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岳阳医院
老年病科
老年病科创建和发展
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老年病科前身为西医内科,1996年7月经过一系列筹建工作,医院开设了干部病房和干部门诊,原名干部保健科。筹建病房后,先由当初内科主任周荣根负责日常工作,于1997年1月起正式由陈咸川主任接管老年病科工作,担任科室主任。当时设病床30张,干部门诊诊疗室一间,干部保健对象240人。为了适应社会老龄化发展,更好地为广大的老年患者服务,上海市卫生局于2004年将干部保健科统一更名为老年病科。医院门诊诊疗室由一间增加为二间,门诊第一诊疗室专为干部保健对象服务。干部保健对象也逐年增加,有更多的离休干部放心地将保健关系定点在老年病科,最多时有近500人,现有干部保健对象374人。门诊第二诊疗室为老年专科门诊,现开设了冠心病、骨质疏松、老年记忆专科门诊。目前老年病科全年门诊数(包括干部门诊和老年病科门诊)达25000-30000人。2006年病房新大楼落成,老年病科病房床位数由原来30张增加至48张,分成二个病区。病区配置有遥测心电监护仪、心脏除颤起搏仪,BI-PAP呼吸机、微量血糖监测仪、中频电脑治疗仪、氦氖激光治疗仪、12导联心电图机等先进的中西医检查、治疗、抢救设备,成功挽救危重病人的生命,全年出院人数达900-1000人。
老年病科目前有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4名、住院医师5名,护士共名22(病房21名,门诊1名)。拥有博士1名、硕士4名、在读硕士2名。
老年病科是个团结和谐的集体。2001年科室被评为上海市巾帼文明岗;2003年获上海中医大"共青团号";2004~2005年连续2年 被评为岳阳医院"三八红旗集体";2007年获得上海中医大"三八"红旗集体称号;2009年获得岳阳医院"和谐科室"第3名;2010年3月被评为上海市教育系统"巾帼文明岗"。
医疗与学科特色
创科初期,主要承担上海市干部保健处指定的保健对象日常医疗,预防,体检及治疗抢救工作。目前老年病科主要工作是负责定点374位干部保健工作。随着干部保健对象年龄老化,疾病增多,活动多有不便,医院和老年病科的医护人员针对性地提供一系列的便利、优质服务。门诊配备了一名专职护士,为就诊的干保病人提供一站式服务,(即:凭磁卡号码可以完成挂号、收费、化验检查及配药,做到方便快捷。)。每年9-10月安排老干部体检,体检时间灵活,便于病人和家属安排,体检时发现问题,立即安排入院更好诊治。病区工作坚持贯彻"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的方针,创建了本院首个温馨病房。临床工作繁重,一方面离休干部年事已高,慢性病多,夹杂症多,重症病多;另一方面老干部和家属对诊治要求高,临床工作既要求精益求精又要仔细负责。在科室主任和护士长积极带领下,出色地完成一次次危重病人抢救。床位使用率均在100%以上,完成各项医院考核指标,医疗差错发生率为零。
老年病科还承担老年疾病的诊疗工作。随着老年人口的增长,慢性疾病尤其高血压、冠心病、骨关节病和脑血管病成为老年人的主要杀手。老年病科以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慢性常见疾病,运用现代医学先进的诊疗手段和祖国医学辨证施治的原则开展对老年期各种疾病的治疗和干预。擅长冠心病、动脉硬化、骨质疏松、脑血管意外后的认知功能障碍治疗,开设冠心病、骨质疏松和老年记忆专科三个专病门诊,其中骨质疏松专科被评为上海中医药大学A级专科。老年病科史晓副主任开展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工作已10年余,在西医防治基础上结合中医健脾补肾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总结出院内协定方"补肾健脾通络方"加钙剂联合治疗骨质疏松症取得了满意疗效,完成院级课题《补肾法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和市卫生局课题《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单病种质量控制标准研究》。疾病治疗同时,加强骨质疏松患者生活质量评估,自编骨松操进行患者运动指导。
陈咸川主任自1999年起,开始关注中医药抗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工作,从中药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筛查→复方中药对于动脉粥样硬化中血管内皮功能影响→中药抑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质量控制标准研究→动物实验证明养血化瘀通络中药能改善动脉粥样硬化,完成卫生局课题4项,并以具有抑制粥样硬化的中药组成了水仙祛斑方用于临床治疗,为中医中药抗动脉粥样硬化提供了丰富的临床工作基础和科研研究思路。
科室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开展老年人养生、慢性病预防、疾病后康复治疗等宣传教育,病区有养生饮食指导,中药整体调理,脑血管疾病后功能康复指导等,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科研工作与科技成果
