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岳阳医院
普通外科
一、科室创建与发展
岳阳医院普外科原称西医外科,1976年建院时仅有专职外科医师,当时除负责外科常见病外,还赴唐山支援地震灾区的医疗工作。至1979年正式成立西医外科,科室负责人高树俊,有医师五人,床位八张,当时业务量较低,但仍积极拓展,参与消化专业的胃窦炎专科门诊,联合自制胃窦炎系列冲剂,并开设胆道门诊和泌尿外科门诊,但总体业务量较小,月手术量最高不超10台。90年代初,医院领导对西医外科的发展提出较高的要求,故调入洪锡祥副主任医师暂任西医外科主任,希冀能进一步扩大业务量,提升知名度,推动科室整体发展,但限于当时科室门诊量较少,急诊更少,业务拓展极其困难。1993年,陶海炎任西医外科科主任后,随着医院的逐步发展,外科业务也逐渐提升,床位数逐渐增至21张,科室人员增至十余人,手术数量也随之增加,业务范畴基本涵盖外科大多数常见病。至1995年医院新址落成,医院整体搬迁,仍由陶海炎任主任。陶主任在任期间,除普外科业务外,并拓展泌尿外科业务,为西医外科业务和人员的稳定作出了不懈的努力,此时期西医外科床位增至46张(含泌尿外科),医师十余人,拥有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4张。同时还开展实行急诊24小时应诊制度。1996年医院引进张胜华主任,科室业务有了新的发展,开始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此后腹腔镜微创手术一直作为科室业务的基石,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拓展腹腔镜业务范畴。那一时期科室逐步拥有腹腔镜设备2台,胆道镜1台等专业设备。收治病人数和手术量逐年递增,科室知名度逐渐提升。2002年,随着专科化的发展,西医外科拆分为外一科和外二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自西医外科分出,由神经外科和泌尿外科组成外二科,之后,西医外科也随着部分专业分离,更名为普通外科。
2001年医院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引进胸外科副主任医师闫增荣,成立胸外科组,隶属于普外科,承担胸外科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经过多年努力,胸外科工作量逐年增加,从最初开展肺癌、食管癌及纵隔肿瘤等胸外科常规手术,发展到能够开展胸腔镜手术、全肺切除手术等胸外科重大手术,手术量也从刚开始每年十几例发展到几十例,年收治胸外科病人300余例。特别是自2006年胸外科聘请上海肺科医院胸外科原主任、著名胸外科专家童稳圃主任医师为技术顾问,胸外科工作有了长足发展,尤其在肺癌个体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形成了特色。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医院监护室、呼吸内科、麻醉科、放射科、病理科等相关科室业务水平的提高,对医院整体水平的提升起到一定的作用。
至2010年普外科(含胸外科)有17名医师,其中副主任医师以上9人,硕博以上占60%。床位近80张,年出院病人1800人次以上,每月收治病人在200人次左右,自费病人占1/3,年手术1500台以上,月手术量在130台左右,大手术占1/3,除普外科门诊外,尚有专家门诊、专科门诊4个,年门诊量14000人次。近十五年来,年门急诊人次增长700%,出院人次增长300%,手术例次增长200%。已成为床位数最多,收治量最多,手术量最多的临床科室,工作范畴涵盖临床医疗,医科教育及医学科研的完整的临床学科。
二、医疗与学科特色:
普外科一直以来以中西医结合为主要特色,擅长以微创和整体治疗为特色的中西医结合治疗。1979年科室初建时与消化专业联合开展胃窦炎专科门诊,自制胃窦炎系列冲剂;从1985年起,科室通过研读中医经典,传承当代中医医家的经验,结合临床实践,对肝内外胆管结石的基础与临床,急性胰腺炎的基础研究等方面做了深入的研究,开展了活血清解汤、大黄四君子汤对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自1996年起,科室开展腹腔镜手术,并结合理气通便中药在围手术期的应用,促进术后肠功能恢复,取得一定的疗效。2009年科室为促进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医学的进一步发展,团结有志于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医学发展的专业人员,搭建高层次学术交流的平台,申请成立了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围手术期分会,现为分会牵头单位。
