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
儿童普外科
普外一科为安徽省儿童医院院级重点专科,2012年建科,科室在高群主任带领下,坚持亚专科建设,人才梯队建设,技术创新,2017年科室已经形成三个体系完整的治疗专科:普外、肿瘤、烧伤整形。
一.普外组:
1. 腹腔镜微创外科技术治疗小儿普外疾病。2011年全省率先常规使用腹腔镜外科技术治疗小儿普外疾病,如:腹股沟斜疝、阑尾炎、肥厚性幽门狭窄,胃扭转,胆总管囊肿、膈疝、食管裂孔疝,十二指肠梗阻(隔膜,肠旋转不良)、肠套叠、梅克尔憩室、肠重复畸形、先天性巨结肠、肛门闭锁,卵巢囊肿、肠系膜及大网膜囊肿、腹膜后肿瘤,脾脏(及部分脾脏)切除术等。目前针对胆总管囊肿、先天性巨结肠、腹股沟斜疝、阑尾炎、梅克尔憩室、肠重复畸形等常规开展了单孔腹腔镜治疗。
2. 建立了儿童肛肠疾病专业化诊治体系。开展小儿无痛电子肠镜、复杂便秘便失禁门诊、肛管直肠测压、盆底生物反馈治疗;与影像中心合作在国内首开儿童MRI排粪造影;建立了肛直肠患儿随访机制及相关量表;针对功能性便秘开展了排便训练治疗等。诊治康复一体化建设,让肛肠疾病患儿得到较好的预后。
3. 自主开展与超声相关的临床诊治工作。如:B超引导下水压灌肠肠套叠整复技术,超声引导下腹腔穿刺引流,腹腔置管引流,腹腔诊断性穿刺,颈部淋巴结活检,辅助PICC以及颈内静脉穿刺等。此外,还开展下超声消化道出血的诊断研究、清洁灌肠效果评价、手术中深部病变范围以及周围血管情况判断等,极大地提高了手术的精准性和安全性。
二.肿瘤外科组:
常规开展小儿各种良恶性实体肿瘤的诊治,主要包括神经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卵巢肿瘤、畸胎瘤、甲状腺肿瘤、软组织肉瘤、血管瘤等的诊断和综合治疗。
1.个体化规范化诊治:对恶性实体肿瘤患儿,实行全程化管理及随访。常规开展MDT工作,真正做到个体化、精细化、可控性治疗儿童实体肿瘤的防治体系,提高了肿瘤切除率及患儿的整体生存率。
2.独立开展的肿瘤外科手术:甲状旁腺瘤切除术、甲状腺癌根治及功能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右半/左半及左/右三叶肝切除术、胰头部分切除、胰腺中段切除、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及保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脾脏部分切除术、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切除术及淋巴结清扫、肾母细胞瘤切除术、B超引导下肿瘤穿刺活检及输液港植入术等。
三.烧伤整形组:
1. 大面积烧烫伤的综合治疗。如:小儿大面积严重烧伤、烫伤、爆炸复合伤(特别是新生儿大面积严重烧伤), 中、小面积烧伤、烫伤,电烧伤,化学烧伤,热压伤,热机械复合伤等。在儿童烧伤休克的防治、感染及应激性溃疡等并发症的防治、营养支持及创面治疗等方面已经建立了适合小儿特点的准化的治疗体系。
2. 各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及软组织创伤的治疗。先天性小儿皮肤缺损治疗,先天性体表畸形,体表肿瘤、小儿气道烧伤支气管镜冲洗治疗,血管瘤,脉管畸形等。
3. 疤痕综合性治疗。各种烧烫伤后瘢痕与畸形,各种创伤和各种手术后瘢痕与组织缺损。建立规范化儿童疤痕预防诊治体系。
4. 儿童意外伤害门诊无痛清创、整形缝合技术。
5. 开展小儿颅颌面整形。
