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眼科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始创于1948年,前身是公济医院眼科,由我国著名的眼科学家、视网膜脱离手术和研究的创始人,人称“东方一只眼”的赵东生教授所创立。经过赵东生教授、张皙教授等几代人的共同努力,眼科得到蓬勃发展,1985年,成为上海市眼科研究所;1986年成为上海医科大学眼科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点,1995年成为眼科学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1995年,成为上海市医学领先专业唯一眼科学重点学科;1998年,成为上海市科委眼底病重点实验室;2002年,成为上海市唯一眼科临床医学中心—视觉复明临床医学中心;同年,成为上海交通大学眼科学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2004年,成为卫生部“视觉第一中国行动项目”华东区区域培训中心;同年,成立上海交通大学眼科研究所;2007年,成为SFDA的全国临床药理基地。2012年,成立上海市交通大学眼科读片中心及生物样本库。2012年,正式托管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市级眼病防治专科医院)。历经60年的几代学者的不懈努力,现已建立以“疾病”为中心的团队医学诊疗模式,形成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难治性青光眼、复杂性白内障、角膜病及斜弱视等疑难眼病诊治特色。目前眼科已经成为集医、教、研于一体的国内综合性三甲医院中一流的眼科及视觉科学学科。现有床位160余张,年门诊量32余万,年手术量15000余台,下设眼底病、白内障、青光眼、角膜病、屈光斜弱视、葡萄膜炎等亚专科。
近5年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十二五”科技重大专项、“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973子项目、863项目以及33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等,共发表SCI论文156篇。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2007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200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及2011华夏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等省部级科技奖20项。
各亚专科简介
眼底病亚专科:
眼底病亚专科由许迅、孙晓东、郑志教授等领衔的17人团队组成,博士生导师4人,博士学位者占82%,海外留学经历者占76%。入选国家人事部、教育部人才计划3人,上海市领军人才2人。许迅教授是中华眼科学会委员暨眼底病学组副组长,上海市眼科学会主任委员;孙晓东教授是中华眼科学会委员,上海市眼科学会副主任委员。
白内障青光眼亚专科由博士生导师邹海东教授领衔的10人团队组成,高级职称7人,研究生学历者占87%,入选上海市启明星、启明星跟踪、浦江人才和卫生系统优秀带头人计划各1人。邹海东教授是中华眼科学会全国防盲和流行病学学组组员,中华超声工程学会眼科分会全国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上海眼科学会委员兼秘书,防盲和流行病学学组组长。
屈光角膜病斜弱视亚专科由博士生导师柯碧莲教授领衔的5人团队组成,高级职称3人,研究生学历者占100%。柯碧莲教授是上海市医学会视光学会委员,上海市眼科学会屈光学组副组长。
眼底病内外科亚专科:
该专科由赵东生教授于1949年创立,是我国第一个眼底病内外科专科,在我国首先开创视网膜脱离诊治和手术,现有博导4名,硕导2名。80年代在国内较早开展合并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孔源性、外伤性视网膜脱离的玻璃体手术;90年代初期开展玻璃体替代物及小包装研究:C3F8、C2F6、C10F18,推广应用到28个省市的256家单位,2万余例,填补国内外空白;开展复杂性RD的诊治研究,使手术成功率提高到94%,处于国际先进水平;90年代后在国内首创重水结合注气治疗早期巨大裂孔,手术成功率达92%;首创双环扎手术对复发性视网膜脱离进行治疗,手术成功率89%;对经典环扎加压手术方法实行改良,缩短手术时间35%;近年来开展国际领先的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感染性眼内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以及各种黄斑手术,目前微创手术率达到92%,总手术成功率达到98%,建立一整套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规范,获得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上海市临床医疗成果一等奖以及临床医疗成果推广奖等8项科技奖。