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
江门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成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各届院领导的关怀下,我科紧跟国内外心血管领域的发展方向和变化趋势,学术水平一直处于国内一流位置。医疗上,我们不断强化端正服务思想,强化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以病人为中心,建立、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目前已获得卫生部冠心病、射频消融、起搏器植入的介入准入资格。2011年心血管内科被评为江门市中心医院A级临床重点专科和江门市临床重点专科。
心血管内科医生学历层次高,技术力量雄厚,有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5名,主治医师3名,其中博士研究生1名,硕士研究生6名,江门市直卫生系统著名专家1名,江门市名医1名。心血管内科门诊为全周性的专科门诊,每天均安排心血管专家坐诊。护理队伍中副主任护师一名,主管护师四名,多数为大专和本科学历。
心血管内科学科带头人张高星教授,1996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获博士学位,1998年被评聘为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2004年始任江门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目前为中华医学会广东省心血管病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广东省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介入心脏病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心力衰竭协会委员、江门市医学会心血管分会主任委员。在临床方面对疑难、危重疾病的抢救和处理有丰富的经验和很强的能力。多次承担院外临床会诊任务,成功抢救了许多急危重症。每年心脏介入诊疗病例400例以上, 包括各种复杂的冠脉介入术、起搏治疗等。积极倡导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应用(如心房纤颤射频消融手术治疗、心脏再同步疗法、双心室起搏心脏除颤器等),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心血管内科现有病床75张,设有CCU(冠心病监护室),设备先进而齐全,拥有两台先进的介入室的C形臂X线(美国GE Innova3100和荷兰飞利浦V-3000)及血管内超声设备;拥有64导电生理仪、射频消融仪和冷盐水灌注泵等全套心脏射频消融电生理设备;还有先进的动态心电图和动态血压监测仪、活动平板心电图系统、中心监护系统、呼吸机、临时心脏起搏设备以及与心外科共用的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机和功能科配合使用的先进彩色多普勒二维超声心电图仪等。
目前开展的心血管内科诊疗项目齐全,在省内处于领先水平,近5年来开展的治疗性介入病例均在1000例以上。开展的项目有:冠状动脉造影术、PTCA和支架植入术,年完成冠状动脉造影术操作逾1000例,开展了左主干、分叉病变、冠状动脉开口病变等各种高危复杂病变的介入治疗。2010年我科开展PTCA和支架植入术572例,居江门市之首,在广东省内名列第8名,预计2011年PTCA和支架植入术达700余例。我科还开展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和床旁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提高了危重病的救治水平。2006年就开展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PTCA和支架植入术,在广东省内属于早期开展经桡动脉介入治疗的专科之一。近年来我科还开展了冠脉旋磨术、冠脉内血管超声检查和冠脉内血流压力监测。心血管内科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展了心内电生理检查和经导管室上速的射频消融术;随后逐步开展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房扑、心房颤动等复杂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2011年各种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术将超过200例。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展了永久起搏器植入术,2006年开展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随后开展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植入式体内除颤器(ICD)以及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植入式体内除颤器(CRT-D)等高端技术,2011年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将超过100例。心血管内科对继发性高血压的鉴别诊断能力在江门市达领先水平,除可以进行肾上腺、肾动脉、脑垂体的影像学检查外,还可以检测多种导致高血压的激素及代谢产物。同时开展了周围血管的介入治疗,除常规开展颈动脉、肾动脉、下肢动脉造影术和支架植入术外,还在2006年开展了主动脉瘤经皮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和主动脉夹层经皮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尤其是开展了外科与介入技术“杂交术”治疗复杂主动脉夹层(Stanford A型)及主动脉弓瘤。心血管内科2005年始逐步开展了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
心血管内科为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目前拥有硕士研究生导师2名,已培养毕业的硕士研究生3名,在读研究生3名。我科已获得广东省和江门市科研立项20余项,目前已发表国家级核心期刊50余篇,其中8篇用英文全文发表;2篇被SCI收录。参加医学专著编写 3 部(总计20万字以上)。获江门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江门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
心血管内科医生学历层次高,技术力量雄厚,有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5名,主治医师3名,其中博士研究生1名,硕士研究生6名,江门市直卫生系统著名专家1名,江门市名医1名。心血管内科门诊为全周性的专科门诊,每天均安排心血管专家坐诊。护理队伍中副主任护师一名,主管护师四名,多数为大专和本科学历。
心血管内科学科带头人张高星教授,1996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获博士学位,1998年被评聘为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2004年始任江门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目前为中华医学会广东省心血管病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广东省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介入心脏病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心力衰竭协会委员、江门市医学会心血管分会主任委员。在临床方面对疑难、危重疾病的抢救和处理有丰富的经验和很强的能力。多次承担院外临床会诊任务,成功抢救了许多急危重症。每年心脏介入诊疗病例400例以上, 包括各种复杂的冠脉介入术、起搏治疗等。积极倡导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应用(如心房纤颤射频消融手术治疗、心脏再同步疗法、双心室起搏心脏除颤器等),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心血管内科现有病床75张,设有CCU(冠心病监护室),设备先进而齐全,拥有两台先进的介入室的C形臂X线(美国GE Innova3100和荷兰飞利浦V-3000)及血管内超声设备;拥有64导电生理仪、射频消融仪和冷盐水灌注泵等全套心脏射频消融电生理设备;还有先进的动态心电图和动态血压监测仪、活动平板心电图系统、中心监护系统、呼吸机、临时心脏起搏设备以及与心外科共用的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机和功能科配合使用的先进彩色多普勒二维超声心电图仪等。
目前开展的心血管内科诊疗项目齐全,在省内处于领先水平,近5年来开展的治疗性介入病例均在1000例以上。开展的项目有:冠状动脉造影术、PTCA和支架植入术,年完成冠状动脉造影术操作逾1000例,开展了左主干、分叉病变、冠状动脉开口病变等各种高危复杂病变的介入治疗。2010年我科开展PTCA和支架植入术572例,居江门市之首,在广东省内名列第8名,预计2011年PTCA和支架植入术达700余例。我科还开展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和床旁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提高了危重病的救治水平。2006年就开展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PTCA和支架植入术,在广东省内属于早期开展经桡动脉介入治疗的专科之一。近年来我科还开展了冠脉旋磨术、冠脉内血管超声检查和冠脉内血流压力监测。心血管内科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展了心内电生理检查和经导管室上速的射频消融术;随后逐步开展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房扑、心房颤动等复杂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2011年各种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术将超过200例。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展了永久起搏器植入术,2006年开展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随后开展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植入式体内除颤器(ICD)以及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植入式体内除颤器(CRT-D)等高端技术,2011年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将超过100例。心血管内科对继发性高血压的鉴别诊断能力在江门市达领先水平,除可以进行肾上腺、肾动脉、脑垂体的影像学检查外,还可以检测多种导致高血压的激素及代谢产物。同时开展了周围血管的介入治疗,除常规开展颈动脉、肾动脉、下肢动脉造影术和支架植入术外,还在2006年开展了主动脉瘤经皮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和主动脉夹层经皮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尤其是开展了外科与介入技术“杂交术”治疗复杂主动脉夹层(Stanford A型)及主动脉弓瘤。心血管内科2005年始逐步开展了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
心血管内科为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目前拥有硕士研究生导师2名,已培养毕业的硕士研究生3名,在读研究生3名。我科已获得广东省和江门市科研立项20余项,目前已发表国家级核心期刊50余篇,其中8篇用英文全文发表;2篇被SCI收录。参加医学专著编写 3 部(总计20万字以上)。获江门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江门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