科室科研工作在陈咸川主任带领下,从1999年起开始着眼于中医药在抗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1999年完成市卫生局干部保健处课题《养血活血药抑制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的方法研究和能力评估》为筛选单味中药抗动脉粥样硬化提供实验依据。2000年完成市卫生局课题《黄芪和丹参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和作用机制》证实高脂刺激后黄芪能明显改善内皮损伤,而缺血再灌注后,丹参对内皮损伤的改善作用较显著。2003年,市卫生局中医处的课题《中药抑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质量控制标准研究》,以益气养血化瘀通络中药复方对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临床症状、血脂水平、动脉硬化指数、血液流变学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斑块数量的分析研究。2005年市卫生局课题《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方干预Apo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经动物研究表明该中药复方具有降低血清白介素-6从而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2009年,市卫生局课题《培补疏脉方干预老年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研究》尝试将中医中药研究更多地涉及全身动脉硬化的课题中。
史晓副主任带领的骨质疏松研究课题也是科室科研工作的一个部分。已完成市卫生局课题《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单病种质量控制标准研究》。现在研课题是市卫生局中医药科研基金课题《骨质疏松对骨质疏松患者密度和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科室医务人员结合工作实际开展科研工作,每年在全国各级刊物上发表4-5篇研究论文,申报数项各级科研课题基金。现已承担局级以上课题7项;出版专著2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
教学与人才培养
老年病科长期承担上海中医药大学的内科学和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教学任务,陈咸川主任长期担任中医药大学的中医内科教研室主任职务,自2006年起科室每年安排一名高年资住院医生担任医院中医内科教学干事之职,配合主任开展中医内科的教学工作,同时也培养住院医生教学能力。科室每年临床带教本科生90人次,七年制和硕士研究生30人次,留学生50人次,开设小讲课60余次,教学查房48次,教学病例讨论24次。承担实习学生和留学生岗前培训任务。在内科系统带教评比中成绩名列前茅。陈咸川主任医师05-06年连续荣获中医药大学教书育人奖,获岳阳医院教学查房比赛一等奖。2006年,陈咸川主任获"理论课优秀教师"奖;上海中医药大学"三育人"提名奖;上海中医药大学医院管理干部优秀个人提名奖等多项荣誉。
教书育人同时,老年病科一向很注重人才培养工作,目前拥有博士1名、硕士4名、在读硕士2名。科室定期安排医师到西医医院进修,学习最新理论和实践;在传承老中医学术理念,研究弘扬中医精粹,培养新一代优秀中医传人方面近几年来先后与上海市名中医何立人、凌耀星、徐敏华工作室密切合作,李欣医师是何立人、凌耀星工作室的重要成员,范代丽医师跟随名中医徐敏华流派传承等,通过继承、整理和总结名中医学术理念和学术思想为老年病科以中西医结合方法做好老年病防治工作提供人才保证和知识创新。
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老年病科前身为西医内科,1996年7月经过一系列筹建工作,医院开设了干部病房和干部门诊,原名干部保健科。筹建病房后,先由当初内科主任周荣根负责日常工作,于1997年1月起正式由陈咸川主任接管老年病科工作,担任科室主任。当时设病床30张,干部门诊诊疗室一间,干部保健对象240人。为了适应社会老龄化发展,更好地为广大的老年患者服务,上海市卫生局于2004年将干部保健科统一更名为老年病科。医院门诊诊疗室由一间增加为二间,门诊第一诊疗室专为干部保健对象服务。干部保健对象也逐年增加,有更多的离休干部放心地将保健关系定点在老年病科,最多时有近500人,现有干部保健对象374人。门诊第二诊疗室为老年专科门诊,现开设了冠心病、骨质疏松、老年记忆专科门诊。目前老年病科全年门诊数(包括干部门诊和老年病科门诊)达25000-30000人。2006年病房新大楼落成,老年病科病房床位数由原来30张增加至48张,分成二个病区。病区配置有遥测心电监护仪、心脏除颤起搏仪,BI-PAP呼吸机、微量血糖监测仪、中频电脑治疗仪、氦氖激光治疗仪、12导联心电图机等先进的中西医检查、治疗、抢救设备,成功挽救危重病人的生命,全年出院人数达900-1000人。
老年病科目前有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4名、住院医师5名,护士共名22(病房21名,门诊1名)。拥有博士1名、硕士4名、在读硕士2名。
老年病科是个团结和谐的集体。2001年科室被评为上海市巾帼文明岗;2003年获上海中医大"共青团号";2004~2005年连续2年 被评为岳阳医院"三八红旗集体";2007年获得上海中医大"三八"红旗集体称号;2009年获得岳阳医院"和谐科室"第3名;2010年3月被评为上海市教育系统"巾帼文明岗"。
医疗与学科特色
创科初期,主要承担上海市干部保健处指定的保健对象日常医疗,预防,体检及治疗抢救工作。目前老年病科主要工作是负责定点374位干部保健工作。随着干部保健对象年龄老化,疾病增多,活动多有不便,医院和老年病科的医护人员针对性地提供一系列的便利、优质服务。门诊配备了一名专职护士,为就诊的干保病人提供一站式服务,(即:凭磁卡号码可以完成挂号、收费、化验检查及配药,做到方便快捷。)。每年9-10月安排老干部体检,体检时间灵活,便于病人和家属安排,体检时发现问题,立即安排入院更好诊治。病区工作坚持贯彻"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的方针,创建了本院首个温馨病房。临床工作繁重,一方面离休干部年事已高,慢性病多,夹杂症多,重症病多;另一方面老干部和家属对诊治要求高,临床工作既要求精益求精又要仔细负责。在科室主任和护士长积极带领下,出色地完成一次次危重病人抢救。床位使用率均在100%以上,完成各项医院考核指标,医疗差错发生率为零。
