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三甲 公立 儿童医院
特色:

妇幼

放射科

放射科秉承百年华西精神,践行“智慧,包容,感恩,奋进”的科室精神,和“放眼世界,博涉攻研,和谐共振,影像人生”的科室文化理念。为促进华西影像尤其是华西妇产儿科影像诊断及介入治疗等方面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科室现有医技护理队伍共22人,博士3人,硕士6人,本科8人,大专3人,中专2人。科室现有教授(主任医师)2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2名,中级医技护理人员8名;硕士生导师1名,四川省学术及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名,四川省卫生厅学术及技术带头人1名;2013年度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1项。

  科室现有设备:PHILIPS公司1.5T全身磁共振1台(AchievaNova Dual 1.5 T)、多排螺旋CT(Brilliance6)1台、SIEMENS公司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AXIOMArtis-FA )1台,岛津500mA多功能数字胃肠摄影机1台(双球管),乳腺X线摄影机1台(GE公司双靶面:钼靶、铑靶),SIEMENS公司DR设备(AXIOMAristo VX PLUS)1台,床旁X线机2台,CR设备(AGFA)2台。


  科室专业及亚专业介绍

一、 妇科肿瘤影像学;
1.专业特色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放射科在妇科良、恶性肿瘤的影像诊断及分期中具有丰富经验,CT及MRI增强扫描不仅在妇科良恶性肿瘤的影像诊断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而且在肿瘤的临床分期、术后随访及复发与转移的诊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CT与MRI的成像原理不同,在妇科肿瘤的诊断及分期中的作用不同,MRI具有多方向、多参数成像及软组织分辨率高等优势,因此,可较清楚显示子宫、宫旁、卵巢及肿块,可清楚勾勒肿瘤轮廓,判断有无宫旁侵犯,是妇科肿瘤的首选检查方式。但是卵巢癌以肿瘤种植转移为主,目前,CT检查仍然是卵巢癌临床分期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因其可以快速、稳定地获得个体全身影像。增强CT可很好鉴别诊断腹、盆腔中淋巴结病变,腹膜种植结节和盆腔内软组织肿块,同时也可更好检出肠系膜转移灶及钙化结节。MRI检查在卵巢癌临床分期的价值与CT检查相似,但因其扫描时间长及运动伪影的干扰,不作为卵巢癌临床分期的首选方式。

2.发展方向

随着MRI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DCE-MRI,DWI,IVIM,DKI及MRI分子影像学等已广泛用于妇科良、恶性肿瘤的研究,我们科已开展了DCE-MRI、IVIM及DKI在子宫内膜癌与子宫颈癌中的相关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效果。同时我们科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妇幼研究院赵霞教授实验室合作,力争在卵巢癌分子影像学研究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为卵巢癌的早期检出及治疗提供依据。

3.学科团队

  团队以宁刚教授为主要负责人,宁刚教授是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放射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四川省卫生厅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影像医师分会常委;四川省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副会长,四川省医学会放射专委会常委兼秘书长,成都医学会常务理事兼放射专科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四川省医学会及成都医学会妇儿影像学组组长;成都医学会骨质疏松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西部儿科影像学协作组主席团成员,中国西部儿科影像学发展基金执行主席。《中国CT与MRI杂志》及《现代临床医学》等杂志编委。《中华放射学杂志》、《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生物医学工程》杂志、《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审稿专家。在宁刚教授的指导下,研究生、住院医师以及科室全体医生、技师及护理人员积极开展妇科肿瘤的相关研究,力争在检查技术及疾病诊断方面有进一步的提高,为临床及后期妇科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研究提供依据。



二、 神经影像学

1.专业特色:

通过X线平片、CT、磁共振技术的应用,对妇儿相关的神经系统疾病的影像诊断有丰富的经验。如先天发育畸形、遗传代谢性脑病、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脑炎、脱髓鞘病变、肿瘤性病变、脑血管病、颅脑外伤的影像诊断有丰富的经验。尤其是近年来磁共振成像技术的飞速发展的,对神经系统疾病的影像诊断有独特的优势。其具有无创伤性、较高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等优点,通过3D结构成像、弥散加权成像、T1加权反转恢复序列、磁敏感成像等技术的应用,为神经系统影像诊断提供多参数、多方位的信息,为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预测、治疗、随访、评估提供了全面的影像信息。


2.发展方向:

