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儿内科
我院小儿科成立于1954年,1998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甘肃省硕士研究生培养点,担负着医疗、科研、教学、保健四大任务。多年来该科室以“团结、奉献、关爱、创新”为宗旨,为省内0~16岁儿童提供了医疗、保健等多方面的优质服务,深得患儿及家长的信赖,在省内享有较高的声誉。
医疗工作:医疗是科室的中心工作,科室现设有病床55张,医生23名,护士43名,实验技术人员2名;拥有一批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儿科专家及省、厅级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其中教授、主任医师4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5名,省领军人才第一层次人选1人,省“555”创新人才工程省级学科带头人2人、省卫生厅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 每年门诊和急诊人数50000余人,年抢救危重患儿数百人,收治住院患儿达2000余人,平均住院天数7.3天,治愈好转率为98.5%。为了更及时、准确地对病儿作出诊断、治疗,科室还分设有专业组(科),如新生儿、肾脏、血液、神经、呼吸、哮喘、消化、心脏、内分泌遗传及儿童保健专业等。为了避免交叉感染,提高救治率,同时也为了满足不同患儿家属的需求,分别设有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室)、PICU(儿童重症监护室)、家庭化病房,肺炎病室、肠炎病室、肾脏病室和门诊患儿输液观察室等。2007年科室被授予卫生系统省级重点科室。
近年来科室不断增添新仪器、新设备:如瑞士哈美顿呼吸机、美国熊牌呼吸机、德国斯蒂芬CPAP、血气分析仪、德国肺功能仪、以色列产光导纤维系列喉镜、中央监护系统、心电监护仪、红外线开放式抢救台、瑞士产BiliBed-II新生儿黄疸治疗床、新生儿光疗暖箱、德国贝郎推注式微量输液泵、T组合复苏器、飞利浦儿童除颤仪、高压氧舱、多动症诊断治疗仪、以色列骨密度检测仪、全自动微量元素检测仪、微量血糖测定仪、经皮胆红素(黄疸)测定仪及瑞典原产“金宝”床旁血液净化机等500余万元的抢救、治疗设备。努力开展新技术及新专业,率先在甘肃省开设了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可成功进行新生儿心肺复苏、呼吸支持、PICC置管及换血治疗,大大提高了危重患儿及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救治成功率;同时开设了儿童重症监护病房,能进行呼吸循环支持治疗、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救治、中毒的解救、严重水电解质紊乱、重症哮喘、癫痫持续状态及顽固性休克的救治。开展了小儿经皮肾脏穿刺活检术,解决了肾脏病的诊断问题,临床医生可根据肾脏组织病理改变,采取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避免盲目大剂量激素治疗造成的副作用;开展了头皮针胸骨穿刺术,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及恐惧感;新生儿NBNA评分和生长发育监测、106种遗传代谢性疾病检查等。极大的提高了疑难重症病的诊治水平。
科研工作:科室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承共20余项,已完成15项(其中获宋庆龄基金会宋庆龄儿科医学成果奖一项,省部级贰等奖两项、叁等奖三项,获地厅级壹等奖一项,贰等奖两项、叁等奖两项),正在研究的项目有8项,参加国家“九五”攻关项目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发表专业学术论文100余篇,撰写专著4部。
教学工作:承担儿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小儿难治性肾病诊断及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干预治疗;小儿顽固性佝偻病治疗;呼吸感染、腹泻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原学研究。近年来招收研究生30余人,分别进行上述各方向的研究。多年来一直承担兰州大学医学系、预防医学系本科、妇幼专科等专业的《儿科学》课堂教学及临床实习任务,1999年对儿科学旧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其“教学特点及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获得了兰州医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为适应医学教育需要,科室还经常举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新生儿急救及疾病进展》、《小儿肾病病理与诊治进展》学习班、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儿科主治医师进修班》、《新生儿窒息复苏》等。2006年《儿科学》本科教学获得了兰州大学及甘肃省精品课程,为甘肃省各地、县医院培养了大批的儿科专业人才。
对外交流工作:科室十分重视对外交流,现与日本生命医学科学院建立了小儿遗传代谢病诊断、治疗合作关系;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儿童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复旦大学儿科医院等医院、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等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自1991年以来,先后派出医生、护士15人赴上述医院进修学习、受到了良好的专业培训,每年派数人参加国际、国内的学术会议。自2012年起已先后派2人前往丹麦进修学习。