1995年医院搬迁后,科室开展以腹腔镜胆囊切除为特色的微创手术,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拓展腹腔镜业务范畴,微创技术渗入各专业领域。2001年腹腔镜下肝囊肿开窗术成功开展,2003年开展腹腔镜下疝修补术、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2004年开始开展腹腔镜下结肠肿块切除术等较大的腹腔内手术。至 2004年,科室拥有超细胰胆管镜,并成功开展疑难的胆道手术及激光下碎石技术,当时在全国属于领先水平,对周边地区的复杂胆道疾病的处理有一定的辐射作用. 2008年,科室拥有乳管镜,掌握和开展乳管内的细小病变的诊断及治疗的新技术。同时,对于消化道恶性肿瘤根治性切除、胰十二指肠切除、肝叶切除等高难度手术也全面开展,在地区建立起区域性优势。2009年,科室开始在胆囊疾病、甲状腺疾病、乳腺疾病、疝疾病等单病种进行质控及临床路径的建设。目前,临床收治病种涵盖全部普外领域,业务范围形成以胆石病,消化道肿瘤及甲状腺疾病为主的三大支柱,病种也从单一、平诊疾病向复杂、疑难、危重疾病发展,抢救成功率逐步上升,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并独立拥有腹腔镜技术,胆道镜技术,超细胰胆管镜技术,合作开展十二指肠镜技术。2011年科室在加强普通门诊基础上,重视对中西医结合肝胆、胃肠、甲状腺和乳腺等专病专科的建设,专科特色已初见规模。
三、教学与人才培养
西医外科教研室以普外科为基础,承担中医大三个专业的临床教学工作并开设"动物手术学",除本科教育外,尚承担研究生教育及住院医师培训基地培养教育。1985年起科室承担上海中医药大学本科生的临床带教工作。目前科室拥有硕士生导师3人,先后培养硕士研究生9人。每年承担上海中医药大学本科生、七年制学生的西医外科学授课及临床实习带教任务。每周一次小讲课、四次教学查房及每月两次病例讨论。 2005年科室根据临床上的需要,在大学开设限选课"动物手术学" 共24学时,并同时编写了上海中医药大学《动物手术学》的教材。承担大学五年制中西医结合专业、康复专业、七年制中西医结合专业和七年制针推专业的《西医外科学》的理论授课,其中五年制中西医结合专业及七年制中西医结合专业每年112学时,康复专业及七年制针推专业每年56学时。
科室目前人员结构合理,硕博士过半数,正高职称2人,副高职称7人,杏林学者1人,后备专家1人,入选青苗培养3人。
四、科研工作
科室长期坚持临床与科研工作并重的原则,1995年至2010年内承担卫生部课题一项,局级课题4项,其中局级包括上海市教委课题"左肝管暴露法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基础研究"、上海市卫生局课题"大黄四君子汤对急性胰腺炎肠粘膜屏障的影响",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课题"活血清解汤对急性胰腺炎早期多系统细胞凋亡的研究"等,并有多项校级和院级课题包括"活血清解汤对急性胰腺炎早期胰腺组织的凋亡研究"、"益气柔肝方结合经超细胆道镜激光碎石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研究"。自1995年以来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如"益气柔肝方结合经超细胆道镜激光碎石治疗肝内胆管结石"(中西医结合学报)、"经超细胆道镜U100激光碎石治疗胆总管下端结石嵌顿的临床研究"(中国微创外科杂志)、"大黄四君子汤对急性胰腺炎肠粘膜屏障的保护作用"(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活血清解汤对急性胰腺炎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益气柔肝方对胆总管结石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等。科室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结合临床实践,在肝内外胆管结石的基础与临床,急性胰腺炎的基础研究等方面做了深入的研究,获得良好的社会影响。近期科室在消化道肿瘤腹腔热化疗方面亦做了有益的尝试,为进一步增加消化道肿瘤的临床疗效进行踏实有效的研究。