开展晚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起的牵引性视网膜脱离等手术,手术成功率达到92%,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眼底病内科的治疗上,在国内较早开展PDT治疗和抗VEGF治疗新生血管性眼病超过3700余例,开展具有特色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疑难眼底病,同时不断引进和改进眼底病诊断新技术,建立视网膜厚度以及微视野等视功能评估方法,进行微视野以及ICGA指导下PDT治疗,保留固视点,开展PDT联合抗VEGF治疗PCV等眼底病,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
白内障青光眼亚专科:
该亚专科医生均具有博士或硕士学历,现有高级职称医师8名,其中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2名,包括上海市青光眼学组、白内障学组资深副组长、秘书等专家。年手术量近8000例,年门诊量近8万。拥有前后节OCT,UBM,DCT,HRT、静态、动态视野仪等一批先进的青光眼检查设备,Infiniti、Signiture等多台最新型超声乳化设备,及IOL Master等白内障手术相关辅助设备。目前能够开展各类青光眼常规手术、先天性青光眼以及包括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在内的难治性青光眼手术,各种复杂白内障手术,多种新型人工晶体植入手术,联合白内障超乳手术、联合眼后段如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以及难治性青光眼的综合治疗等。近年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除传统的激光虹膜周切术外,大量开展各种新的青光眼激光治疗方法,如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型术、显微内窥镜下睫状体光凝术等。每年复杂白内障手术量稳居上海市前三位,且逐年增长。白内障手术后脱盲率近99%,脱残率达到92%。
屈光角膜病斜弱视亚专科:
现有高级职称医师6名,其中博士生导师1名,硕导1名,担任上海市眼科学会屈光、角膜病组、斜弱视学组资深副组长、秘书等。日常临床工作膜移植术、泪道封栓术、睑裂闭合术。年门诊量3万人次,年手术量大于500台。服务范围以上海城市为中心,辐射周边地区,同时包含收治香港、澳门地区,英国、意大利、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籍病员。近年针对弱视发病机制进行大量探索性研究,包括脑神经递质在弱视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弱视的脑功能成像研究;在治疗上注重视觉质量的综合修复,恢复有效的视觉功能。在弱视在知觉学习训练方面,进行综合调理,成功地使视觉系统复原。同时,应用同视机介入到诊断治疗中,重建因视觉缺失期未发育的视觉功能;配合综合治疗仪辅助治疗个体化弱视治疗及双眼视觉训练。在麻痹性斜视方面,强调个体化的手术方案。近几年,采用联合手术加上个体化的整体设计方案,采取综合治疗,解决了大量复杂的麻痹性斜视、垂直、旋转、分离性斜视,近3年累计斜视手术近300例,临床疗效显著。承担上海市教委关于青少年近视防治多项课题,开展青少年斜弱视早期筛查和近视防治工作。
近5年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十二五”科技重大专项、“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973子项目、863项目以及33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等,共发表SCI论文156篇。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2007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200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及2011华夏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等省部级科技奖20项。
各亚专科简介
眼底病亚专科:
眼底病亚专科由许迅、孙晓东、郑志教授等领衔的17人团队组成,博士生导师4人,博士学位者占82%,海外留学经历者占76%。入选国家人事部、教育部人才计划3人,上海市领军人才2人。许迅教授是中华眼科学会委员暨眼底病学组副组长,上海市眼科学会主任委员;孙晓东教授是中华眼科学会委员,上海市眼科学会副主任委员。
白内障青光眼亚专科由博士生导师邹海东教授领衔的10人团队组成,高级职称7人,研究生学历者占87%,入选上海市启明星、启明星跟踪、浦江人才和卫生系统优秀带头人计划各1人。邹海东教授是中华眼科学会全国防盲和流行病学学组组员,中华超声工程学会眼科分会全国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上海眼科学会委员兼秘书,防盲和流行病学学组组长。
