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医院介绍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以下简称中山医院)始建于1928年,由爱国华侨和地方知名人士为弘扬中山先生“天下为公,造福社会”的精神捐资兴建而成,时任厦门大学校长、医学专家林文庆博士出任首任院长,1988年随着厦门经济特区发展迁址重建并于7月1日重新开诊,2005年成为厦门大学首家附属医院,现已发展成为拥有4个院区(院本部、金榜分部、厦禾分部、东部分院[在建]),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和世界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附属医院。
医院总部占地面积约5.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7.1万平方米;金榜分部占地面积约26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043平方米;厦禾分部占地面积约1548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709平方米;在建的东部分院占地面积约9.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9.2万平方米。医院现有编制床位3500张(其中1000张在建),拥有教职员工3000余人,其中副高以上专家713名,硕士及博士791名,硕士生导师和博士生导师114名,承担厦门大学医学院的多项临床专业课程教学工作,也是厦门大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
医院设有48个临床及医技科室、2个分部、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目前拥有:
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消化内科、心内科。
10个福建省临床重点专科:消化内科、肝胆胰外科、大普外科(普外科、胃肠外科、血管外科、乳腺外科、肝胆胰外科)、肾内科、康复医学科、皮肤科、中医科。
4个市领先学科:消化内科、肝胆胰外科、胃肠外科、关节外科。
7个市临床重点学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血液科、内分泌科、超声科、胸外科、专科护理。
5个市医学优势亚专科:嗓音医学、神经血管介入、前列腺疾病诊治、甲状腺疾病诊治、急救重症医学。
5个名医工作室:钟南山院士名医工作室、董家鸿院士名医工作室、李兆申院士名医工作室、王坤正主委名医工作室、徐惠绵主委名医工作室。
3个国家级和市级医学中心: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厦门市临床检验中心、厦门市消化疾病诊治中心。
8个医学研究所:厦门市老年疾病康复研究所、厦门大学消化疾病研究所、厦门大学医学院胃肠道肿瘤研究所、厦门大学医学院微生态研究院、厦门大学医学院传染病研究所、厦门大学医学院医学影像研究所、厦门大学医学院嗓音医学研究所、厦门大学医学院骨关节病研究所。
7个省市重点实验室/科研平台:福建省慢性肝病肝癌重点实验室、厦门市肝胆胰肿瘤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厦门市临床检验重点实验室、厦门市肠道微生态与健康重点实验室、厦门市胃肠肿瘤重点实验室、厦门市核医学分子影像临床转化重点实验室、厦门市肿瘤分子诊断与靶向治疗重大科技平台。
8个国家级和省级培训中心/基地:国家首批普通外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住院医师规培基地、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培训基地、卫生部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全国健康管理示范基地、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培训中心、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镜培训中心、福建省超声医学培训基地。
此外,医院还是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国家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人体器官移植医院。
目前,医院拥有全球创新的首款彩色光谱CT、高端能谱CT(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医疗保障专用CT)、第二代双源CT、福建省首台3.0T光速磁共振(光速MRI),头部伽马刀、直线加速器、双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线机(DSA)、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仪(PET-CT)、单光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仪(SPECT)等先进医疗设备,2021年又新引进目前全球最新的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Xi),率先开展了大量的临床新技术、新项目,填补了许多医疗技术空白。
近五年,医院获各级课题资助300余项,包括国家“863”和“973”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级课题100余项,获省、市各级科技进步奖40余项、国家专利40余项,发表高质量的SCI论文300余篇。2010年-2015年,医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连续六年全省第一,2017年、2018年连续两年在Nature出版集团发布的自然指数排行榜中名列厦门第一。2018年在中国医院科技量值发布中,医院有6个专科挺进百强榜单,入围专科数量位列厦门第一,2019年中国医院科技量值传染病学专业连续三年排名全国前50,省内排名第一。此外,医院曾连续5年在福建省三级医院评价中名列厦门市综合医院第一;曾连续3年在香港艾力彼关于中国竞争力地市级医院100强排名中,位列厦门市首位、福建省前列,其中2016年排名为全国第15名,消化内科、肾内科、皮肤科等多个学科在2019年最新的艾力彼专业排行榜中名列省、市第一名;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对全国279家医院的科研实力评价中,厦门市只有中山医院入围。2020年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排行榜中,5个学科全市第一、2个学科进入全国50强;在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连续两年荣获A+评价。
