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放射诊断科
一、科室基本情况
放射诊断科始建于1954年,科室主要开展临床和教学的影像检查和诊断工作。1982年为硕士学位授予点,1986年为博士学位授予点,1995年为博士后流动站。1997年设立医学影像专科中心。2010年评为“研究型科室”。 2012年6月顺利通过“北京市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复审。2015年获批国家住院医师培训基地。多次获得先进党支部、优秀支部书记/党员/团员、医德医风先进个人、基层建设先进单位等各类表彰。
科室仪器设备先进,科室医疗科研设备总价值达2.5亿元。现有DR机9台,CT机9台,MR机器13台,数字胃肠机2台,骨密度仪1台,乳腺钼靶机1台。全科实现影像PACS系统管理。
二、专业特长或医疗优势
科室工作量由普放、CT、MRI三部分组成。在工作人员匮乏的基础上仍然保持检查量从08年的27万人次增长到现在的38万余人次,逐年稳步递增。全科人员齐头并进,全面实现365无节假日工作,普通放射\CT实现当日申请当日检查,MRI实施技术检查早晚双班制度,检查数量位居全国前列,有效缩短病人等候时间。圆满完成延安、涿州、西藏等医院帮带计划、圆满完成各项保健任务,全体人员齐心齐力为患者早日检查、为医院的建设贡献了力量。
三、技术队伍
现有医务人员113名。医疗分工,医生组39人,技术组60人,护理组14人。主系列人员现有高级职称24人。住院医师培训师资8名,临床实践教学导师29名。主系列中硕士学位以上学历21人。技术系列90%为本科学历。根据任务分工设立7个管理组分别为诊断组、技术组、护理组、教学组、质控组、PACS管理组。医技人员专业方向明确,系统人才梯队分布较合理,下设5各学科分组分别为为神经系统影像、心胸影像、腹部影像、骨与五官影像、非血管介入影像。
四、科研成果
科研氛围浓厚,全科人员积极参与,组成各亚专科组申报团队。近五年获课题29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项,北京市课题1项,博士后基金2项,经费约1209.5万元。发表论文158篇,其中SCI论文56篇,累计影响因子172分,Medline论文39篇。主编专著6部,专利2项。近年获院校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院级医疗成果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医疗成果3等奖1项,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现担任北京放射学会副主委、亚洲冷冻治疗学会主席、北京放射学会常委、中华放射学会腹部学组、胸部学组、青年学组委员等,中国肿瘤介入治疗学会等。全科10余人,担任包括中华医学杂志、中华放射学杂志等30多种国家核心期刊杂志编委、特邀审稿人、特邀编委等职,主系列人员均参与或承担科研项目。
五、人才培养
教学特色显著,方式多样。针对三生基础教学、本科人员的继续教育、全国继教授课,制定各类科室教学计划,从每早一次的专科疾病小讲座到每周一次的科室大讲课,从入科时的知识普及到英文文献讲解竞赛,从三生的结业汇报到教授的精彩演讲,从科室的讲课到医院的培训,从课件的制作到教材的编写,从招生的授课到走出去补短板,无不透露着放射科对教学工作的重视。尤其是英文讲课及阅片形式多次获得各级人员赞扬。保持每年举办全国继续教育项目4次,多年常规开展的有“磁共振成像诊断高级研修班”、“多层螺旋CT新进展学习班”、“胸部疾病影像诊断新进展学习班”、“全国影像学引导微创介入治疗学术会议”等。多次获得优秀教学先进单位表彰,6人次获得教学先进个人、优秀教师。态度的端正保证了科室的质量,特色的鲜明促进了科室的发展。保持每年接收全国各省市医院进修生50-70名,接受清华、南开等大学的实习教育。
六、新技术、新业务
除常规检查及时有效,科室积极开展新技术及新业务,如“纳米刀肿瘤消融治疗疗效及安全性评价”、“CT、MRI引导肿瘤冷冻消融术”、“肿瘤的氩氦刀诊疗”、“脑部磁共振灌注成像肿瘤分级”、“脑部磁共振灌注成像放疗反应和肿瘤复发”、“磁共振渗透成像脑部疾病中应用”、“全脑血管壁磁共振成像的应用研究”、“脑无造影剂灌注成像研究”、“心脏、大血管及冠状动脉支架及搭桥术后的CT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影像学检查”;拓展特色技术及业务如“乳腺癌的影像评价”、“原发性肝癌治疗效果的MRI评价”、“MRI全身弥散加权骨肿瘤的诊断”、“超高b值DWI(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筛查前列腺癌”等。