  在神经影像方面,我们拟采用更高端的设备、更新的技术应用于神经系统疾病诊断。磁共振技术向着更精细、更多维度的方向发展。通过高分辨率结构成像、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弥散张量成像、静息态功能成像、任务态功能成像等新技术的开展,以期得到从宏观组织形态到微观亚细胞结构、从血流和能量代谢到脑区功能改变等不同层次的影像信息,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更全面的帮助。随着CT技术的发展,双能量、低剂量灌注、大范围血管一站式成像等技术的应用是更低剂量、更快速、更精确诊断神经系统疾病的发展方向。如双能CT、70千伏超低剂量成像、低剂量灌注成像、无镇静自由呼吸大螺距成像、大范围血管一站式成像等。

3.学科团队

  团队以曲海波副教授为主要负责人,曲海波副教授博士期间研究方向为神经影像,目前在斯坦福大学神经影像实验室进行访学交流,目前主持及参与儿童神经系统方面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级课题3项,主要申请神经影像临床新技术1项。四川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放射科从事临床工作10年,目前学术任职:中华放射学会儿科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青春期医学临床影像学组委员兼秘书、四川省医学会放射专委会妇儿影像学组委员兼秘书、四川省成都医学会妇儿影像学组委员、四川省成都医学会骨质疏松专委会委员。


  三、 妇儿介入影像学

1.专业特色

  介入放射学是近30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融医学影像与临床治疗为一体的新兴学科。介入放射学作为影像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结合了影像诊断和临床治疗的优势,以血管介入和穿刺活检技术为基础,以微创为特点,具有创伤小、准确性高和疗效快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业已成为最为活跃,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一个医学专业。

  放射介入治疗病种涵盖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双侧髂内动脉球囊置入和阻断术,产后大出血子宫动脉栓塞术,切口妊娠及子宫血管畸形栓塞术,肝母细胞瘤等恶性肿瘤化疗栓塞治疗,各腔道出血的栓塞治疗,肺动静脉瘘的栓塞治疗,肾血管性高血压的球囊扩张与支架置入治疗,血管瘤血管畸形影像引导硬化栓塞治疗,各部位疾病血管造影诊断,CT引导经皮穿刺活检术、输卵管积水栓塞及输卵管梗阻再通术,子宫肌瘤栓塞术等,技术成功率达95%以上,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低于1%;尤其在我院特色的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双侧髂内动脉球囊置入和阻断术,产后大出血子宫动脉栓塞术及切口妊娠及子宫动静脉血管畸形栓塞术,具有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已实现连续1500例无死亡、无重大并发症。

2.发展方向

  放射介入治疗重视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实现了手术分级管理与授权,大多数疾病都制定了标准临床路径,入径率与通过率均达90%以上,极大避免了医疗差错的发生。同时,儿童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疗效好、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正越来越受到广大患者的青睐。同时我科拥有一批技术精湛、学术水平高的妇儿介入专家及先进设备和技术;以疾病为中心的治疗模式,以实现对相关疾病的最小化治疗、最优化疗效的理念;并定期与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交流,为促进西部妇儿介入诊疗等方面的进步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我科将进一步与临床科室深入合作开展输卵管积水栓塞及输卵管梗阻再通术,肝母细胞瘤的介入治疗、K-M综合症的介入治疗、儿童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球囊扩张及支架治疗,儿童肺动静脉瘘的栓塞治疗,儿童咯血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儿童布-加综合征介入治疗,输液港植入与维护,儿童血管透析相关疑难并发症处理及消化道大出血的栓塞治疗等。

3.介入团队

副高1人,博士2人,中级职称2人,住院医师2人,护理3人,介入技师2人。

四、 心血管影像学

1. 专业特色及学科发展方向

  包括临床和基础研究:(1)临床影像方面,主要有CT和MRI心血管影像,其中:CT主要评价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冠脉成像、大血管成像及心功能评价等;MRI主要评价心功能、各型心肌病、心瓣膜病、心肌炎、系统性疾病心脏损害、肿瘤心脏病及大血管异常等等。(2)基础研究方面:致力于心脑血管疾病及妇产儿童疾病的分子影像及其临床转化研究,包括分子及代谢成像新方法探索、新型纳米分子探针构建及MRI成像新序列开发、影像基因组学(Radiogenomics)等。团队建设的分子影像实验室目前与哈佛大学、中科院和四川大学国家生物材料工程技术中心的专家团队展开全面合作,目标为建设成一个转化成果、培养人才、服务临床的开放型研究平台。

2.学科团队

  心血管疾病影像学团队由郭应坤教授领衔,属于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全国大学生双创项目团队。本团队现有临床医师4人和技术团队5人;研究人员11人,包括教授4人、中组部青年千人1人;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9人。团队欢迎有志于相关心血管临床及分子影像研究方向的博士后、研究生加盟。