屈光角膜病斜弱视亚专科由博士生导师柯碧莲教授领衔的5人团队组成,高级职称3人,研究生学历者占100%。柯碧莲教授是上海市医学会视光学会委员,上海市眼科学会屈光学组副组长。
眼底病内外科亚专科:
该专科由赵东生教授于1949年创立,是我国第一个眼底病内外科专科,在我国首先开创视网膜脱离诊治和手术,现有博导4名,硕导2名。80年代在国内较早开展合并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孔源性、外伤性视网膜脱离的玻璃体手术;90年代初期开展玻璃体替代物及小包装研究:C3F8、C2F6、C10F18,推广应用到28个省市的256家单位,2万余例,填补国内外空白;开展复杂性RD的诊治研究,使手术成功率提高到94%,处于国际先进水平;90年代后在国内首创重水结合注气治疗早期巨大裂孔,手术成功率达92%;首创双环扎手术对复发性视网膜脱离进行治疗,手术成功率89%;对经典环扎加压手术方法实行改良,缩短手术时间35%;近年来开展国际领先的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感染性眼内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以及各种黄斑手术,目前微创手术率达到92%,总手术成功率达到98%,建立一整套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规范,获得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上海市临床医疗成果一等奖以及临床医疗成果推广奖等8项科技奖。开展晚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起的牵引性视网膜脱离等手术,手术成功率达到92%,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眼底病内科的治疗上,在国内较早开展PDT治疗和抗VEGF治疗新生血管性眼病超过3700余例,开展具有特色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疑难眼底病,同时不断引进和改进眼底病诊断新技术,建立视网膜厚度以及微视野等视功能评估方法,进行微视野以及ICGA指导下PDT治疗,保留固视点,开展PDT联合抗VEGF治疗PCV等眼底病,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
白内障青光眼亚专科:
该亚专科医生均具有博士或硕士学历,现有高级职称医师8名,其中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2名,包括上海市青光眼学组、白内障学组资深副组长、秘书等专家。年手术量近8000例,年门诊量近8万。拥有前后节OCT,UBM,DCT,HRT、静态、动态视野仪等一批先进的青光眼检查设备,Infiniti、Signiture等多台最新型超声乳化设备,及IOL Master等白内障手术相关辅助设备。目前能够开展各类青光眼常规手术、先天性青光眼以及包括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在内的难治性青光眼手术,各种复杂白内障手术,多种新型人工晶体植入手术,联合白内障超乳手术、联合眼后段如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以及难治性青光眼的综合治疗等。近年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除传统的激光虹膜周切术外,大量开展各种新的青光眼激光治疗方法,如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型术、显微内窥镜下睫状体光凝术等。每年复杂白内障手术量稳居上海市前三位,且逐年增长。白内障手术后脱盲率近99%,脱残率达到92%。
屈光角膜病斜弱视亚专科:
现有高级职称医师6名,其中博士生导师1名,硕导1名,担任上海市眼科学会屈光、角膜病组、斜弱视学组资深副组长、秘书等。日常临床工作膜移植术、泪道封栓术、睑裂闭合术。年门诊量3万人次,年手术量大于500台。服务范围以上海城市为中心,辐射周边地区,同时包含收治香港、澳门地区,英国、意大利、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籍病员。近年针对弱视发病机制进行大量探索性研究,包括脑神经递质在弱视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弱视的脑功能成像研究;在治疗上注重视觉质量的综合修复,恢复有效的视觉功能。在弱视在知觉学习训练方面,进行综合调理,成功地使视觉系统复原。同时,应用同视机介入到诊断治疗中,重建因视觉缺失期未发育的视觉功能;配合综合治疗仪辅助治疗个体化弱视治疗及双眼视觉训练。在麻痹性斜视方面,强调个体化的手术方案。近几年,采用联合手术加上个体化的整体设计方案,采取综合治疗,解决了大量复杂的麻痹性斜视、垂直、旋转、分离性斜视,近3年累计斜视手术近300例,临床疗效显著。承担上海市教委关于青少年近视防治多项课题,开展青少年斜弱视早期筛查和近视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