岳阳医院普外科原称西医外科,1976年建院时仅有专职外科医师,当时除负责外科常见病外,还赴唐山支援地震灾区的医疗工作。至1979年正式成立西医外科,科室负责人高树俊,有医师五人,床位八张,当时业务量较低,但仍积极拓展,参与消化专业的胃窦炎专科门诊,联合自制胃窦炎系列冲剂,并开设胆道门诊和泌尿外科门诊,但总体业务量较小,月手术量最高不超10台。90年代初,医院领导对西医外科的发展提出较高的要求,故调入洪锡祥副主任医师暂任西医外科主任,希冀能进一步扩大业务量,提升知名度,推动科室整体发展,但限于当时科室门诊量较少,急诊更少,业务拓展极其困难。1993年,陶海炎任西医外科科主任后,随着医院的逐步发展,外科业务也逐渐提升,床位数逐渐增至21张,科室人员增至十余人,手术数量也随之增加,业务范畴基本涵盖外科大多数常见病。至1995年医院新址落成,医院整体搬迁,仍由陶海炎任主任。陶主任在任期间,除普外科业务外,并拓展泌尿外科业务,为西医外科业务和人员的稳定作出了不懈的努力,此时期西医外科床位增至46张(含泌尿外科),医师十余人,拥有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4张。同时还开展实行急诊24小时应诊制度。1996年医院引进张胜华主任,科室业务有了新的发展,开始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此后腹腔镜微创手术一直作为科室业务的基石,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拓展腹腔镜业务范畴。那一时期科室逐步拥有腹腔镜设备2台,胆道镜1台等专业设备。收治病人数和手术量逐年递增,科室知名度逐渐提升。2002年,随着专科化的发展,西医外科拆分为外一科和外二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自西医外科分出,由神经外科和泌尿外科组成外二科,之后,西医外科也随着部分专业分离,更名为普通外科。
2001年医院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引进胸外科副主任医师闫增荣,成立胸外科组,隶属于普外科,承担胸外科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经过多年努力,胸外科工作量逐年增加,从最初开展肺癌、食管癌及纵隔肿瘤等胸外科常规手术,发展到能够开展胸腔镜手术、全肺切除手术等胸外科重大手术,手术量也从刚开始每年十几例发展到几十例,年收治胸外科病人300余例。特别是自2006年胸外科聘请上海肺科医院胸外科原主任、著名胸外科专家童稳圃主任医师为技术顾问,胸外科工作有了长足发展,尤其在肺癌个体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形成了特色。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医院监护室、呼吸内科、麻醉科、放射科、病理科等相关科室业务水平的提高,对医院整体水平的提升起到一定的作用。
至2010年普外科(含胸外科)有17名医师,其中副主任医师以上9人,硕博以上占60%。床位近80张,年出院病人1800人次以上,每月收治病人在200人次左右,自费病人占1/3,年手术1500台以上,月手术量在130台左右,大手术占1/3,除普外科门诊外,尚有专家门诊、专科门诊4个,年门诊量14000人次。近十五年来,年门急诊人次增长700%,出院人次增长300%,手术例次增长200%。已成为床位数最多,收治量最多,手术量最多的临床科室,工作范畴涵盖临床医疗,医科教育及医学科研的完整的临床学科。
二、医疗与学科特色:
普外科一直以来以中西医结合为主要特色,擅长以微创和整体治疗为特色的中西医结合治疗。1979年科室初建时与消化专业联合开展胃窦炎专科门诊,自制胃窦炎系列冲剂;从1985年起,科室通过研读中医经典,传承当代中医医家的经验,结合临床实践,对肝内外胆管结石的基础与临床,急性胰腺炎的基础研究等方面做了深入的研究,开展了活血清解汤、大黄四君子汤对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自1996年起,科室开展腹腔镜手术,并结合理气通便中药在围手术期的应用,促进术后肠功能恢复,取得一定的疗效。2009年科室为促进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医学的进一步发展,团结有志于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医学发展的专业人员,搭建高层次学术交流的平台,申请成立了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围手术期分会,现为分会牵头单位。