儿童保健工作:儿童保健专业自开展以来,以贫血、佝偻病、肺炎、腹泻、结核等疾病的防治为重点,同时开展了0~14岁健康儿童体格、智力发育检测、儿童心理障碍及不良习惯干预治疗、新生儿疾病的筛查,指导科学育儿。同时负责全市散居儿童与托幼机构保健服务的管理工作,除宣传、普及科学育儿、母乳喂养和卫生防病知识外,还完成新生儿家庭防视、传染病管理、计划免疫等工作。
护理工作:现有护理人员43人,平均年龄30岁,其中有主管护师6人,本科10人,大专学历20余人,是一支年富力强、技术精湛、专业素质过硬的护理队伍。
长期以来,无论是在服务态度、服务理念,还是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小儿急救与护理、新生儿重症监护等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与创新。特别是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成立后,配备了临床经验丰富、操作技能熟练、富有爱心和耐心的高年资护士进入该室,对入室的新生儿、早产儿进行全程监护、脐部护理、喂奶、洗澡、更换尿布等。尤其是在体重低于1500克的极低体重儿、早产儿、新生儿黄疸、新生儿肺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及新生儿硬肿症等护理方面有独到之处,极大地提高了新生儿、早产儿的治愈率和成活率。同时为了减轻患儿的痛苦,减少每日静脉穿刺次数,科室普及了静脉留置针技术,同时护理部还承担着门诊留观工作及静脉输液工作,平均输液人数每天近百人,以精精湛的技术,赢得社会各界及家长的好评。
多年来,护理部认真实行责任制护理,严把质量及技术关,要求全体护理人员均要熟练掌握气管插管抢救技术及呼吸机、CPAP、心电监护仪、微量输液泵、光疗暖箱、黄疸治疗床、T组合复苏器、儿童除颤仪、微量血糖测定仪、经皮胆红素测定仪等抢救设备的使用。每周护理大查房一次,进行业务学习及专业知识和操作技术考核,不断提高护理技术水平。
实验室工作:1982年建立了儿科实验室,实验室工作人员与临床密切配合,开展了染色体检查、轮状病毒检测、新生儿红细胞免疫功能测定、T细胞亚群测定、小儿骨碱性磷酸酶测定、苯丙酮尿症筛查、8种微量元素检测、C反应蛋白、尿半乳糖检测等检查,不断探讨各种儿科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以提高医疗水平。
今后的发展方向:在现有基础上扩大儿科病房规模,2014年初,科室将搬迁至新建造的24层内科大楼工作,病床设置扩展到120张,同时拥有全省最好的NICU(建筑面积1400m2)和建筑面积700 m2的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完善和发展亚专业学科,开展多种先进的检查技术,包括小儿胃镜、小儿肠镜、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持续床旁滤过(CRRT)等,为更多的患儿解除病痛。逐步开设专科、特色门诊,如新生儿、小儿肾病、小儿哮喘、小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等专科门诊;开展儿童保健特色门诊,如肥胖及儿童内分泌疾病、多动症测评及治疗、矮小症、儿童语言障碍、生长发育及营养测评、早期智力开发等。为更多的患儿提供优质的诊疗服务,实现儿科年住院6000人次,年门诊量60000人次的目标。
医疗工作:医疗是科室的中心工作,科室现设有病床55张,医生23名,护士43名,实验技术人员2名;拥有一批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儿科专家及省、厅级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其中教授、主任医师4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5名,省领军人才第一层次人选1人,省“555”创新人才工程省级学科带头人2人、省卫生厅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 每年门诊和急诊人数50000余人,年抢救危重患儿数百人,收治住院患儿达2000余人,平均住院天数7.3天,治愈好转率为98.5%。为了更及时、准确地对病儿作出诊断、治疗,科室还分设有专业组(科),如新生儿、肾脏、血液、神经、呼吸、哮喘、消化、心脏、内分泌遗传及儿童保健专业等。为了避免交叉感染,提高救治率,同时也为了满足不同患儿家属的需求,分别设有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室)、PICU(儿童重症监护室)、家庭化病房,肺炎病室、肠炎病室、肾脏病室和门诊患儿输液观察室等。2007年科室被授予卫生系统省级重点科室。
近年来科室不断增添新仪器、新设备:如瑞士哈美顿呼吸机、美国熊牌呼吸机、德国斯蒂芬CPAP、血气分析仪、德国肺功能仪、以色列产光导纤维系列喉镜、中央监护系统、心电监护仪、红外线开放式抢救台、瑞士产BiliBed-II新生儿黄疸治疗床、新生儿光疗暖箱、德国贝郎推注式微量输液泵、T组合复苏器、飞利浦儿童除颤仪、高压氧舱、多动症诊断治疗仪、以色列骨密度检测仪、全自动微量元素检测仪、微量血糖测定仪、经皮胆红素(黄疸)测定仪及瑞典原产“金宝”床旁血液净化机等500余万元的抢救、治疗设备。努力开展新技术及新专业,率先在甘肃省开设了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可成功进行新生儿心肺复苏、呼吸支持、PICC置管及换血治疗,大大提高了危重患儿及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救治成功率;同时开设了儿童重症监护病房,能进行呼吸循环支持治疗、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救治、中毒的解救、严重水电解质紊乱、重症哮喘、癫痫持续状态及顽固性休克的救治。开展了小儿经皮肾脏穿刺活检术,解决了肾脏病的诊断问题,临床医生可根据肾脏组织病理改变,采取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避免盲目大剂量激素治疗造成的副作用;开展了头皮针胸骨穿刺术,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及恐惧感;新生儿NBNA评分和生长发育监测、106种遗传代谢性疾病检查等。极大的提高了疑难重症病的诊治水平。
