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
妇科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科成立于1964年,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成为华南地区综合实力最为雄厚的妇科肿瘤诊治中心,也是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50多年来,历经几代著名妇科肿瘤界老教授、老专家的不懈努力及辛勤耕耘,培养了一代代具备娴熟手术操作技能的妇科肿瘤医师,以雄厚的临床实力,坚韧不拔的“妇科精神”,快捷细腻的“岭南派”手术风格和规范化诊治等特色享誉全国,在国内学术界占据了一席之地,进入排头兵行列。
一、重点专科领跑华南,综合实力国内领先
妇科团队的临床诊疗技术在国内妇科肿瘤界居领先地位。规范化诊治是其临床工作的一大特点。2007年,刘继红主任组织编写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妇科恶性肿瘤诊治指南》,并坚持每周大查房检查《指南》的执行情况,逐步规范了临床诊治工作。该指南于2010年正式出版,影响辐射广泛,很多妇科同行都在临床实践遵循使用《指南》,成为众多妇科医生的“掌中宝”。
在宫颈癌诊治方面,开展的改良型广泛子宫切除术采用以胸科钳贯穿法打开输尿管“隧道”,盆腔淋巴结清除术以锐性分离及连续整块切除为特色,简化了手术步骤、减少了术中的出血。近年来,还开展了宫颈癌的选择性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除、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对保留盆腔神经的广泛子宫切除术进行了初步探索,对早期有保留子宫要求的患者,开展了保留子宫的个体化手术。妇科多年来重视宫颈癌的预防,除在医院内开设了宫颈病变专科门诊外,还在社区开展宫颈病变的筛查研究和宫颈癌疫苗的研究。
卵巢癌是妇科肿瘤病死率最高的疾病,妇科在卵巢癌手术和化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卵巢癌手术和化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复发卵巢癌的再次减灭手术更是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患者慕名前来求医。坚韧不拔的“妇科精神”和胆大心细的“岭南派”手术技巧大大提高了手术成功率,挽救了很多晚期和复发患者的生命。此外,妇科对一些少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如外阴癌、阴道癌和妇科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治也保持着领先水平。
妇科在坚持以外科为主,充分发挥多学科优势,拓展妇科肿瘤治疗的新方法和新技术。近年来尤其注重发展微创技术,妇科腹腔镜和阴道镜下LEEP(宫颈电环切)手术量逐年增加。在规范化诊治的基础上,还开展了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外阴癌皮瓣转移及前哨淋巴结探查术、腹腔热灌注治疗以及冷冻治疗等新技术。此外,妇科特别重视疑难危重病例的诊治,积极开展对晚期和复发性难治患者的诊疗策略的探讨,开展了盆腔脏器廓清术、粒子介入治疗等,有效治疗了不少难治病例,改善了一部分难治性患者的预后及生存质量,深受同行的认可和好评,也因此奠定了其在全国的学科地位。
二、人才队伍结构优化,内外兼修桃李成蹊
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科室每年均热忱吸引接纳各方人才,医生队伍中有不少来自与妇科有紧密联系的其他专科的研究生,如泌尿外科、胃肠外科、头颈外科和结直肠科。除世袭的中山医弟子外,亦不乏清华、北大、复旦等其他名校菁英,在保证学术文化传承的同时,促进了学术风格的多元化。经过数年的努力,妇科人才梯队已经由于往年的“倒三角”型变成如今的“金字塔”型,人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在现有医师队伍中,有正高职称7人,副高职称4人,其中硕导4人、博导2人、宫颈癌单病种首席专家1名,主治医师8人,住院医师7人。该团队构成了妇科医教研工作可持续发展的人才队伍。
2015年,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科协同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申请获批准为“广东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是广东省内少数获得规培基地认证的专科之一。
凭借本中心在华南地区的品牌优势,科室吸引了大量来自五湖四海的进修生。在广大学员的支持下,科室的进修生教学工作口碑相传,桃李成蹊。目前每年均有25名左右的进修生在科室完成学业,使自身的知识和技能水平达到新的台阶。这些教育成果不仅扩大了科室在全国范围的影响力,也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妇科肿瘤的业务骨干。
三、科学研究硕果累累,学术交流促进发展
在医院和科室的引导和鼓励下,妇科医生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之余,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妇科获得各种科技奖项共计20项,其中国家级成果1项,省部级成果8项。凭借多年打下的坚实工作基础,妇科近年来得到多项国家级、省级、市级和院校级科研经费的资助,其中不乏“863”计划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公益行业专项、广州市健康医疗协同创新专项等重大项目,总资助经费超过800万。妇科充分利用医院临床组织标本库和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有利条件,结合临床问题开展了大量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并与校内外多个研究室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和交流关系。妇科医师发表SCI和国内核心期刊论文数量呈逐年上升,质量也逐年提高,每年均有10余篇SCI论文发表。2012年,妇科作为主要合作单位参加了华中科技大学马丁教授开展的一项宫颈癌发病遗传学研究,并出色地完成了研究任务,刘继红教授作为共同第一作者的论文已发表在国际顶级科学期刊《Nature Genetics》上。
