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室
一、科室简介
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 unit,ICU),建立于2010年12月8日。至2016年8月,科室位于医院A楼七楼,总床位数为15张,其中设有12张开放式病床,配备1个隔离病房,共3张床位。随着该院跨越式飞速地发展,于2016年9月科室搬迁至C楼9楼。
重症医学科现有病床数22张。有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4名,住院医师4名,医生队伍皆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含在读),在读博士一名。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3名,护师16名,护士9名,护工,1名。拥有一支团结协作、活泼向上、技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医疗护理团队。
重症医学科是院临床重点科室,2012年度医德医风模范科室、2014年度院先进科室、2015年度获省直机关巾帼文明岗单位。
二、特色医疗
1.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的评估、监测及救治:
对危重病人量化评估,微量泵控制多个药物个体化给药,调控细胞内环境治疗多器官功能不全,结合ICU镇静和“无痛化治疗”,镇静状态下心肺脑复苏的救治等,大血管术后、严重多发创伤的高级生命支持。
2.心脏外科围手术期监护及治疗:
成功地对100多例心脏外科手术病人进行围手术期监护治疗,对危急重症病人多器官功能采用支持及替代疗法,同时采用程序化脱机拔管(SBT)缩短病人术后带管时间,取得良好效果。
3.持续血液净化对多器官功能不全的救治:
将持续血液净化技术应用于伴有或不伴肾功能不全的急性胰腺炎、急性肝肾功能衰竭等多器官功能不全病人,有效清除血液中中小分子毒素和代谢产物,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提供营养代谢支持,有效控制体温,同时可以维持稳定血流动力学状态,效果良好。
4.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救治:
根据ARDS的发病、发展规律,及早进行临床干预,在传统治疗方法基础上,根据不同病人采取个性化治疗方案,小潮气量机械通气联合肺复张法、改良俯卧位同气、高容量血液滤过疗法等,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5.急性重症胰腺炎(ASP)的救治:
急性重症胰腺炎死亡率高,治疗周期长,花费大,是现代医学的难题。该科积累经验,多学科联合,采用早期血液滤过维持内环境稳定、经鼻空肠营养管早期肠内营养、谷氨酰胺维护肠道粘膜屏障、防止菌群移位等综合治疗手段,极大地降低了病死发生情况,改善病人生活质量,取得满意效果。
6.血液灌流对不同病人的救治:
对急性药物和毒物中毒、肝性脑病、感染性疾病、系统系红斑狼疮等疾病病人采用血液灌流治疗,尤其是药物和毒物中毒方面采取早期、强化的血液灌流,极大地降低了病死发生情况,改善病人生活质量,减少治疗费用,取得满意效果。
三、科研教学
在医院的坚强领导和支持下,科室充分调动每一位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共同努力,不断在科室临床及护理教学,科研项目申报及开展方面不断攀高。自ICU成立初,科室成立了ICU科研与教学小组,为科研与教学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一)科研方面,自2010年12月ICU成立至今,科室承担院内“三新项目”科研15项,且多数已按期结题;以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为第一作者单位共发表论文14篇,其中,核心论文5篇、SCI论文3篇。积极组织科室人员多次参加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的病例演讲、讨论比赛。其中,科室推荐的“右美托咪定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镇静剂免疫调节作用”课题组参加恩华杯安徽省镇痛镇静病例演讲比赛获优胜奖。科室分别于2013年8月及2016年5月,由该科参与主编的《现代实用急危重症学》、《临床急危重症诊断流程与治疗策略》著作由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顺利出版。
(二)教学方面,住院医师规培亚专科科室,继续深化ICU科室PPT讲解与讲座制度,科室重视临床及护理教学工作的开展,该科每年承担大量医院临床轮转、实习、专科护师培训等相关工作。该科张泽华主任、孔德华副主任医师、宫婷护士长均已成功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担任了安徽医专部分课时教学工作。科室要求主治以上相关医师积极参与医院继续教育讲座及教学演讲比赛。2016年9月9-11日,由该科主办的安徽省级继续教育项目《首届安徽省危急重症容量管理学习暨安徽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中毒救治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齐云山庄顺利召开,该科张泽华主任当选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孔德华当选为学会委员。