四.护理专业发展:现有急诊急救专科护士1名,国际造口治疗师1名,静疗专科护士1名,肿瘤专科护士1名。静脉治疗上,配合医生为患儿进行腋静脉穿刺置管,改良塞丁格PICC技术,腋静脉穿刺PICC,B超引导下穿刺PICC,输液港维护。加强小儿造口伤口失禁护理、肠道管理、肠内外营养护理、肛门测压、生物反馈等。
五.科室人员介绍:医护人员41人,医生16人,护士25人。其中医生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 6人,初级职称6人;博士1人,硕士7人,在读硕士6人。病区现实际开放床位46张。
普外二科为院级重点科室,主要以腹腔镜微创手术、结肠镜、双气囊小肠镜为特色,专业收治小儿普外科疾病,主要包括:(1) 各种先天性疾病,如:斜疝、胆总管囊肿、食管裂孔疝、膈疝、肛门闭锁、巨结肠、消化道重复畸形、美克尔憩室、肠旋转不良、甲状舌管囊肿、鳃瘘、梨状窝瘘等;(2) 感染性疾病,如:阑尾炎、胆囊炎、胰腺炎、各种软组织感染等;(3) 梗阻性疾病,如:肠套叠、肠狭窄、肠梗阻等;(4) 小儿肿瘤,如:血管瘤、淋巴管瘤、肠息肉、神经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畸胎瘤、小儿卵巢肿瘤等;(5) 创伤性疾病,如:肝脾胰外伤破裂、肠破裂等;(4)其它,如:胆石症、各种血液病所致脾功能亢进、门静脉高压等。年收治患儿约3000例,年手术量近2000例,其中70%的手术为微创手术。病源覆盖全省,甚至北京、河南、山东、重庆、湖北、江苏等地病人常经网络查询后前来就诊。
科室现有医生13人,职称: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5人;学历:博士2人,在读博士1人,硕士8人。科主任戚士芹是安徽省卫计委第五周期小儿外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青年领军人才)”,《中华小儿外科杂志》通讯编委,《临床小儿外科杂志》通讯编委。
一.普外组:
1. 腹腔镜微创外科技术治疗小儿普外疾病。2011年全省率先常规使用腹腔镜外科技术治疗小儿普外疾病,如:腹股沟斜疝、阑尾炎、肥厚性幽门狭窄,胃扭转,胆总管囊肿、膈疝、食管裂孔疝,十二指肠梗阻(隔膜,肠旋转不良)、肠套叠、梅克尔憩室、肠重复畸形、先天性巨结肠、肛门闭锁,卵巢囊肿、肠系膜及大网膜囊肿、腹膜后肿瘤,脾脏(及部分脾脏)切除术等。目前针对胆总管囊肿、先天性巨结肠、腹股沟斜疝、阑尾炎、梅克尔憩室、肠重复畸形等常规开展了单孔腹腔镜治疗。
2. 建立了儿童肛肠疾病专业化诊治体系。开展小儿无痛电子肠镜、复杂便秘便失禁门诊、肛管直肠测压、盆底生物反馈治疗;与影像中心合作在国内首开儿童MRI排粪造影;建立了肛直肠患儿随访机制及相关量表;针对功能性便秘开展了排便训练治疗等。诊治康复一体化建设,让肛肠疾病患儿得到较好的预后。
3. 自主开展与超声相关的临床诊治工作。如:B超引导下水压灌肠肠套叠整复技术,超声引导下腹腔穿刺引流,腹腔置管引流,腹腔诊断性穿刺,颈部淋巴结活检,辅助PICC以及颈内静脉穿刺等。此外,还开展下超声消化道出血的诊断研究、清洁灌肠效果评价、手术中深部病变范围以及周围血管情况判断等,极大地提高了手术的精准性和安全性。
二.肿瘤外科组:
常规开展小儿各种良恶性实体肿瘤的诊治,主要包括神经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卵巢肿瘤、畸胎瘤、甲状腺肿瘤、软组织肉瘤、血管瘤等的诊断和综合治疗。
1.个体化规范化诊治:对恶性实体肿瘤患儿,实行全程化管理及随访。常规开展MDT工作,真正做到个体化、精细化、可控性治疗儿童实体肿瘤的防治体系,提高了肿瘤切除率及患儿的整体生存率。
