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心血管科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科作为冠心病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教育部“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研究”创新团队、天津市科委“重中之重”学科和天津市卫生局重点专科。具有心血管病中西医现代诊疗平台,设有天津市卫生局心系疾病证治重点研究室,在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方面和天津中医药大学临床评价中心及中医药研究院实验室互为依托。
学科奠基于上世纪50年代,历经以著名中医心血管疾病专家董晓初先生、阮士怡教授、张伯礼院士等为代表的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发展壮大。科室现由专科门诊、普通病房、CCU、介入中心、心血管功能检查室(运动平板试验、动态心电图、心血管超声等)组成。开放病床75张,年收治病人达2000人次以上,年门诊量达10万人次以上。学科目前在学术带头人张伯礼院士及学术骨干毛静远、张军平等的带领下,拥有一支梯队结构合理、综合实力较强的学术团队。现有医护人员56人,高级职称18人,博士学位9人,归国人员2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1人,首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1人,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2人,天津市名中医2人。专科在临床、教学、科研及人才队伍各方面均处于国内先进行列。
学科临床以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高血压病等为主要优势病种,同时开展对心律失常、高脂血症、心肌病、心肌炎、微血管性心绞痛(心脏X综合征)、原发性低血压病、病窦综合征、心脏术后诸症及肺栓塞等病症的中医、中西医结合诊疗研究,开设冠心病、心力衰竭、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肌炎、心肌病、低血压病、晕厥、高脂血症、介入诊疗随访等心血管系统疾病专病门诊。研制了活血保心丸(651丸)、冠心宁丸、心舒宁片、降脂软脉片(Ⅰ、Ⅱ、Ⅲ、Ⅳ号)、新生脉散片、脉安宁合剂、粘脂饮、补肾抗衰片等系列院内制剂,广泛应用于临床,提高了临床疗效。
学科注重以科研优势促进临床水平的提高。在科学研究方面,近3年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11项,经费3000余万元,获奖6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将1项)。教学及人才培养方面,中医内科学作为天津中医药大学国家级精品课程,心血管科承担了心系疾病的教学任务,课堂及临床教学中着重进行中医临床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的教学改革,开展了讨论式教学和自主性学习联动式教学模式改革,使中医内科学综合实力位居中医院校先进水平。并荣获天津市教育系统“工人先锋号”先进集体称号。注重中医药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工作。学科目前有博士研究生导师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7人。学科自1979年开始招收第一届硕士研究生至今,共培养博硕士研究生二百余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学科带头人张伯礼教授在科研方面先后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973)项目《方剂关键科学问题研究》、《方剂配伍规律研究》首席科学家,系统研究了复方丹参方治疗冠心病的药效物质和作用机理,使古方复活,成功的优化了古方“复方丹参方”中三味药的最佳药效搭配比例,创立了以中药有效组分配伍研制现代中药的模式和关键技术,被专家誉为中药现代化的重大进展,获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完成的科技部“十五”攻关项目《芪参益气滴丸对心肌梗死二级预防的临床研究》,是全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循证医学研究项目,获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完成的天津市重大科技项目《内科疾病单元疗法构建及基础研究》,重点进行冠心病等内科疾病综合治疗方案的优化评价研究,获2010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教学方面张伯礼院士目前担任世界中医学会联合会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培养出站博士后及毕业博、硕士研究生150余名,其中3篇博士论文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荣誉。
科室主任毛静远教授目前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介入心脏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近年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10余项(其中“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1项,“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1项、面上项目1项),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参编医学专著3部,发表学术期刊论文95篇,其中SCI收录2篇、译文4篇。其中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作为首席团结全国范围内20多个中心的团队协作攻关,研制了心力衰竭中西结合分期辨治方案,并通过中央随机、多中心国际注册研究证实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提出并建立了“病证结合、多维指标”的中医临床效应综合评价方法。先后提出“中西结合药动学”系列研究思路并付诸实践;提出“养血、活血、通络”防治冠心病PCI术后并发症及“理气宽胸活血”法防治心脏X综合征的方案;并构建了中西医结合冠心病单元诊疗规范体系。学科骨干张军平教授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在中医药防治心脑血管病的研究领域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较深入的研究了冠心病、高血压、病毒性心肌炎以及血管性痴呆、烟雾病等,组建了实验室和研究室。承担了国家973、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级课题多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11项,三等奖12项;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培养研究生70余人。