在抓好基础医学科研的同时,妇科继续发挥本科室在临床方面的传统优势,大力开展前瞻性临床研究和药物临床试验。与多家国内容顶级医疗单位建立了稳定的科研协作关系,共同建立了中国妇科肿瘤临床研究协作组,开展了多项前瞻性临床研究。其中,由刘继红教授主持的中山大学5010项目“化学治疗提高宫颈癌疗效”的前瞻性多中心研究已经完成全部患者入组并进入随访期,其中期分析结果由黄鹤副主任医师在第15届国际妇科肿瘤学会上做大会发言,并引起高度关注。目前,依托广州市健康医疗协同创新重大专项的启动,多项针对宫颈癌治疗领域重大疑难问题的前瞻性临床试验正在开展中。
妇科积极加强与国内外同行的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多次邀请国内外著名教授前来讲学,也曾先后派医生到加拿大、澳洲、香港等地进行学术交流。1994年,成功主办了第四届全国暨国际妇科肿瘤学术会议。自2002年起,每年举办一次国家级妇科肿瘤继续教育学习班,学员来自全国各地,已举办16届。自2009年起,已举办了8届华南卵巢癌高峰论坛。2010年,广东省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成立,妇科刘继红出任首届主任委员。2012年与欧亚肿瘤联盟联合举办妇科恶性肿瘤手术学习班,扩大了妇科在国外的学术影响力。
四、公益活动争做先锋,文化建设寓于乐
多年来,妇科联合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坚持开展宫颈癌疫苗的临床试验,预计宫颈癌疫苗很快将惠及我国内地女性,这将显著降低我国的宫颈癌发病率,带来无可估量的社会效益。
此外,妇科作为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子宫颈癌早诊早治项目、国家卫生计生委农村妇女子宫颈癌筛查项目及广东省妇幼安康工程子宫颈癌防治项目的技术指导单位,在广州、清远等地开展了多项大型宫颈癌的筛查项目,数千名妇女受益。连续13年举办“为了姐妹们的健康与幸福”三八妇女节义诊和筛查活动,多次获得中国癌症基金会颁发的“社会公益奖”"杰出贡献奖“,是活跃在女性健康领域的公益先锋。
科室文化建设是增进科室凝聚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重要元素。坚持了多年的“三八”公益活动和“好望角”活动深受患者及家属的好评,成为品牌。难忘的“牛角嘴”拓展活动,在新会圭峰山的攀登,在清远的筛查义诊,在珠海、在南沙、在南湖……大家齐心和开心,欢声笑语,充满活力。科室的电影Party、生日Party和新年Party已成为大家期待的特色活动。从2003年开始,每年科室春节联欢都搞搞新意思,2016年的广州“白话查房”比赛更是精彩生动,气氛热烈,寓教于乐。
一、重点专科领跑华南,综合实力国内领先
妇科团队的临床诊疗技术在国内妇科肿瘤界居领先地位。规范化诊治是其临床工作的一大特点。2007年,刘继红主任组织编写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妇科恶性肿瘤诊治指南》,并坚持每周大查房检查《指南》的执行情况,逐步规范了临床诊治工作。该指南于2010年正式出版,影响辐射广泛,很多妇科同行都在临床实践遵循使用《指南》,成为众多妇科医生的“掌中宝”。
在宫颈癌诊治方面,开展的改良型广泛子宫切除术采用以胸科钳贯穿法打开输尿管“隧道”,盆腔淋巴结清除术以锐性分离及连续整块切除为特色,简化了手术步骤、减少了术中的出血。近年来,还开展了宫颈癌的选择性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除、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对保留盆腔神经的广泛子宫切除术进行了初步探索,对早期有保留子宫要求的患者,开展了保留子宫的个体化手术。妇科多年来重视宫颈癌的预防,除在医院内开设了宫颈病变专科门诊外,还在社区开展宫颈病变的筛查研究和宫颈癌疫苗的研究。
卵巢癌是妇科肿瘤病死率最高的疾病,妇科在卵巢癌手术和化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卵巢癌手术和化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复发卵巢癌的再次减灭手术更是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患者慕名前来求医。坚韧不拔的“妇科精神”和胆大心细的“岭南派”手术技巧大大提高了手术成功率,挽救了很多晚期和复发患者的生命。此外,妇科对一些少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如外阴癌、阴道癌和妇科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治也保持着领先水平。
妇科在坚持以外科为主,充分发挥多学科优势,拓展妇科肿瘤治疗的新方法和新技术。近年来尤其注重发展微创技术,妇科腹腔镜和阴道镜下LEEP(宫颈电环切)手术量逐年增加。在规范化诊治的基础上,还开展了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外阴癌皮瓣转移及前哨淋巴结探查术、腹腔热灌注治疗以及冷冻治疗等新技术。此外,妇科特别重视疑难危重病例的诊治,积极开展对晚期和复发性难治患者的诊疗策略的探讨,开展了盆腔脏器廓清术、粒子介入治疗等,有效治疗了不少难治病例,改善了一部分难治性患者的预后及生存质量,深受同行的认可和好评,也因此奠定了其在全国的学科地位。
