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介绍
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前身是宁波市第三医院,创建于1951年5月,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及预防保健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省文明医院、爱婴医院、平安医院、绿色医院、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卫生部内镜专业技术培训基地、宁波市职业病医疗救治中心。
医院核定病床800张,设有内、外、妇、儿、重症监护室等24个病区及手术麻醉科,开设60多个专家专科门诊及检验、影像、心电、超声、输血、临床微生物、药剂、病理等医疗辅助科室。医院现有职工1117人,高级职称191人,中级职称270人。近年医院在人才培养和引进上加大力度,心血管内科、妇产科、骨科、肿瘤科均引进了博士或博士(后),全院拥有硕士以上人员90人,其中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医院建筑面积50000平方米、高20层的汤于翰医疗中心(1号楼)配备有物流传输系统、中央空调系统、空气净化系统和智能化弱电系统以及综合布线、楼宇自动控制、医学示教闭路传输系统等,充分体现了整座大楼的智能化水平。医疗中心的装饰颜色,根据不同的病区分为粉红、桔黄、浅绿等系列,展示了人文化和艺术化的有机结合,给人以温馨的感觉。病房以二人房间为主,每间病房都有独立卫生间,贵宾房可以连接宽带上网。每个病区还有专门晾晒衣物的区域,让病人的住院生活更加方便。医疗中心从人性化的设计出发,最大限度简化就诊流程,在门诊每个层面都设有专门的候诊区,电脑叫号显示屏显示,使患者能在宽松、安静的环境中等候就诊。门诊布局充分考虑保护病人隐私的需要,所有诊室均设计为单人就诊,使医生与病人一对一的交流。老住院楼(2号楼)于2007年9月完成装修改造后,进一步加强了医院的诊疗能力。2009年6月,绣山医学楼改建一新,这座集体检中心、医学模拟实验中心、行政办公等为一体的大楼更是极大缓解了医院用房紧张的局面,大大改善了医疗环境,也为医院更好地从事科学研究、培养医务人才、服务宁波卫生事业提供了理想平台。
医院规模的扩大带来医疗设备的更新,目前医院拥有GE双梯度1.5T核磁共振、飞利浦16排螺旋CT、飞利浦DSA、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DR、数字胃肠X光机、骨密度仪、乳腺钼靶机和全自动生化仪、全自动5分类血球计数仪、各类手术内镜、人工肾、全自动人工呼吸机、中央监护系统、飞利浦彩超和美国多普勒超声仪、多导睡眠呼吸监护系统、全能麻醉机、肺功能测定仪、高能聚焦超声刀、床旁持续肾替代装置等大型现代化医疗设备。
医院以学科建设为立院之本,各学科重点突出,发展协调,其中内科学、外科学招收硕士研究生。目前医院拥有市级医疗卫生重点建设学科2个——骨外科学、护理学,市级医疗卫生重点扶植学科1个——呼吸病学,市级重点实验室1个——宁波市听觉和平衡医学重点实验室,校级(地市级)重点学科2个——内科、外科,院级重点专科10个——骨外科、心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普外科(普外科与腹部微创外科联合共建)、肿瘤外科、妇科、产科、儿科、耳鼻咽喉科,神经外科为我院临床重点扶植学科,宁波市临床药理研究所设在本院,承担全市临床药理学指导和服务工作。这些学科都在市内发挥重要作用,接受基层医院的转诊,承担市内部分疑难杂症诊治,尤其是脊柱外科在市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2010年1月,医院与美国德克萨斯州脊柱研究中心共同成立“中国宁波骨科临床研究基地”。同年,医院创立“三江论坛”学术品牌,并成功举办首届宁波大学国际骨科三江论坛。
医院以科技兴医为强院之源,先后开展颈椎肿瘤手术、全髋关节置换、腹腔镜下肝胆肾脾手术、先天性无阴道乙状结肠代阴道成形、PTCA+支架植入、出生缺陷产前筛查、脑动脉瘤切除、人工电子耳蜗植入等一批新技术新项目,脊柱外科在重度脊柱骨折椎体成形上又有新突破。医院重视科研创新,搭建科研平台,目前已获得承担省市级科研项目87余项,获得厅市级科研成果26项,厅市级科技奖10项,专利1项。
医院在加强自身科室建设同时,积极拓展渠道与兄弟医疗机构合作。2007年10月,医院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签约,结为技术协作医院,两院在妇产科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和保健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和互补,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2009年,医院又与江北区卫生局、北仑区第二人民医院、奉化新桥骨科医院签订合作协议,江北区等地居民看病双向转诊有了“直通车”。目前,医院还对口支援贵州省瓮安县人民医院、江北区人民医院、奉化市第二人民医院等。