老年病科还承担老年疾病的诊疗工作。随着老年人口的增长,慢性疾病尤其高血压、冠心病、骨关节病和脑血管病成为老年人的主要杀手。老年病科以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慢性常见疾病,运用现代医学先进的诊疗手段和祖国医学辨证施治的原则开展对老年期各种疾病的治疗和干预。擅长冠心病、动脉硬化、骨质疏松、脑血管意外后的认知功能障碍治疗,开设冠心病、骨质疏松和老年记忆专科三个专病门诊,其中骨质疏松专科被评为上海中医药大学A级专科。老年病科史晓副主任开展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工作已10年余,在西医防治基础上结合中医健脾补肾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总结出院内协定方"补肾健脾通络方"加钙剂联合治疗骨质疏松症取得了满意疗效,完成院级课题《补肾法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和市卫生局课题《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单病种质量控制标准研究》。疾病治疗同时,加强骨质疏松患者生活质量评估,自编骨松操进行患者运动指导。
陈咸川主任自1999年起,开始关注中医药抗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工作,从中药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筛查→复方中药对于动脉粥样硬化中血管内皮功能影响→中药抑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质量控制标准研究→动物实验证明养血化瘀通络中药能改善动脉粥样硬化,完成卫生局课题4项,并以具有抑制粥样硬化的中药组成了水仙祛斑方用于临床治疗,为中医中药抗动脉粥样硬化提供了丰富的临床工作基础和科研研究思路。
科室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开展老年人养生、慢性病预防、疾病后康复治疗等宣传教育,病区有养生饮食指导,中药整体调理,脑血管疾病后功能康复指导等,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科研工作与科技成果
科室科研工作在陈咸川主任带领下,从1999年起开始着眼于中医药在抗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1999年完成市卫生局干部保健处课题《养血活血药抑制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的方法研究和能力评估》为筛选单味中药抗动脉粥样硬化提供实验依据。2000年完成市卫生局课题《黄芪和丹参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和作用机制》证实高脂刺激后黄芪能明显改善内皮损伤,而缺血再灌注后,丹参对内皮损伤的改善作用较显著。2003年,市卫生局中医处的课题《中药抑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质量控制标准研究》,以益气养血化瘀通络中药复方对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临床症状、血脂水平、动脉硬化指数、血液流变学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斑块数量的分析研究。2005年市卫生局课题《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方干预Apo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经动物研究表明该中药复方具有降低血清白介素-6从而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2009年,市卫生局课题《培补疏脉方干预老年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研究》尝试将中医中药研究更多地涉及全身动脉硬化的课题中。
史晓副主任带领的骨质疏松研究课题也是科室科研工作的一个部分。已完成市卫生局课题《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单病种质量控制标准研究》。现在研课题是市卫生局中医药科研基金课题《骨质疏松对骨质疏松患者密度和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科室医务人员结合工作实际开展科研工作,每年在全国各级刊物上发表4-5篇研究论文,申报数项各级科研课题基金。现已承担局级以上课题7项;出版专著2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
教学与人才培养
老年病科长期承担上海中医药大学的内科学和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教学任务,陈咸川主任长期担任中医药大学的中医内科教研室主任职务,自2006年起科室每年安排一名高年资住院医生担任医院中医内科教学干事之职,配合主任开展中医内科的教学工作,同时也培养住院医生教学能力。科室每年临床带教本科生90人次,七年制和硕士研究生30人次,留学生50人次,开设小讲课60余次,教学查房48次,教学病例讨论24次。承担实习学生和留学生岗前培训任务。在内科系统带教评比中成绩名列前茅。陈咸川主任医师05-06年连续荣获中医药大学教书育人奖,获岳阳医院教学查房比赛一等奖。2006年,陈咸川主任获"理论课优秀教师"奖;上海中医药大学"三育人"提名奖;上海中医药大学医院管理干部优秀个人提名奖等多项荣誉。
教书育人同时,老年病科一向很注重人才培养工作,目前拥有博士1名、硕士4名、在读硕士2名。科室定期安排医师到西医医院进修,学习最新理论和实践;在传承老中医学术理念,研究弘扬中医精粹,培养新一代优秀中医传人方面近几年来先后与上海市名中医何立人、凌耀星、徐敏华工作室密切合作,李欣医师是何立人、凌耀星工作室的重要成员,范代丽医师跟随名中医徐敏华流派传承等,通过继承、整理和总结名中医学术理念和学术思想为老年病科以中西医结合方法做好老年病防治工作提供人才保证和知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