2.独立开展的肿瘤外科手术:甲状旁腺瘤切除术、甲状腺癌根治及功能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右半/左半及左/右三叶肝切除术、胰头部分切除、胰腺中段切除、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及保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脾脏部分切除术、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切除术及淋巴结清扫、肾母细胞瘤切除术、B超引导下肿瘤穿刺活检及输液港植入术等。
三.烧伤整形组:
1. 大面积烧烫伤的综合治疗。如:小儿大面积严重烧伤、烫伤、爆炸复合伤(特别是新生儿大面积严重烧伤), 中、小面积烧伤、烫伤,电烧伤,化学烧伤,热压伤,热机械复合伤等。在儿童烧伤休克的防治、感染及应激性溃疡等并发症的防治、营养支持及创面治疗等方面已经建立了适合小儿特点的准化的治疗体系。
2. 各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及软组织创伤的治疗。先天性小儿皮肤缺损治疗,先天性体表畸形,体表肿瘤、小儿气道烧伤支气管镜冲洗治疗,血管瘤,脉管畸形等。
3. 疤痕综合性治疗。各种烧烫伤后瘢痕与畸形,各种创伤和各种手术后瘢痕与组织缺损。建立规范化儿童疤痕预防诊治体系。
4. 儿童意外伤害门诊无痛清创、整形缝合技术。
5. 开展小儿颅颌面整形。
四.护理专业发展:现有急诊急救专科护士1名,国际造口治疗师1名,静疗专科护士1名,肿瘤专科护士1名。静脉治疗上,配合医生为患儿进行腋静脉穿刺置管,改良塞丁格PICC技术,腋静脉穿刺PICC,B超引导下穿刺PICC,输液港维护。加强小儿造口伤口失禁护理、肠道管理、肠内外营养护理、肛门测压、生物反馈等。
五.科室人员介绍:医护人员41人,医生16人,护士25人。其中医生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 6人,初级职称6人;博士1人,硕士7人,在读硕士6人。病区现实际开放床位46张。
普外二科为院级重点科室,主要以腹腔镜微创手术、结肠镜、双气囊小肠镜为特色,专业收治小儿普外科疾病,主要包括:(1) 各种先天性疾病,如:斜疝、胆总管囊肿、食管裂孔疝、膈疝、肛门闭锁、巨结肠、消化道重复畸形、美克尔憩室、肠旋转不良、甲状舌管囊肿、鳃瘘、梨状窝瘘等;(2) 感染性疾病,如:阑尾炎、胆囊炎、胰腺炎、各种软组织感染等;(3) 梗阻性疾病,如:肠套叠、肠狭窄、肠梗阻等;(4) 小儿肿瘤,如:血管瘤、淋巴管瘤、肠息肉、神经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畸胎瘤、小儿卵巢肿瘤等;(5) 创伤性疾病,如:肝脾胰外伤破裂、肠破裂等;(4)其它,如:胆石症、各种血液病所致脾功能亢进、门静脉高压等。年收治患儿约3000例,年手术量近2000例,其中70%的手术为微创手术。病源覆盖全省,甚至北京、河南、山东、重庆、湖北、江苏等地病人常经网络查询后前来就诊。
科室现有医生13人,职称: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5人;学历:博士2人,在读博士1人,硕士8人。科主任戚士芹是安徽省卫计委第五周期小儿外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青年领军人才)”,《中华小儿外科杂志》通讯编委,《临床小儿外科杂志》通讯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