放射诊断科始建于1954年,科室主要开展临床和教学的影像检查和诊断工作。1982年为硕士学位授予点,1986年为博士学位授予点,1995年为博士后流动站。1997年设立医学影像专科中心。2010年评为“研究型科室”。 2012年6月顺利通过“北京市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复审。2015年获批国家住院医师培训基地。多次获得先进党支部、优秀支部书记/党员/团员、医德医风先进个人、基层建设先进单位等各类表彰。
科室仪器设备先进,科室医疗科研设备总价值达2.5亿元。现有DR机9台,CT机9台,MR机器13台,数字胃肠机2台,骨密度仪1台,乳腺钼靶机1台。全科实现影像PACS系统管理。
二、专业特长或医疗优势
科室工作量由普放、CT、MRI三部分组成。在工作人员匮乏的基础上仍然保持检查量从08年的27万人次增长到现在的38万余人次,逐年稳步递增。全科人员齐头并进,全面实现365无节假日工作,普通放射\CT实现当日申请当日检查,MRI实施技术检查早晚双班制度,检查数量位居全国前列,有效缩短病人等候时间。圆满完成延安、涿州、西藏等医院帮带计划、圆满完成各项保健任务,全体人员齐心齐力为患者早日检查、为医院的建设贡献了力量。
三、技术队伍
现有医务人员113名。医疗分工,医生组39人,技术组60人,护理组14人。主系列人员现有高级职称24人。住院医师培训师资8名,临床实践教学导师29名。主系列中硕士学位以上学历21人。技术系列90%为本科学历。根据任务分工设立7个管理组分别为诊断组、技术组、护理组、教学组、质控组、PACS管理组。医技人员专业方向明确,系统人才梯队分布较合理,下设5各学科分组分别为为神经系统影像、心胸影像、腹部影像、骨与五官影像、非血管介入影像。
四、科研成果
科研氛围浓厚,全科人员积极参与,组成各亚专科组申报团队。近五年获课题29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项,北京市课题1项,博士后基金2项,经费约1209.5万元。发表论文158篇,其中SCI论文56篇,累计影响因子172分,Medline论文39篇。主编专著6部,专利2项。近年获院校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院级医疗成果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医疗成果3等奖1项,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现担任北京放射学会副主委、亚洲冷冻治疗学会主席、北京放射学会常委、中华放射学会腹部学组、胸部学组、青年学组委员等,中国肿瘤介入治疗学会等。全科10余人,担任包括中华医学杂志、中华放射学杂志等30多种国家核心期刊杂志编委、特邀审稿人、特邀编委等职,主系列人员均参与或承担科研项目。
五、人才培养
教学特色显著,方式多样。针对三生基础教学、本科人员的继续教育、全国继教授课,制定各类科室教学计划,从每早一次的专科疾病小讲座到每周一次的科室大讲课,从入科时的知识普及到英文文献讲解竞赛,从三生的结业汇报到教授的精彩演讲,从科室的讲课到医院的培训,从课件的制作到教材的编写,从招生的授课到走出去补短板,无不透露着放射科对教学工作的重视。尤其是英文讲课及阅片形式多次获得各级人员赞扬。保持每年举办全国继续教育项目4次,多年常规开展的有“磁共振成像诊断高级研修班”、“多层螺旋CT新进展学习班”、“胸部疾病影像诊断新进展学习班”、“全国影像学引导微创介入治疗学术会议”等。多次获得优秀教学先进单位表彰,6人次获得教学先进个人、优秀教师。态度的端正保证了科室的质量,特色的鲜明促进了科室的发展。保持每年接收全国各省市医院进修生50-70名,接受清华、南开等大学的实习教育。
六、新技术、新业务
除常规检查及时有效,科室积极开展新技术及新业务,如“纳米刀肿瘤消融治疗疗效及安全性评价”、“CT、MRI引导肿瘤冷冻消融术”、“肿瘤的氩氦刀诊疗”、“脑部磁共振灌注成像肿瘤分级”、“脑部磁共振灌注成像放疗反应和肿瘤复发”、“磁共振渗透成像脑部疾病中应用”、“全脑血管壁磁共振成像的应用研究”、“脑无造影剂灌注成像研究”、“心脏、大血管及冠状动脉支架及搭桥术后的CT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影像学检查”;拓展特色技术及业务如“乳腺癌的影像评价”、“原发性肝癌治疗效果的MRI评价”、“MRI全身弥散加权骨肿瘤的诊断”、“超高b值DWI(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筛查前列腺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