1995年医院搬迁后,科室开展以腹腔镜胆囊切除为特色的微创手术,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拓展腹腔镜业务范畴,微创技术渗入各专业领域。2001年腹腔镜下肝囊肿开窗术成功开展,2003年开展腹腔镜下疝修补术、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2004年开始开展腹腔镜下结肠肿块切除术等较大的腹腔内手术。至 2004年,科室拥有超细胰胆管镜,并成功开展疑难的胆道手术及激光下碎石技术,当时在全国属于领先水平,对周边地区的复杂胆道疾病的处理有一定的辐射作用. 2008年,科室拥有乳管镜,掌握和开展乳管内的细小病变的诊断及治疗的新技术。同时,对于消化道恶性肿瘤根治性切除、胰十二指肠切除、肝叶切除等高难度手术也全面开展,在地区建立起区域性优势。2009年,科室开始在胆囊疾病、甲状腺疾病、乳腺疾病、疝疾病等单病种进行质控及临床路径的建设。目前,临床收治病种涵盖全部普外领域,业务范围形成以胆石病,消化道肿瘤及甲状腺疾病为主的三大支柱,病种也从单一、平诊疾病向复杂、疑难、危重疾病发展,抢救成功率逐步上升,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并独立拥有腹腔镜技术,胆道镜技术,超细胰胆管镜技术,合作开展十二指肠镜技术。2011年科室在加强普通门诊基础上,重视对中西医结合肝胆、胃肠、甲状腺和乳腺等专病专科的建设,专科特色已初见规模。
三、教学与人才培养
西医外科教研室以普外科为基础,承担中医大三个专业的临床教学工作并开设"动物手术学",除本科教育外,尚承担研究生教育及住院医师培训基地培养教育。1985年起科室承担上海中医药大学本科生的临床带教工作。目前科室拥有硕士生导师3人,先后培养硕士研究生9人。每年承担上海中医药大学本科生、七年制学生的西医外科学授课及临床实习带教任务。每周一次小讲课、四次教学查房及每月两次病例讨论。 2005年科室根据临床上的需要,在大学开设限选课"动物手术学" 共24学时,并同时编写了上海中医药大学《动物手术学》的教材。承担大学五年制中西医结合专业、康复专业、七年制中西医结合专业和七年制针推专业的《西医外科学》的理论授课,其中五年制中西医结合专业及七年制中西医结合专业每年112学时,康复专业及七年制针推专业每年56学时。
科室目前人员结构合理,硕博士过半数,正高职称2人,副高职称7人,杏林学者1人,后备专家1人,入选青苗培养3人。
四、科研工作
科室长期坚持临床与科研工作并重的原则,1995年至2010年内承担卫生部课题一项,局级课题4项,其中局级包括上海市教委课题"左肝管暴露法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基础研究"、上海市卫生局课题"大黄四君子汤对急性胰腺炎肠粘膜屏障的影响",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课题"活血清解汤对急性胰腺炎早期多系统细胞凋亡的研究"等,并有多项校级和院级课题包括"活血清解汤对急性胰腺炎早期胰腺组织的凋亡研究"、"益气柔肝方结合经超细胆道镜激光碎石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研究"。自1995年以来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如"益气柔肝方结合经超细胆道镜激光碎石治疗肝内胆管结石"(中西医结合学报)、"经超细胆道镜U100激光碎石治疗胆总管下端结石嵌顿的临床研究"(中国微创外科杂志)、"大黄四君子汤对急性胰腺炎肠粘膜屏障的保护作用"(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活血清解汤对急性胰腺炎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益气柔肝方对胆总管结石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等。科室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结合临床实践,在肝内外胆管结石的基础与临床,急性胰腺炎的基础研究等方面做了深入的研究,获得良好的社会影响。近期科室在消化道肿瘤腹腔热化疗方面亦做了有益的尝试,为进一步增加消化道肿瘤的临床疗效进行踏实有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