科技兴院,医教相长。1992年医院成为福建医学院教学医院,1998年成为福建医科大学医学检验专业临床教学基地,2001年成为厦门大学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目前还承担了厦门医学院、福建省中医药大学等院校的教学任务。
医院充分利用地域合作资源,创新护理管理模式,推进护理学科纵深发展,在护理管理、教育、科研、信息化和临床专科护理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创新多学科团队合作,推动以目标管理为核心的精准护理质控,打造了一支服务优良、技术精湛、笃实好学、勇于创新的精优护理团队。2006年创建为福建省“巾帼文明岗”,2011年获评厦门市护理管理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是厦门市护理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单位。2013年获评厦门市专科护理专业重点学科,同年手术室专科、急诊急救专科获评福建省首批专科护士培训基地;2020年急诊专科、静脉治疗专科、手术室专科获评福建省护理学会首批专科护士临床教学基地。
近些年,医院围绕互联互通数据共享、电子健康卡多卡融合、优化流程信息惠民、分级诊疗区域协同等四大主题多措并举,为患者打造诊前、诊中、诊后全流程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就医服务。以全链条、全方位的“智慧”医疗服务,极大减少患者候诊时间,有效缓解“看病烦、流程繁”的问题,切实提高老百姓的就医满意度。医院受国家卫健委表彰,获评“2017改善医疗服务全国信息化示范医院”。2018年通过国家卫健委互联互通成熟度四级甲等测评,2019年通过国家卫健委互联互通成熟度五级乙等测评。2020年获评国家卫健委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五级医院;成为全省首家启用“信用就医”服务的综合性医院并在全国率先开通融合了城市信用、金融信用、支付宝芝麻信用等多渠道的统一信用就医服务平台,让患者先诊疗后付费;还开通了“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微信公众号“在线诊室”功能,令患者市民可线上“寻医问药”,看病更便捷。2021年,医院《以质量安全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案例荣获第十四届中国医院院长年会“全国医管经典案例”奖,为厦门市唯一上榜医院。
拥有90年建院历史的中山医院积淀了历久弥新的医院文化,今后中山人将继续秉承“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厦大校训,传承“团结、敬业、求实、创新”的医院精神,继续贯彻深化医改,加强医风医德教育,强化医院管理,改善医疗服务,提升医疗水平,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更满意的医疗服务。
医院总部占地面积约5.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7.1万平方米;金榜分部占地面积约26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043平方米;厦禾分部占地面积约1548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709平方米;在建的东部分院占地面积约9.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9.2万平方米。医院现有编制床位3500张(其中1000张在建),拥有教职员工3000余人,其中副高以上专家713名,硕士及博士791名,硕士生导师和博士生导师114名,承担厦门大学医学院的多项临床专业课程教学工作,也是厦门大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
医院设有48个临床及医技科室、2个分部、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目前拥有:
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消化内科、心内科。
10个福建省临床重点专科:消化内科、肝胆胰外科、大普外科(普外科、胃肠外科、血管外科、乳腺外科、肝胆胰外科)、肾内科、康复医学科、皮肤科、中医科。
4个市领先学科:消化内科、肝胆胰外科、胃肠外科、关节外科。
7个市临床重点学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血液科、内分泌科、超声科、胸外科、专科护理。
5个市医学优势亚专科:嗓音医学、神经血管介入、前列腺疾病诊治、甲状腺疾病诊治、急救重症医学。
5个名医工作室:钟南山院士名医工作室、董家鸿院士名医工作室、李兆申院士名医工作室、王坤正主委名医工作室、徐惠绵主委名医工作室。
3个国家级和市级医学中心: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厦门市临床检验中心、厦门市消化疾病诊治中心。
8个医学研究所:厦门市老年疾病康复研究所、厦门大学消化疾病研究所、厦门大学医学院胃肠道肿瘤研究所、厦门大学医学院微生态研究院、厦门大学医学院传染病研究所、厦门大学医学院医学影像研究所、厦门大学医学院嗓音医学研究所、厦门大学医学院骨关节病研究所。
7个省市重点实验室/科研平台:福建省慢性肝病肝癌重点实验室、厦门市肝胆胰肿瘤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厦门市临床检验重点实验室、厦门市肠道微生态与健康重点实验室、厦门市胃肠肿瘤重点实验室、厦门市核医学分子影像临床转化重点实验室、厦门市肿瘤分子诊断与靶向治疗重大科技平台。