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科发挥中医药优势,紧跟现代医学的发展,以科研促临床,扎扎实实地提高临床治疗水平,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学科奠基于上世纪50年代,历经以著名中医心血管疾病专家董晓初先生、阮士怡教授、张伯礼院士等为代表的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发展壮大。科室现由专科门诊、普通病房、CCU、介入中心、心血管功能检查室(运动平板试验、动态心电图、心血管超声等)组成。开放病床75张,年收治病人达2000人次以上,年门诊量达10万人次以上。学科目前在学术带头人张伯礼院士及学术骨干毛静远、张军平等的带领下,拥有一支梯队结构合理、综合实力较强的学术团队。现有医护人员56人,高级职称18人,博士学位9人,归国人员2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1人,首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1人,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2人,天津市名中医2人。专科在临床、教学、科研及人才队伍各方面均处于国内先进行列。
学科临床以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高血压病等为主要优势病种,同时开展对心律失常、高脂血症、心肌病、心肌炎、微血管性心绞痛(心脏X综合征)、原发性低血压病、病窦综合征、心脏术后诸症及肺栓塞等病症的中医、中西医结合诊疗研究,开设冠心病、心力衰竭、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肌炎、心肌病、低血压病、晕厥、高脂血症、介入诊疗随访等心血管系统疾病专病门诊。研制了活血保心丸(651丸)、冠心宁丸、心舒宁片、降脂软脉片(Ⅰ、Ⅱ、Ⅲ、Ⅳ号)、新生脉散片、脉安宁合剂、粘脂饮、补肾抗衰片等系列院内制剂,广泛应用于临床,提高了临床疗效。
学科注重以科研优势促进临床水平的提高。在科学研究方面,近3年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11项,经费3000余万元,获奖6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将1项)。教学及人才培养方面,中医内科学作为天津中医药大学国家级精品课程,心血管科承担了心系疾病的教学任务,课堂及临床教学中着重进行中医临床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的教学改革,开展了讨论式教学和自主性学习联动式教学模式改革,使中医内科学综合实力位居中医院校先进水平。并荣获天津市教育系统“工人先锋号”先进集体称号。注重中医药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工作。学科目前有博士研究生导师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7人。学科自1979年开始招收第一届硕士研究生至今,共培养博硕士研究生二百余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学科带头人张伯礼教授在科研方面先后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973)项目《方剂关键科学问题研究》、《方剂配伍规律研究》首席科学家,系统研究了复方丹参方治疗冠心病的药效物质和作用机理,使古方复活,成功的优化了古方“复方丹参方”中三味药的最佳药效搭配比例,创立了以中药有效组分配伍研制现代中药的模式和关键技术,被专家誉为中药现代化的重大进展,获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完成的科技部“十五”攻关项目《芪参益气滴丸对心肌梗死二级预防的临床研究》,是全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循证医学研究项目,获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完成的天津市重大科技项目《内科疾病单元疗法构建及基础研究》,重点进行冠心病等内科疾病综合治疗方案的优化评价研究,获2010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教学方面张伯礼院士目前担任世界中医学会联合会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培养出站博士后及毕业博、硕士研究生150余名,其中3篇博士论文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荣誉。
科室主任毛静远教授目前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介入心脏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近年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10余项(其中“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1项,“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1项、面上项目1项),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参编医学专著3部,发表学术期刊论文95篇,其中SCI收录2篇、译文4篇。其中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作为首席团结全国范围内20多个中心的团队协作攻关,研制了心力衰竭中西结合分期辨治方案,并通过中央随机、多中心国际注册研究证实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提出并建立了“病证结合、多维指标”的中医临床效应综合评价方法。先后提出“中西结合药动学”系列研究思路并付诸实践;提出“养血、活血、通络”防治冠心病PCI术后并发症及“理气宽胸活血”法防治心脏X综合征的方案;并构建了中西医结合冠心病单元诊疗规范体系。学科骨干张军平教授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在中医药防治心脑血管病的研究领域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较深入的研究了冠心病、高血压、病毒性心肌炎以及血管性痴呆、烟雾病等,组建了实验室和研究室。承担了国家973、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级课题多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11项,三等奖12项;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培养研究生70余人。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科发挥中医药优势,紧跟现代医学的发展,以科研促临床,扎扎实实地提高临床治疗水平,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