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布谷医生公众号

北京耳鼻喉医院

北京耳鼻喉医院

布谷医生

耳朵进水后疼得厉害,是不是得了外耳道炎

发布时间:2025-09-08 18:13:15

耳朵进水后疼痛加剧,确实可能是外耳道炎的信号,但也可能与中耳炎、耵聍栓塞或鼓膜损伤相关。以下从症状鉴别、治疗逻辑及日常防护三方面展开解析。

一、疼痛的“四大元凶”

1、外耳道炎:水中的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侵入破损的耳道皮肤,引发急性炎症。典型表现为耳痛(咀嚼时加重)、耳道肿胀、淡黄色脓性分泌物,严重者伴发热。例如,游泳后未及时擦干耳道的人群,外耳道炎发病率可提升3倍。

2、中耳炎:若进水时伴有感冒或鼻窦炎,细菌可能通过咽鼓管逆行至中耳,导致耳痛、听力下降、耳道流脓(常伴臭味)。儿童因咽鼓管短平,发病率是成人的2倍。

3、耵聍栓塞:干燥的耵聍(耳屎)遇水膨胀后,压迫外耳道神经,引发刺痛、耳闷。此类疼痛多在进水后数小时内出现,且无分泌物。

4、鼓膜损伤:掏耳不当或进水时压力骤变可能导致鼓膜穿孔,表现为锐痛、耳鸣、血性分泌物,需立即就医。

二、治疗逻辑:分级干预与精准用药

1、轻度疼痛(无分泌物):

倾斜头部单脚跳跃促进排水,用吹风机低温档距耳20厘米吹干。避免使用棉签,以防损伤耳道或推水入深部。

2、明确感染(红肿/分泌物):

外耳道炎需用双氧水清洗耳道后,滴入氧氟沙星滴耳液(每日3次,疗程7天);中耳炎需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按体重计算剂量)。若伴发热或流脓,需静脉注射头孢类抗生素。

3、耵聍栓塞:

切勿自行掏挖!应至医院耳鼻喉科,医生会用碳酸氢钠溶液软化耵聍后,用吸引器或镊子取出。

注意事项

就医前避免掏耳、游泳或使用耳机;儿童进水后哭闹不止需警惕中耳炎,家长可用手电筒观察外耳道是否红肿;孕妇及肝肾功能不全者用药需严格遵医嘱;若疼痛持续超24小时,或伴听力下降、眩晕,需立即至北京同仁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等三甲医院耳鼻喉科进行耳内镜检查;日常应避免用尖锐物品掏耳,游泳时佩戴防水耳塞,洗澡后用棉球吸干耳廓水分。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河北布谷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