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 unit,ICU),建立于2010年12月8日。至2016年8月,科室位于医院A楼七楼,总床位数为15张,其中设有12张开放式病床,配备1个隔离病房,共3张床位。随着该院跨越式飞速地发展,于2016年9月科室搬迁至C楼9楼。
重症医学科现有病床数22张。有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4名,住院医师4名,医生队伍皆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含在读),在读博士一名。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3名,护师16名,护士9名,护工,1名。拥有一支团结协作、活泼向上、技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医疗护理团队。
重症医学科是院临床重点科室,2012年度医德医风模范科室、2014年度院先进科室、2015年度获省直机关巾帼文明岗单位。
二、特色医疗
1.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的评估、监测及救治:
对危重病人量化评估,微量泵控制多个药物个体化给药,调控细胞内环境治疗多器官功能不全,结合ICU镇静和“无痛化治疗”,镇静状态下心肺脑复苏的救治等,大血管术后、严重多发创伤的高级生命支持。
2.心脏外科围手术期监护及治疗:
成功地对100多例心脏外科手术病人进行围手术期监护治疗,对危急重症病人多器官功能采用支持及替代疗法,同时采用程序化脱机拔管(SBT)缩短病人术后带管时间,取得良好效果。
3.持续血液净化对多器官功能不全的救治:
将持续血液净化技术应用于伴有或不伴肾功能不全的急性胰腺炎、急性肝肾功能衰竭等多器官功能不全病人,有效清除血液中中小分子毒素和代谢产物,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提供营养代谢支持,有效控制体温,同时可以维持稳定血流动力学状态,效果良好。
4.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救治:
根据ARDS的发病、发展规律,及早进行临床干预,在传统治疗方法基础上,根据不同病人采取个性化治疗方案,小潮气量机械通气联合肺复张法、改良俯卧位同气、高容量血液滤过疗法等,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5.急性重症胰腺炎(ASP)的救治:
急性重症胰腺炎死亡率高,治疗周期长,花费大,是现代医学的难题。该科积累经验,多学科联合,采用早期血液滤过维持内环境稳定、经鼻空肠营养管早期肠内营养、谷氨酰胺维护肠道粘膜屏障、防止菌群移位等综合治疗手段,极大地降低了病死发生情况,改善病人生活质量,取得满意效果。
6.血液灌流对不同病人的救治:
对急性药物和毒物中毒、肝性脑病、感染性疾病、系统系红斑狼疮等疾病病人采用血液灌流治疗,尤其是药物和毒物中毒方面采取早期、强化的血液灌流,极大地降低了病死发生情况,改善病人生活质量,减少治疗费用,取得满意效果。
三、科研教学
在医院的坚强领导和支持下,科室充分调动每一位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共同努力,不断在科室临床及护理教学,科研项目申报及开展方面不断攀高。自ICU成立初,科室成立了ICU科研与教学小组,为科研与教学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一)科研方面,自2010年12月ICU成立至今,科室承担院内“三新项目”科研15项,且多数已按期结题;以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为第一作者单位共发表论文14篇,其中,核心论文5篇、SCI论文3篇。积极组织科室人员多次参加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的病例演讲、讨论比赛。其中,科室推荐的“右美托咪定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镇静剂免疫调节作用”课题组参加恩华杯安徽省镇痛镇静病例演讲比赛获优胜奖。科室分别于2013年8月及2016年5月,由该科参与主编的《现代实用急危重症学》、《临床急危重症诊断流程与治疗策略》著作由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顺利出版。
(二)教学方面,住院医师规培亚专科科室,继续深化ICU科室PPT讲解与讲座制度,科室重视临床及护理教学工作的开展,该科每年承担大量医院临床轮转、实习、专科护师培训等相关工作。该科张泽华主任、孔德华副主任医师、宫婷护士长均已成功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担任了安徽医专部分课时教学工作。科室要求主治以上相关医师积极参与医院继续教育讲座及教学演讲比赛。2016年9月9-11日,由该科主办的安徽省级继续教育项目《首届安徽省危急重症容量管理学习暨安徽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中毒救治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齐云山庄顺利召开,该科张泽华主任当选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孔德华当选为学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