医院坚持在“发展中创新、创新中发展”的战略,不断深化内部改革,强化科学管理,提高医疗质量,提供优质服务,全面促进各项工作的开展。
医院核定病床800张,设有内、外、妇、儿、重症监护室等24个病区及手术麻醉科,开设60多个专家专科门诊及检验、影像、心电、超声、输血、临床微生物、药剂、病理等医疗辅助科室。医院现有职工1117人,高级职称191人,中级职称270人。近年医院在人才培养和引进上加大力度,心血管内科、妇产科、骨科、肿瘤科均引进了博士或博士(后),全院拥有硕士以上人员90人,其中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医院建筑面积50000平方米、高20层的汤于翰医疗中心(1号楼)配备有物流传输系统、中央空调系统、空气净化系统和智能化弱电系统以及综合布线、楼宇自动控制、医学示教闭路传输系统等,充分体现了整座大楼的智能化水平。医疗中心的装饰颜色,根据不同的病区分为粉红、桔黄、浅绿等系列,展示了人文化和艺术化的有机结合,给人以温馨的感觉。病房以二人房间为主,每间病房都有独立卫生间,贵宾房可以连接宽带上网。每个病区还有专门晾晒衣物的区域,让病人的住院生活更加方便。医疗中心从人性化的设计出发,最大限度简化就诊流程,在门诊每个层面都设有专门的候诊区,电脑叫号显示屏显示,使患者能在宽松、安静的环境中等候就诊。门诊布局充分考虑保护病人隐私的需要,所有诊室均设计为单人就诊,使医生与病人一对一的交流。老住院楼(2号楼)于2007年9月完成装修改造后,进一步加强了医院的诊疗能力。2009年6月,绣山医学楼改建一新,这座集体检中心、医学模拟实验中心、行政办公等为一体的大楼更是极大缓解了医院用房紧张的局面,大大改善了医疗环境,也为医院更好地从事科学研究、培养医务人才、服务宁波卫生事业提供了理想平台。
医院规模的扩大带来医疗设备的更新,目前医院拥有GE双梯度1.5T核磁共振、飞利浦16排螺旋CT、飞利浦DSA、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DR、数字胃肠X光机、骨密度仪、乳腺钼靶机和全自动生化仪、全自动5分类血球计数仪、各类手术内镜、人工肾、全自动人工呼吸机、中央监护系统、飞利浦彩超和美国多普勒超声仪、多导睡眠呼吸监护系统、全能麻醉机、肺功能测定仪、高能聚焦超声刀、床旁持续肾替代装置等大型现代化医疗设备。
医院以学科建设为立院之本,各学科重点突出,发展协调,其中内科学、外科学招收硕士研究生。目前医院拥有市级医疗卫生重点建设学科2个——骨外科学、护理学,市级医疗卫生重点扶植学科1个——呼吸病学,市级重点实验室1个——宁波市听觉和平衡医学重点实验室,校级(地市级)重点学科2个——内科、外科,院级重点专科10个——骨外科、心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普外科(普外科与腹部微创外科联合共建)、肿瘤外科、妇科、产科、儿科、耳鼻咽喉科,神经外科为我院临床重点扶植学科,宁波市临床药理研究所设在本院,承担全市临床药理学指导和服务工作。这些学科都在市内发挥重要作用,接受基层医院的转诊,承担市内部分疑难杂症诊治,尤其是脊柱外科在市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2010年1月,医院与美国德克萨斯州脊柱研究中心共同成立“中国宁波骨科临床研究基地”。同年,医院创立“三江论坛”学术品牌,并成功举办首届宁波大学国际骨科三江论坛。
医院以科技兴医为强院之源,先后开展颈椎肿瘤手术、全髋关节置换、腹腔镜下肝胆肾脾手术、先天性无阴道乙状结肠代阴道成形、PTCA+支架植入、出生缺陷产前筛查、脑动脉瘤切除、人工电子耳蜗植入等一批新技术新项目,脊柱外科在重度脊柱骨折椎体成形上又有新突破。医院重视科研创新,搭建科研平台,目前已获得承担省市级科研项目87余项,获得厅市级科研成果26项,厅市级科技奖10项,专利1项。
医院在加强自身科室建设同时,积极拓展渠道与兄弟医疗机构合作。2007年10月,医院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签约,结为技术协作医院,两院在妇产科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和保健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和互补,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2009年,医院又与江北区卫生局、北仑区第二人民医院、奉化新桥骨科医院签订合作协议,江北区等地居民看病双向转诊有了“直通车”。目前,医院还对口支援贵州省瓮安县人民医院、江北区人民医院、奉化市第二人民医院等。
医院坚持在“发展中创新、创新中发展”的战略,不断深化内部改革,强化科学管理,提高医疗质量,提供优质服务,全面促进各项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