  五、 胎儿MRI影像学

1.专业特色

  自1983 年Smith 等首次报道以来,胎儿MRI 检查已经从实验性产前成像方法发展为重要的临床影像检查手段;尤其是在最近十来年,快速MR成像技术能够在一秒之内无需镇静或屏气的条件下获得高清胎儿图像,胎儿MRI已经成为出生缺陷防控的重要手段。MRI具有极高的软组织分辨率,不受扫描厚度、羊水量、胎儿体位、含气器官和骨骼的影响,可以大范围扫描及多参数成像;能够清晰显示胎儿各个器官信号特点,获得超声不能显示的额外信息,可用于评价胎儿的正常解剖及胎儿先天性发育疾病、胎儿运动发育及发育变异,以及胎儿死亡后的替代尸检,还可了解胎儿器官的功能与代谢活动;尤其在中枢神经系统、胸腹部疾病的产前诊断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已经受到产科临床、产前超声、优生优育和产前遗传咨询的广泛重视。

2.发展方向


一般胎儿MRI最常用的两个序列为:(1)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single-shot fastspin-echo,SSFSE)序列,临床运用最多,为重T2WI序列,适用于胎儿全身各系统,对骨骼系统显示较差。(2)平衡稳态自由进动(balanced steady-state freeprecession,SSFP)序列,图像对比取决于组织的T2/T1比值,成像速度快,SNR高,但组织对比较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差,适用于胎儿各系统。此外,根据临床需要还可采用多种序列对疾病进行鉴别,如:

(1)T1WI 序列:T1WI序列可以帮助显示某些胎儿组织或液体成分,如脂肪、出血、肝脏以及肠道中的胎粪。其中三维容积内插快速梯度回波序列其信噪比高于扰相梯度回波,并且为三维采集,可重建观察肠管全段的立体形态,并据此判断肠管形态有无异常,在先天性巨结肠及短小结肠的综合诊断中显示出较好的诊断价值,可以完全显示出病变肠段及正常肠段形态。(2)扩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测量可以反映是否有扩散受限的情况,判断囊肿是否含有较多的蛋白成分,帮助异位肾的寻找。(3)平面回波成像(echo planar imaging, EPI)序列可用于骨、血管及血肿的显示,主要用于胎儿骨骼系统的成像。(4)非门控动态电影序列/实时B- FFE 序列:一般为动态的快速稳态序列用于评价胎儿腹部运动以及心血管系统。(5)厚块单次激发水成像序列可以用于胎儿胃肠道疾病、泌尿系积水的诊断,可以获得类似于MR胆胰管成像(MRCP)、尿路的水成像影像,以突出反映胃肠道、集合系统的异常潴留液体,可以很好地判断肠梗阻时肠管积液扩张情况及梗阻点具体位置;也可显示胎儿在羊水中

大致皮肤的轮廓。(6)在某些疾病中STIR可以提供组织分辨率,如先天性气道畸形。其他序列如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BOLD成像和波谱成像(MRS)可以根据需要选择。

  3.学科团队

  团队以宁刚教授为主要负责人,宁刚教授是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放射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在宁刚教授的指导下,研究生、住院医师以及科室全体医生、技师及护理人员不仅积极开展胎儿MRI检查的各项技术外,同时还与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互相交流,不断提高医生对胎儿MRI的诊断水平。目前放射科总共9人获得《母婴保健技术培训》合格证,其中技术组2人,医生组7人。

六、分子影像学

1.分子影像实验室(Laboratory of Molecular Imaging)研究方向

  分子影像实验室研究方向主要为心脑血管疾病及妇产儿童疾病的分子影像及其临床转化研究,包括分子及代谢成像新方法探索、新型纳米分子探针构建及MRI成像新序列开发、影像基因组学(Radiogenomics)等。实验室目前与哈佛大学、中科院和四川大学国家生物材料工程技术中心的专家团队展开全面合作,目标为建设成一个转化成果、培养人才、服务临床的开放型研究平台。

2.近年来标志性成果;

(1)科研成果:实验室负责人郭应坤牵头荣获“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四川大学唐立新青年科学之星”等荣誉。近年来发表SCI文章10多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5的有五篇。

(2)科研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四川省科技支撑项目”及“四川大学优秀青年学者科研基金”等8个纵向科研项目资助。

3.实验室骨干研究人员名单(基础研究者、临床研究者)

CoPI:郭应坤

基础研究者:郭应坤、冯婷、杨川;

临床研究者:郭应坤、谢林均、徐蓉、杨梦犀

研究合作方:Phillip Zhe Sun (哈佛大学Matinous BiomedicalImaging Center)

田 捷 教授(中科院自动化所)

吴 垠 教授(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艾 华 教授(四川大学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河北布谷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