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呼吸及危重症医学科
呼吸内科(原肺科)创办于1952年,后不断开拓创新、发展壮大,为安徽医科大学最早的硕士学位授予点,现为博士学位授予点和全国临床医学重点建设专科。呼吸内科现共有3个病区、1个肺功能室、1个内窥镜室、1个睡眠呼吸监测室和260 m2实验室组成。科室现有各级医生19人:正高职称10人、副高职称7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6人。许学受教授编著的《肺科手册》再版四次,发行量近5万册,另外研制的《XFY-A及XFY-B型多功能胸腹诊治仪》和《微型气胸自动诊疗仪》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及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近年来共获得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补助安徽省公共卫生专项资金1项、卫生公益性行业科技专项项目1项及20余项省厅级科研课题,每年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论文5-7篇、中华系列论文10余篇。
全科目前共设床位95张,常备多导监护仪15部,能够监测所有(无创)生命指标;配备德国肺功能检测仪、日本电子纤维支气管镜、超声支气管镜、胸腔镜、各种型号无创和有创呼吸机、氩气刀、冷冻仪以及血气分析仪等,具备良好的抢救危重症条件,已开展经纤维支气管镜气道内介入治疗(气道良恶性肿瘤)、胸腔镜检查(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支气管激发试验(咳嗽变异性哮喘)、支气管内超声检查(气管、支气管粘膜下病灶)、气管镜下介入治疗(气道肿瘤)、睡眠呼吸监测和压力滴定技术(鼾症)。
全科目前共设床位95张,常备多导监护仪15部,能够监测所有(无创)生命指标;配备德国肺功能检测仪、日本电子纤维支气管镜、超声支气管镜、胸腔镜、各种型号无创和有创呼吸机、氩气刀、冷冻仪以及血气分析仪等,具备良好的抢救危重症条件,已开展经纤维支气管镜气道内介入治疗(气道良恶性肿瘤)、胸腔镜检查(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支气管激发试验(咳嗽变异性哮喘)、支气管内超声检查(气管、支气管粘膜下病灶)、气管镜下介入治疗(气道肿瘤)、睡眠呼吸监测和压力滴定技术(鼾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