科研工作:科室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承共20余项,已完成15项(其中获宋庆龄基金会宋庆龄儿科医学成果奖一项,省部级贰等奖两项、叁等奖三项,获地厅级壹等奖一项,贰等奖两项、叁等奖两项),正在研究的项目有8项,参加国家“九五”攻关项目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发表专业学术论文100余篇,撰写专著4部。
教学工作:承担儿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小儿难治性肾病诊断及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干预治疗;小儿顽固性佝偻病治疗;呼吸感染、腹泻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原学研究。近年来招收研究生30余人,分别进行上述各方向的研究。多年来一直承担兰州大学医学系、预防医学系本科、妇幼专科等专业的《儿科学》课堂教学及临床实习任务,1999年对儿科学旧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其“教学特点及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获得了兰州医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为适应医学教育需要,科室还经常举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新生儿急救及疾病进展》、《小儿肾病病理与诊治进展》学习班、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儿科主治医师进修班》、《新生儿窒息复苏》等。2006年《儿科学》本科教学获得了兰州大学及甘肃省精品课程,为甘肃省各地、县医院培养了大批的儿科专业人才。
对外交流工作:科室十分重视对外交流,现与日本生命医学科学院建立了小儿遗传代谢病诊断、治疗合作关系;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儿童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复旦大学儿科医院等医院、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等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自1991年以来,先后派出医生、护士15人赴上述医院进修学习、受到了良好的专业培训,每年派数人参加国际、国内的学术会议。自2012年起已先后派2人前往丹麦进修学习。
儿童保健工作:儿童保健专业自开展以来,以贫血、佝偻病、肺炎、腹泻、结核等疾病的防治为重点,同时开展了0~14岁健康儿童体格、智力发育检测、儿童心理障碍及不良习惯干预治疗、新生儿疾病的筛查,指导科学育儿。同时负责全市散居儿童与托幼机构保健服务的管理工作,除宣传、普及科学育儿、母乳喂养和卫生防病知识外,还完成新生儿家庭防视、传染病管理、计划免疫等工作。
护理工作:现有护理人员43人,平均年龄30岁,其中有主管护师6人,本科10人,大专学历20余人,是一支年富力强、技术精湛、专业素质过硬的护理队伍。
长期以来,无论是在服务态度、服务理念,还是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小儿急救与护理、新生儿重症监护等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与创新。特别是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成立后,配备了临床经验丰富、操作技能熟练、富有爱心和耐心的高年资护士进入该室,对入室的新生儿、早产儿进行全程监护、脐部护理、喂奶、洗澡、更换尿布等。尤其是在体重低于1500克的极低体重儿、早产儿、新生儿黄疸、新生儿肺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及新生儿硬肿症等护理方面有独到之处,极大地提高了新生儿、早产儿的治愈率和成活率。同时为了减轻患儿的痛苦,减少每日静脉穿刺次数,科室普及了静脉留置针技术,同时护理部还承担着门诊留观工作及静脉输液工作,平均输液人数每天近百人,以精精湛的技术,赢得社会各界及家长的好评。
多年来,护理部认真实行责任制护理,严把质量及技术关,要求全体护理人员均要熟练掌握气管插管抢救技术及呼吸机、CPAP、心电监护仪、微量输液泵、光疗暖箱、黄疸治疗床、T组合复苏器、儿童除颤仪、微量血糖测定仪、经皮胆红素测定仪等抢救设备的使用。每周护理大查房一次,进行业务学习及专业知识和操作技术考核,不断提高护理技术水平。
实验室工作:1982年建立了儿科实验室,实验室工作人员与临床密切配合,开展了染色体检查、轮状病毒检测、新生儿红细胞免疫功能测定、T细胞亚群测定、小儿骨碱性磷酸酶测定、苯丙酮尿症筛查、8种微量元素检测、C反应蛋白、尿半乳糖检测等检查,不断探讨各种儿科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以提高医疗水平。
今后的发展方向:在现有基础上扩大儿科病房规模,2014年初,科室将搬迁至新建造的24层内科大楼工作,病床设置扩展到120张,同时拥有全省最好的NICU(建筑面积1400m2)和建筑面积700 m2的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完善和发展亚专业学科,开展多种先进的检查技术,包括小儿胃镜、小儿肠镜、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持续床旁滤过(CRRT)等,为更多的患儿解除病痛。逐步开设专科、特色门诊,如新生儿、小儿肾病、小儿哮喘、小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等专科门诊;开展儿童保健特色门诊,如肥胖及儿童内分泌疾病、多动症测评及治疗、矮小症、儿童语言障碍、生长发育及营养测评、早期智力开发等。为更多的患儿提供优质的诊疗服务,实现儿科年住院6000人次,年门诊量60000人次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