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公立 综合医院
简称:

广医一院

特色:

综合

儿科

1951年,该院由韬美医院改建为广州市工人医院时,儿科附设于内科。1978年建立儿科实验室后,儿科的临床科研力量不断得到充实和加强,儿科急诊与内科分开。2009年儿科病房迁入新住院大楼9楼、10楼,病床数增至86张(包括普通病区床位49张,血液病区病床22张,层流病房病床2张,新生儿病区床位10张,ICU病床3张)。目前全科工作人员共79人,医生29人,其中高级职称13人,中级职称5人,初级职称11人;护士50人。
  儿科被评为广东省卫生系统五个一工程重点专科、小儿白血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被评为五个一工程重点项目;儿科学”被评为广东省重点课程;血液病研究室被评为广州市重点实验室,儿科被评为广州市重点学科。
  【医疗特色】
  自1978年张梦石教授主持儿科工作以后,逐步建立病区查房制,当时儿科的张梦石、曾立胜两位老教授,坚持每周查房,如遇危重病儿,特别是坏死性肠炎的病儿,张教授不论白天黑夜,均一定要亲自回院诊治抢救病人。同时进一步扩大了收住病人的范围。
  1978年,儿科病区内设置了新生儿病房。1992年,成立新生儿病区,内设病床20张,重点开展新生儿常见病的诊疗及科研工作,购置蓝光治疗箱、微量胆红素测定仪、早产儿培养箱、新生儿抢救床等设备,提高了新生儿疾病的诊疗水平。
  1985年吴梓梁教授从美国学成回来主持全科工作后,重新调整病区布局,增加病区床位。吴梓梁教授还坚持每周一对疑难病人查房、每周四进行病例讨论,这些措施使不少曾在多家医院不能得到确诊的疑难病例得到确诊。
  1998年,儿科病房搬迁至住院部9楼,并开设层流病房1间。陈福雄主任主持儿科工作以后,初步建立起危重患儿监护抢救系统,使儿科危重病患儿的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
  儿科建科50余年,经过多年的积累,在小儿血液/肿瘤(尤其是红细胞酶病、儿童急性白血病、淋巴瘤等)以及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尤其是支气管哮喘等)等专业方向的发展上独具特色。
  【科研情况】
  1978年张梦石教授创办儿科实验室,开展科研工作,研究结果写成论文《广州地区251例健康儿童十二指肠液免疫球蛋白A、G、M水平测定》,获得1980年广东省高教局科技成果三等奖和广州市科技成果二等奖,此为儿科第一个科研奖项。
  1979年,林正医师在中山二院学习了人类染色体研究技术后,正式从海员医院调到该科,与张白雯、卢锭源医师一起应用姐妹染色单体技术进行研究,获1981年广州市科技成果四等奖、1982年广东省卫生厅科技成果四等奖。
  1981年吴梓梁教授主持科研工作后,确定了以红细胞酶病研究为主要的研究方向,并于1986年成立儿科血液病研究室。
  1993年,在吴梓梁教授的倡导下,确定了以小儿急性白血病的诊治为新的主攻方向的策略。有关课题获得省、市、学院及医院等各级部门的支持,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5年长期生存率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经多年的努力,儿科血液病研究室已初具规模,科研力量雄厚,实验设备先进,能适应临床与基础科研发展的需要,拥有包括流式细胞仪、超低温冰箱、点突变检测仪、中压层析分析系统等现代化的实验设备。
  【教学工作】
  1974年成立了儿科教研室,由黄慧爱医师担任负责人,张梦石教授、曾立胜教授等7位教师,承担有160名医疗专科学生(工农兵学员)的儿科学教学任务;1981年起,儿科教研室承担医疗该科班的教学任务(1981年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学生),由4~5名教师全脱产组成教学组,负责组织教学活动、授课及见习带教;1986年,根据广州医学院与美国波士顿塔夫斯大学医学中心的互派计划,接受Alvarno galindo 前来做博士后课题,由吴梓梁教授指导,陈福雄及汤沃湛医师协助其工作;1987年起,该学科招收在职研究生,在吴梓梁教授指导下,陈福雄、方平、叶铁真、张瑶苹四位医生先后取得硕士学位;2001年,儿科招收首批2名全日制研究生,陈福雄、叶铁真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河北布谷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