二、人才队伍结构优化,内外兼修桃李成蹊
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科室每年均热忱吸引接纳各方人才,医生队伍中有不少来自与妇科有紧密联系的其他专科的研究生,如泌尿外科、胃肠外科、头颈外科和结直肠科。除世袭的中山医弟子外,亦不乏清华、北大、复旦等其他名校菁英,在保证学术文化传承的同时,促进了学术风格的多元化。经过数年的努力,妇科人才梯队已经由于往年的“倒三角”型变成如今的“金字塔”型,人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在现有医师队伍中,有正高职称7人,副高职称4人,其中硕导4人、博导2人、宫颈癌单病种首席专家1名,主治医师8人,住院医师7人。该团队构成了妇科医教研工作可持续发展的人才队伍。
2015年,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科协同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申请获批准为“广东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是广东省内少数获得规培基地认证的专科之一。
凭借本中心在华南地区的品牌优势,科室吸引了大量来自五湖四海的进修生。在广大学员的支持下,科室的进修生教学工作口碑相传,桃李成蹊。目前每年均有25名左右的进修生在科室完成学业,使自身的知识和技能水平达到新的台阶。这些教育成果不仅扩大了科室在全国范围的影响力,也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妇科肿瘤的业务骨干。
三、科学研究硕果累累,学术交流促进发展
在医院和科室的引导和鼓励下,妇科医生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之余,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妇科获得各种科技奖项共计20项,其中国家级成果1项,省部级成果8项。凭借多年打下的坚实工作基础,妇科近年来得到多项国家级、省级、市级和院校级科研经费的资助,其中不乏“863”计划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公益行业专项、广州市健康医疗协同创新专项等重大项目,总资助经费超过800万。妇科充分利用医院临床组织标本库和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有利条件,结合临床问题开展了大量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并与校内外多个研究室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和交流关系。妇科医师发表SCI和国内核心期刊论文数量呈逐年上升,质量也逐年提高,每年均有10余篇SCI论文发表。2012年,妇科作为主要合作单位参加了华中科技大学马丁教授开展的一项宫颈癌发病遗传学研究,并出色地完成了研究任务,刘继红教授作为共同第一作者的论文已发表在国际顶级科学期刊《Nature Genetics》上。
在抓好基础医学科研的同时,妇科继续发挥本科室在临床方面的传统优势,大力开展前瞻性临床研究和药物临床试验。与多家国内容顶级医疗单位建立了稳定的科研协作关系,共同建立了中国妇科肿瘤临床研究协作组,开展了多项前瞻性临床研究。其中,由刘继红教授主持的中山大学5010项目“化学治疗提高宫颈癌疗效”的前瞻性多中心研究已经完成全部患者入组并进入随访期,其中期分析结果由黄鹤副主任医师在第15届国际妇科肿瘤学会上做大会发言,并引起高度关注。目前,依托广州市健康医疗协同创新重大专项的启动,多项针对宫颈癌治疗领域重大疑难问题的前瞻性临床试验正在开展中。
妇科积极加强与国内外同行的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多次邀请国内外著名教授前来讲学,也曾先后派医生到加拿大、澳洲、香港等地进行学术交流。1994年,成功主办了第四届全国暨国际妇科肿瘤学术会议。自2002年起,每年举办一次国家级妇科肿瘤继续教育学习班,学员来自全国各地,已举办16届。自2009年起,已举办了8届华南卵巢癌高峰论坛。2010年,广东省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成立,妇科刘继红出任首届主任委员。2012年与欧亚肿瘤联盟联合举办妇科恶性肿瘤手术学习班,扩大了妇科在国外的学术影响力。
四、公益活动争做先锋,文化建设寓于乐
多年来,妇科联合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坚持开展宫颈癌疫苗的临床试验,预计宫颈癌疫苗很快将惠及我国内地女性,这将显著降低我国的宫颈癌发病率,带来无可估量的社会效益。
此外,妇科作为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子宫颈癌早诊早治项目、国家卫生计生委农村妇女子宫颈癌筛查项目及广东省妇幼安康工程子宫颈癌防治项目的技术指导单位,在广州、清远等地开展了多项大型宫颈癌的筛查项目,数千名妇女受益。连续13年举办“为了姐妹们的健康与幸福”三八妇女节义诊和筛查活动,多次获得中国癌症基金会颁发的“社会公益奖”"杰出贡献奖“,是活跃在女性健康领域的公益先锋。
科室文化建设是增进科室凝聚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重要元素。坚持了多年的“三八”公益活动和“好望角”活动深受患者及家属的好评,成为品牌。难忘的“牛角嘴”拓展活动,在新会圭峰山的攀登,在清远的筛查义诊,在珠海、在南沙、在南湖……大家齐心和开心,欢声笑语,充满活力。科室的电影Party、生日Party和新年Party已成为大家期待的特色活动。从2003年开始,每年科室春节联欢都搞搞新意思,2016年的广州“白话查房”比赛更是精彩生动,气氛热烈,寓教于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