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科
影像科(Dept. of Medical Imagingand Radiology)创建于1937年建院之初,是中国最早儿童影像医学专科,参与创建了中华放射学会儿科学组,钱梓静教授任首届副组长且顾莱莱、韩燕乔主任等先后任委员。顾莱莱、王舒教授系国务院津贴专家,顾教授因率先推广儿童空灌整复术而于1987年荣获国际小儿放射学界最高荣誉——JOHN CAFFEY AWARD,这也是迄今中国儿科影像医学界所获得的最高奖项;王教授团队1980年代率先开展了小儿介入治疗。顾、韩两位主任曾任上海市卫生系列“高评委”,后者还主持制定了上海市儿童胃肠造影技术规范与质控标准。2008年在缪虹教授主持工作时更新和引进了双C臂DSA、MRI及64排CT等高端影像检查设备,科室随后又率先在国内儿童医院引进了3.0T MRI仪,全面提升了儿童影像医学质量与服务能级。现任科主任杨秀军教授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华儿科学会放射学组委员、上海市放射学会委员、中华放射学会介入专委会妇儿介入学组常委、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学专委会儿童肿瘤专家委员会委员和多本学术期刊编委等,负责主持完成国家卫生部、上海市科委等多项科研课题,在研省部级课题2项、局级课题3项,主编专著2部、参编8部,发表包括SCI收录医学论文近百篇,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上海市科技成果3项,并曾荣获上海市第九届银蛇奖提名奖、上海市职工科技创新标兵、上海市振兴中华读书成才奖等奖项与荣誉。
科室现有博士、硕士及各级医师、技师等职员40余人,多台MRI、CT、双C臂平板DSA、DR及数字胃肠机等高端设备,两院区均辟有专科专家门诊,在各类发育迟缓、脑瘫、早产儿、矮小症、性早熟、遗传代谢性疾病、脑白质病等无创性影像诊断方面颇有所长,提供优质儿童影像医学服务。主持完成及在研多项各类各级科研课题,在骨龄影像人工智能诊断、发育迟缓多模态影像学预测性诊断、一站式低剂量CT尿路及血管造影、肿瘤全身类PET-MRI、全脊椎MRI、全脊椎X线摄影、3D影像及或伴血管损伤软组织异物双介入治疗等方面研究颇有特色。成功举办多期“儿科急诊影像诊断”、“儿科MRI新技术和新进展”、“儿科影像学新进展”等国家级继教班,广泛接受全国各地学员、进修生及研究生,培养了大批儿科影像医学专门人才。
科室医生
查看全部推荐阅读
- 2025-09-1070岁的老人肋骨断了会愈合吗
- 2025-09-09月经完后一直有脏东西是怎么回事
- 2025-09-11手指有个白点一碰就痛怎么回事,怎么办
- 2025-09-1216岁少女内分泌失调怎么办
- 2025-09-11残角子宫怎么回事
- 2025-09-09贴三伏贴痒是怎么回事
- 2025-09-14痔疮术后可以吃什么
- 2025-09-10产后荨麻疹怎么治疗快
- 2025-09-11缺钾应该吃什么食物
- 2025-09-11热灸膏有什么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