8个国家级和省级培训中心/基地:国家首批普通外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住院医师规培基地、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培训基地、卫生部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全国健康管理示范基地、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培训中心、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镜培训中心、福建省超声医学培训基地。
此外,医院还是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国家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人体器官移植医院。
目前,医院拥有全球创新的首款彩色光谱CT、高端能谱CT(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医疗保障专用CT)、第二代双源CT、福建省首台3.0T光速磁共振(光速MRI),头部伽马刀、直线加速器、双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线机(DSA)、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仪(PET-CT)、单光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仪(SPECT)等先进医疗设备,2021年又新引进目前全球最新的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Xi),率先开展了大量的临床新技术、新项目,填补了许多医疗技术空白。
近五年,医院获各级课题资助300余项,包括国家“863”和“973”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级课题100余项,获省、市各级科技进步奖40余项、国家专利40余项,发表高质量的SCI论文300余篇。2010年-2015年,医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连续六年全省第一,2017年、2018年连续两年在Nature出版集团发布的自然指数排行榜中名列厦门第一。2018年在中国医院科技量值发布中,医院有6个专科挺进百强榜单,入围专科数量位列厦门第一,2019年中国医院科技量值传染病学专业连续三年排名全国前50,省内排名第一。此外,医院曾连续5年在福建省三级医院评价中名列厦门市综合医院第一;曾连续3年在香港艾力彼关于中国竞争力地市级医院100强排名中,位列厦门市首位、福建省前列,其中2016年排名为全国第15名,消化内科、肾内科、皮肤科等多个学科在2019年最新的艾力彼专业排行榜中名列省、市第一名;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对全国279家医院的科研实力评价中,厦门市只有中山医院入围。2020年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排行榜中,5个学科全市第一、2个学科进入全国50强;在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连续两年荣获A+评价。
科技兴院,医教相长。1992年医院成为福建医学院教学医院,1998年成为福建医科大学医学检验专业临床教学基地,2001年成为厦门大学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目前还承担了厦门医学院、福建省中医药大学等院校的教学任务。
医院充分利用地域合作资源,创新护理管理模式,推进护理学科纵深发展,在护理管理、教育、科研、信息化和临床专科护理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创新多学科团队合作,推动以目标管理为核心的精准护理质控,打造了一支服务优良、技术精湛、笃实好学、勇于创新的精优护理团队。2006年创建为福建省“巾帼文明岗”,2011年获评厦门市护理管理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是厦门市护理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单位。2013年获评厦门市专科护理专业重点学科,同年手术室专科、急诊急救专科获评福建省首批专科护士培训基地;2020年急诊专科、静脉治疗专科、手术室专科获评福建省护理学会首批专科护士临床教学基地。
近些年,医院围绕互联互通数据共享、电子健康卡多卡融合、优化流程信息惠民、分级诊疗区域协同等四大主题多措并举,为患者打造诊前、诊中、诊后全流程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就医服务。以全链条、全方位的“智慧”医疗服务,极大减少患者候诊时间,有效缓解“看病烦、流程繁”的问题,切实提高老百姓的就医满意度。医院受国家卫健委表彰,获评“2017改善医疗服务全国信息化示范医院”。2018年通过国家卫健委互联互通成熟度四级甲等测评,2019年通过国家卫健委互联互通成熟度五级乙等测评。2020年获评国家卫健委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五级医院;成为全省首家启用“信用就医”服务的综合性医院并在全国率先开通融合了城市信用、金融信用、支付宝芝麻信用等多渠道的统一信用就医服务平台,让患者先诊疗后付费;还开通了“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微信公众号“在线诊室”功能,令患者市民可线上“寻医问药”,看病更便捷。2021年,医院《以质量安全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案例荣获第十四届中国医院院长年会“全国医管经典案例”奖,为厦门市唯一上榜医院。
拥有90年建院历史的中山医院积淀了历久弥新的医院文化,今后中山人将继续秉承“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厦大校训,传承“团结、敬业、求实、创新”的医院精神,继续贯彻深化医改,加强医风医德教育,强化医院管理,改善医疗服务,提升医疗水平,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更满意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