤及动脉夹层、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疾病的介入治疗方面在全国或东北地区最早开展,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临床诊治技术居于全国领先地位,获得多项国家专利、首创经颈静脉血栓清除术即“血栓拖拉-抽吸术”治疗髂股静脉血栓,并先后获得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沈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辽宁省科技成果转化三等奖、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国家科技奖励。
在科研方面,介入病房先后获得国家“九五”攻关、“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及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课题项目资助,获得部、省、市级课题项目30多项,2011年该科又成果获得 “十二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主题项目资助,该科徐克教授为项目首席专家。该科人员发表了数十篇学术论文,主编专著5篇,申请国家专利6项,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国家级与部级科技奖励,尚有多项省级、市级科技奖励。科室承担着本科生医学影像学的介入放射学部分的课程,并承担博士后、博士、硕士等研究生的培养任务,目前介入科培养的已毕业的研究生有博士后3名、博士研究生51名、硕士67名,毕业的博硕士遍布全国各地,大部分成为科室骨干和学术带头人。
目前介入科可收治的疾病包括布加综合征、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动/静狭窄/闭塞性疾病、肺动静脉瘘等血管性疾病,肝癌、肝血管瘤、子宫肌瘤等良恶性肿瘤,梗阻性黄疸、消化管狭窄/梗阻/瘘,肺、肝、脾、肾等器官和腹腔、盆腔的脓肿、囊肿、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肿瘤等非血管介入系统疾病,还进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获取肺、纵膈、骨骼、腹腔及盆腔器官、腹膜后等部位病变的组织,以进行病理学诊断明确病变性质,指导治疗。
科室目前为国内介入放射学界权威单位,拥有国内介入放射学界全国带头人等国内著名专家团队,拥有国内先进介入治疗设备,拥有国内最早设立也是目前最为规范的介入病房与介入手术室系统。中国医大一院介入科现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学科的组成部分,是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学分会会长单位和中华医学会放射学会候任主任委员单位,是国家卫生计生委《外周血管介入诊疗培训基地》,《辽宁省介入诊疗质控中心》,《辽宁省肿瘤与血管病介入诊疗中心》,《辽宁省肝癌转化医学研究中心》。科室现有核定床位65张,医生15人,其中教授/主任医师5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1人,讲师/主治医师6人,助教/医师3人,其中博士研究生导师4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人,护士24人,其中副主任护师1人。科室学科带头人也是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放射科主任徐克教授是目前全国介入放射学领域的领头人,为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首任会长、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的候任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放射学分会介入学组的前任组长,为辽宁省介入医学会主任委员、辽宁省肿瘤医学影像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是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科室下属的介入手术室拥有8个手术间,拥有国内第一个复合介入手术室,可进行心脏、血管、神经、骨科等介入-外科杂交手术,介入科专用DSA机3台(包括用于杂交手术的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西门子公司Aristos.Zeego)、有专门用于介入科穿刺活检用16层CT机1台,还有射频消融仪、微波消融仪进行肿瘤消融治疗、彩色多普勒超声等先进手术设备。目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手术室是全国最大、功能最齐全的介入手术室。
介入科还设有专门用于进行科学研究的实验室,2004年被辽宁省教育厅批准为辽宁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005年又被辽宁省科技厅批准为辽宁省重点实验室,更名为辽宁省介入治疗与器材开发重点实验室,2006年成立中国医科大学影像研究所,2010年实验室更名为辽宁省影像诊断与介入治疗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具有介入与器材开发实验室、实验动物中心、无菌手术室、病理解剖实验室、细胞培养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脑功能研究中心、分子影像研究中心等机构,拥有仪器设备40余台,包括西门子公司生产的动物实验专用DSA机,并有留日归国双博士等专家专门进行科室实验研究与研究生科研指导工作。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是全国较早开展介入诊疗工作的单位,于1985年9月成立放射科介入治疗小组,并于1991年10月成立了独立设置的介入病房,是国内最早独立设置的介入病房之一,也是当时全国规模最大、管理最规范的介入病房。介入病房成立后,开展了多项介入治疗新技术,进行了多项科学研究,当时这些工作在国内均处于领先水平,开创多个国内或省内 “第一”。布加氏综合症的介入治疗是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开展较早、研究较为深入的内容之一。早在1988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即开展了布加氏综合征的介入治疗,当时国内也有几家单位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但均限于膜性闭塞型。1990年,介入放射科在国内完成了第一例节段性闭塞型布加综合征的介入治疗,并开始了临床应用研究,并根据介入放射科临床实践经验和科研总结,提出了布加综合征徐克分型方案及布加综合征介入治疗操作规范,创立了多项BCS介入治疗新技术(对端标识双向定位法下腔静脉开通术、经颈静脉肝静脉开通术等),并将这些成果向全国二十多省市的六十余家医疗单位推广,大大提高了我国在布加综合征的介入治疗水平。相关研究获得国家“九五”科技攻关课题资助,并于1999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这也是中国医科大学全校范围内和全国放射学届内获得的第一个国家科技进步奖,同时又先后获得多项省级科技奖励,之后又于2008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科也是全国最早开展经上腔静脉门腔静脉分流术(TIPS)治疗门脉高压症的单位,并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胃冠状静脉硬化栓塞术(SEEV)和SEEV并用TIPS治疗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在国内最早将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PSE)用于治疗原发性肝癌并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以及PSE并用TIPS用于治疗门脉高压合并脾功能亢进,相关成果于1995年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2000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此外,该科在恶性梗阻性黄疸、主动脉瘤及动脉夹层、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疾病的介入治疗方面在全国或东北地区最早开展,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临床诊治技术居于全国领先地位,获得多项国家专利、首创经颈静脉血栓清除术即“血栓拖拉-抽吸术”治疗髂股静脉血栓,并先后获得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沈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辽宁省科技成果转化三等奖、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国家科技奖励。
在科研方面,介入病房先后获得国家“九五”攻关、“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及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课题项目资助,获得部、省、市级课题项目30多项,2011年该科又成果获得 “十二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主题项目资助,该科徐克教授为项目首席专家。该科人员发表了数十篇学术论文,主编专著5篇,申请国家专利6项,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国家级与部级科技奖励,尚有多项省级、市级科技奖励。科室承担着本科生医学影像学的介入放射学部分的课程,并承担博士后、博士、硕士等研究生的培养任务,目前介入科培养的已毕业的研究生有博士后3名、博士研究生51名、硕士67名,毕业的博硕士遍布全国各地,大部分成为科室骨干和学术带头人。
目前介入科可收治的疾病包括布加综合征、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动/静狭窄/闭塞性疾病、肺动静脉瘘等血管性疾病,肝癌、肝血管瘤、子宫肌瘤等良恶性肿瘤,梗阻性黄疸、消化管狭窄/梗阻/瘘,肺、肝、脾、肾等器官和腹腔、盆腔的脓肿、囊肿、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肿瘤等非血管介入系统疾病,还进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获取肺、纵膈、骨骼、腹腔及盆腔器官、腹膜后等部位病变的组织,以进行病理学诊断明确病变性质,指导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